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亲书 《后补章程》:揭示智眉禅师即他本人,确实是建文皇帝……

▲大观堡今貌

下面这块碑,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补章程》,它记录了很多你想不到,也弄不明白的东西。而要读懂这块碑。还得要从要从它的“母碑”《乐善堂章程》说起。

▲大观堡《乐善堂程章》的子碑《后补章程》

而下面这块,则是后补章程的母碑,最原始的,也即大观堡初创时所立的碑。

▲大观堡初创时所订立的《乐善堂章程》,它包括《施絮章程》、《施棺章程》和《公议章程》。一看就知道,它是做慈善用的。章程中有一句“立堂在堡,永垂不朽,毋得移置它处”,就说明了它是大观堡上的原始碑刻。

而要弄清上面两块碑的关系,或说时间先后顺序,则必须依靠下面这块《白掌塔铭》碑。

▲《白掌塔铭》碑,系智眉禅师亲书。请看上图最左边的红色圈文字。

一、三块碑刻的关系

上面展示的三块碑刻是什么关系?可由《白掌塔铭》的碑文给予确定。

《白掌塔铭》向我们透露的信息:

  1. 《白掌塔铭》由墓主智眉禅师亲书。这个信息来自碑文上的“白掌眉叟亲书”的记录。

  2. 智眉是大观堡乐善堂的第一代掌门人。这个信息来自“慈觉山白掌智眉禅师塔”的记录。很明显,智眉是个和尚,它用佛教语言写下了这块碑文。而“白掌”的佛教语意思则是:“白”指“白法”,佛教语。意思是一切善法的总称。掌,指掌门,住持,总管。白掌合起来便是:慈善机构的总管。而慈觉山表明了它是指大观堡。因此,可以确定,智收便是大观堡乐善堂的第一任总经管人。

  3. 智眉生前是皇帝。这个信息来自“臣邓林先有朋造”,邓林先对智眉称臣,表达了智眉与邓林先之间是君臣关系。

  4. 第四,与智眉一起创立大观堡的人另外还立了碑,而这块碑上必然写明了诸位创立者的名字。因为碑文上明确写明了,在这块碑后,还有一块碑:“(慈觉山白掌)余位名目别树别碑”。而我们则在《后补章程》中看到了大观堡乐善堂的创建人名单。在这里,“余位”只列“名目”,充分反映知眉才最主要的掌管人。

    综合以上四条信息可以确定:《乐善堂章程》是智眉在创立大观堡时所亲自确立和书写。在他经营了一定时间后,他将去世,于是亲自为自己建墓穴,并要求在他去世后,公布大观堡的创建者其他人的名字。同时,智眉很可能是位君主和帝王。

    通过《白掌塔铭》,让我们明白了《乐善堂章程》、《白掌塔铭》和《后补章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乐善堂章程》系智眉创立大观堡乐善堂时所立,碑文也是亲书碑;而《白掌塔铭》则是智眉亲书的墓塔铭,总结了自己一生中的重要贡献,揭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后补章程》则是智眉禅师在去工前补充的章程条款。

    二、《后补章程》对智眉真实身份的确定:皇帝

    后补章程第一字为“一”,表示此碑系《乐善堂章程》的补充条款,这上面有大观堡创立者的名单,说明此碑便是《白掌塔铭》中所述的“余位名目另树别碑”中的“别碑”。

    1.从《白掌塔铭》落款外有“臣邓林先有朋造”一语可知,邓林先对智眉称臣,表达了智眉与邓林先之间是君臣关系。即智眉是皇帝。

    2.而《后补章程》即《白掌塔铭》所称别碑,则对智眉的身份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述说。

    (1)大观堡在每年5月16日要致祭圣帝。这是别碑即《后补章程》中的第一句话。原本是要致祭智眉,而实际却是致祭“圣帝”,加上《白掌塔铭》中透露了智眉的皇帝身份,所以说,此圣帝指智眉禅师。因为,是他创立了大观堡乐善堂,是他要求补充这些条款,因上此处致祭圣帝是指智眉是毫无疑问的。

    (2)文中有“圣位”、“皇上御极”、“二帝”、“二帝神位”、“上”等词语,都是对智眉生前的真实身份的表示。明朝第二帝建文帝正是在5月16日登基的。

    (3)文中的“上”,虽然不太看得清楚了,但是,用特殊方法还是可以辨认出来。见下图。

    这个“上”字的辨读很重要。首先它与《白掌塔铭》和《后补章程》内容是吻合的,二者都表达了智眉是皇上的主要意思。而“公举上经理堂事”,表达的是“大家推举皇上来管理乐善堂的事务”。这层意思,与《白掌塔铭》的含义也是吻合的。所以说,这里的“上”表示智眉生前是皇帝。

综上所述,智眉亲书的三块碑刻表达了智眉就是建文皇帝。也即,建文皇帝自揭帝王身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