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的含义(上)……
原标题:湖南宁远县地名的舜文化印记(上)
作为县级政区,宁远在历史上共有八个,以今海南的三亚市东北的宁远县为最早,始建于隋代。至民国初年,全国尚有五个宁远县:湖南、辽宁、绥远、甘肃、新疆各一个。经湖南军政府民政部长谭延闿力争,全国只保留下湖南宁远县,其他各省宁远县则撤销了。究其因,湖南宁远县是当时五个宁远县建县最早的,始改名于乾德二年(964),而且这个县名是宋太祖赵匡胤敕名的,除了“远方安宁”是宁远政区名的共性之外,带有很强烈的舜文化印记。自乾德二年延唐更名宁远至今,已经整整1054年了,从今日县城的前身梁兴县城立城则整整1401年了。对于宁远县的释义,几乎言之凿凿:武定功成,远方安宁。“远方安宁”之意无可厚非,“武定功成”则大谬也。溯其源,这八个字的归纳来自二十五年前出版的《宁远县志》⑴中的《概述》“宋乾德三年(965),改称宁远,以武定功成,远方安宁意而得名至今”。这句话里,宁远始名亦错,应为乾德二年(964)。
一、宋太祖赵匡胤敕名湖南宁远县的必然性
湖南是建隆四年三月平定的。“戊寅,慕容延钊破三江口,下岳州,克复朗州,湖南平。得州十四、监一,县六十六。”⑵三月戊寅即963年夏历三月二十六,公历的4月22日,湖南归属大宋王朝,宁远地域当时的延唐县、大历县、舂陵场毫无悬念的一起随着湖南的平定而归属大宋王朝。当年六月:“丙申,诏历代帝王二年一飨。”⑶毫无疑问,九嶷山那位舜帝就葬在湖南,宋太祖心里是清楚的,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早已定论: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赵匡胤虽说是将门出身,但却是一位爱读书的有为皇帝,他在建隆三年二月壬寅(十四,962年3月22日)这天曾对侍臣说道:“‘朕欲武臣尽令读书,俾知为治之道’。左右皆莫对。”⑷“帝好读书”,除史书了解之外,他也知道“舜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件故事,从东周、秦、汉直到晋、唐,不知有多少万人在讲说和传播。”⑸
(图片来自网络)
赵匡胤与舜帝一样,吃过一些苦头,最终成为帝王。赵匡胤祖辈均做过官,其父赵弘殷为后唐时庄宗李存勖的爱将。成年后家道中落,因庄宗被杀后父亲赵弘殷备受冷落,生活逐渐变得艰难了。此时的赵匡胤正好20岁出头,眼见不能依靠父亲谋前程,便辞别父亲妻子,离家外出往南方闯荡,尝尽疾苦两年多。后来到了襄阳的一座寺庙里,院中住持精通相面之术,见赵匡胤方面大耳,虽衣衫破旧却一股英伟之气。交谈之后,老住持发觉赵匡胤谈吐不凡,透现出胸中自有一番天地之大志,便对他说:“北方战乱频繁,但乱世出英雄,往北走必有际遇。”⑹果不其然,赵匡胤到了邺都后,便投靠了后汉枢密使郭威。乾祐二年(951),郭威兵变建立后周,史称周太祖。周太祖无子,其养子开封府尹柴荣赏识赵匡胤,将其调至自己帐下。三年后,周太祖郭威病死,其养子柴荣便继位为后周皇帝,是为世宗。世宗当位五年后去世,由其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为帝,史称周恭帝。由于恭帝年幼,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掌握军权。显德七年(960)正月甲辰(初四,2月4日),陈桥驿兵变,部下将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罗拜呼万岁。⑺次日,赵匡胤代周即帝位,改元建隆,最终完成了从一位落魄的流浪汉向宋代开国皇帝的华丽转身,与舜帝一样从底层人士升至最高位。
“赵匡胤登基后,封柴宗训为郑王,母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京,终生奉养,其后代也受到宋朝历代皇帝的照顾,据说这是赵匡胤亲自立下的规矩。”⑻
(图片来自网络)
史籍有如下记载:“建隆二年正月己酉(十四,961年2月2日),帝御明德门观灯……四月壬寅(初十,961年5月26日),诏:‘先代帝王陵寝,令所属州府遣近户守视’……六月甲午(初二,961年7月17日),皇太后杜氏崩于滋德殿。”⑼反映出赵匡胤对德的崇敬,因为历史上的德圣是舜帝,从明德门、滋德殿的名称及他的大孝皇帝谥号,即可看出宋太祖的宽仁在德性格。在建隆四年十一月甲子日(十六,963年12月4日)改元乾德也反映出他内心崇舜的心性:要行乾坤之德。在改乾德年号的当天,赵匡胤“御明德门,大赦,改元乾德”,八天后“壬申,以南郊礼成,大宴广德殿。”⑽从以上可知,次年湖南宁远县有其敕名可谓水到渠成:希望舜帝在天之灵护佑这个远方之地安宁。
二、乾德二年敕名湖南宁远县的现实性
乾德元年三月底,湖南平定。建立官府,配设官员,清
理户口,收储粮赋,漕运解京,并不是一件易事。当年改名不现实,有专家认为湖南宁远县改名为乾德元年没有根据。笔者有幸在原宁远县志办档案室,看到了一本附在光绪八年版《太平环宇记》末尾失传的宋代《太平环宇记》残卷。这些残卷发现于光绪九年,由杨守敬从日本辑回。湖南宁远县、安仁县、桃源县三县始名均在乾德二年(964),而不是乾德元年或三年(见文后《宁远县志(1978-2003)》附录,585页)。
这里牵涉到荆湖转运使张永锡,安仁、桃源二县是张氏所请改名,就是说朝廷没有改动张永锡的提请县名。但宁远县则不然,那是赵匡胤敕名的,张永锡上报的是延唐县,《太平环宇记》残卷记载十分清楚:
皇朝乾德二年,荆湖转运使张永锡,奏以户口少,其大历县、舂陵场割入延唐县。又奉敕改为宁远县。
延唐县乃李唐王朝所命名,赵匡胤不可能沿袭张永锡所报请的延唐县,改名是必然的而且是现实性的选择。从残卷记载的乾德六年敕置舜庙及调集歙州等地工匠到宁远玉琯岩修建舜庙之举⑾,反映出赵匡胤的崇舜心结。五年之内,他将延唐敕改宁远及敕置九疑山舜庙的“两敕”行为,没有很强的崇敬舜帝之情是难以做到的,这在全国的县级政区中是罕见的舜文化印记。值得提及的是:从宋开始,宁远县始名乾德二年有记载,如《舆地纪胜》,直至光绪版《宁远县志》还有如此载记;只不过以乾德三年为多。但乾德二年始名宁远最早的是《太平环宇记》残卷。
乾德元年来不及改名,乾德二年因粮赋漕运之事张永锡上奏沿袭旧名,赵匡胤面对现实即时敕名,否则当年又会重复上年按延唐县、大历县、舂陵场三个政区来收储粮赋及漕运粮赋。在平定湖南的过程中,宁远是和平搞定的,不存在“武定功成”之义。况且大宋王朝还永远没有武定功成,乾德二年时,因其北方还有辽国、北汉,南方还有诸多割据政权,何况“武定功成”还可以用武定、武功、武成之类的命名,与宁远是扯不上的。1993年版《宁远县志》想当然地写上“武定功成,远方安宁”之义来诠释县名,是极不严肃的乱点鸳鸯之举。今人多唯上、唯书不唯实,笔者特在此予以提醒。
注:
⑴宁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远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
⑵⑶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影印本《二十五史·宋史·太祖纪》,1986年出版,标点为笔者所加。
⑸顾颉刚:《顾颉刚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5年5月。
⑹⑻王艳军主编:《帝王将相大传·一代帝王》,线装书局,2012年11月。
⑺⑼⑽毕沅:《续资治通鉴》,岳麓书社,1992年1月。
⑾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舜帝陵志·宋太祖重修舜陵庙》《舜帝陵志·玉琯岩舜帝陵庙遗址考古发现》,方志出版社,2018年8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