放松时生命更有活力
社会充满竞争,个个都有压力,人人都不想做一块拒绝雕琢的“原木”,但经过雕琢后的每一个人,就很难保留人性中原来的:单纯,质朴,善良。
从宇宙天地和人的宏观角度来思考人生,反思生命,深入人性,我想就不会一味固守冠冕堂皇的道德绑架。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很明显演技好的演员,既可取得世俗名利的成功,又不会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能找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平衡点,成为观众眼里的明星,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尔虞我诈让我们多了一些虚伪;钩心斗角让我们多了一些狡诈;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一些冷漠;雷锋精神在互联网时代已经相去甚远。
生活中很多人不是演员,但变脸要比演员更快,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没有过去那么善良了,这是为什么?很多是因为,外在的雕琢破坏了他自然的本质。
当下能有几个人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各色各样的人,不经过浮华过后,我想很难意识到本色的可贵。
生活有时因简单而富有意义,因复杂而繁忙心忧,因此,去繁就简的人生,也无须太多的演技,潜力和为人,其实都是袒露在外面的东西,无须自欺欺人。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装的东西越多,自己的脚步就会越沉重,疲惫与烦恼便会一直跟随,因此,有时放下一些包袱,可能会在放松中生命更有活力。
我们平常说的欲望包括:金钱,名誉,地位等等…欲望太多人就会有压迫感,当你拥有很多时,有些是你需要的,而有些却是你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你的虚荣心以外,还会将你的心灵弄得烦躁不安。
人生的至境,道家认为是“见素抱朴”“素”乃纯洁干净;“朴”未经雕琢,质地优良的原木,佳质深藏,光华内敛,本自天成,天成就是我们常说的颜值。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三字经》里的第一句,人受环境的影响,会丧失原本的善良,老子的观点是:人本性无善恶,都是后其产生的,“善”在于后天的教育,学习,和修为。
自古以来一个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少私寡欲,可以:不以圣人为标榜,不以修行为借口,做最真实的自己。
笔者我只是研究,不会用叹古惜今的话来当教条,古话只是适当参考,在很大的程度上紧跟时代,彰显这个时代的个性,过犹不及,文过饰非。
2020年12月22日余小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