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 李方膺梅花赏析

扬州八怪 李方膺《墨梅图》赏析:
       款题:十日厨烟断米炊,古梅几笔便舒眉。冰花雪蕊家常饭,满肚春风总不饥。乾隆十有九年十月,写于金陵借园。李方膺。钤印:梦中之梦、换米糊口、膺、梅花手段、小窗风雨  鉴藏印:楚珍
       古人画梅,或千花万蕊,或枯枝疏朵,梅树大多是枝干虬曲,摇曵多姿。李方膺最爱画梅,曾题画梅诗云:“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从触目横斜的千万朵梅花中,画家捕捉最令人赏心悦目的两三枝,经过艺术构思,创造出比天梅花更为完美的艺术形象,以少胜多,令人回味无穷。郑板桥对此是大加赞扬。
       乾隆十九年为1754年。李方膺罢官后以卖画为生,生活贫苦,画中的题诗反映他忍饥作画的乐观精神。图中折枝梅花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梅枝“豪气横行”,梅花圆润潇洒,暗香疏影,别有一番孤高冷峻的风度。李方膺好友袁枚评价他的梅称:“傲骨郁作梅树根,奇才散作梅树花”,一语点明他形成这一风格的缘由。李方膺爱梅成癖,因此有“平生知己”之印,以画梅自喻他的憨直、倔强、满怀正气之个性,“孤干长招天地风,香心不死冰霜下”,袁枚的话可谓知己之言。

墨梅图  纸本墨笔 纵125.6厘米 横42.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扬州八怪 李方膺《墨梅图》赏析:
  李方鹰极力主张在师法自然和传统的基础上自立门户,以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此图在画面的右角绘倒梅一枝。似乎信手拈来,却得其天真,具有淳朴、自然之美,奇也在其中了。画上有画家自题:“雪拥梅花傲岁寒,秀才风味画图有。人言结实溅牙齿,未解调羹尚借酸。”

墨梅册  册页 纸本 1748年作
扬州八怪 李方膺《墨梅册》赏析:
       “扬州八怪”之名满天下,乃在他们“以气节为画、以人品为画”而“人如其画画如其人”耳。其中最特出的,自然是郑板桥和李方膺,而李方膺比郑板桥似更其鲠直和嫉恶如仇。此册《墨梅册》正充盈着李方膺此种特出的人格张力。册共12开,皆出以折枝梅,或一或二,或偃或伏,或张或翕,或顺或逆,或繁或简,各各不同,变化万千。与他笔下的风竹一样,此册也可目为风梅,说的是晴江宦海沉浮而不甘西东的人品气节的笔墨外化,与他在另幅《风竹图》所题诗“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之说正同一枢机。晴江与板桥莫逆,但晴江画竹,板桥拳拳服膺;晴江画梅,板桥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题李方膺画梅长卷》中有一长题说:“兰竹画,人人所为,不得好。梅花,举世所不为,更不得好。……睛江李四哥独为于举世不为之时,以难见工,以口口矣。故其画梅,为天下先。日则凝视,夜则构思,身忘于衣,口忘于味,然后领梅之神、达梅之性,挹梅之韵,吐梅之情,梅亦俯首就范,入其剪裁刻划之中而不能出。夫所谓剪裁者,绝不剪裁,乃真剪裁也;所谓刻画者,绝不刻画,乃真刻画。宜止曲行,不人尽天,复有莫知其然而然者,问之晴江,亦不自知,亦不能告人也。愚来通州、得睹此卷,精神浚发,兴致淋漓。此卷新枝古干,夹杂飞舞,令人莫得寻其起落,吾欲坐卧其下,作十日功课而后去耳。”于晴江之艺,自倾倒莫名;于晴江之梅,为不刊之论。不过,李方膺笔下的风竹、风梅,另有一种寄托,比如他的《题画梅》诗即言:“挥笔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在与整个污浊社会抗争的同时,李方膺却对下层人民寄予了真切的关怀和同情,又希望笔下的风化为使万物欣欣向荣的春风,为劳苦大众送去温暖。此种精神,在他此册中亦可见之,如署款为“戊辰冬日”开中所题:“化工错落好风殊,南北枝分共一枝。多谢画家秉直笔,先春烂漫后春无。”以及 “手板迎官二十春,罗浮无梦到风尘。薄书那得琼瑶屑,怎教梅花不笑人”之言,都是如此。他甚至宣称自己“秀才偏是寒酸骨”,但“质比瑶瑰,贞心不易催”,足见其人其心。此册中,晴江还对自己画梅绝诣进行了集中总结和论述,因此,将之目为晴江的画论集亦无不可。他首先直陈自己师法自然而自立家法,说:“古干盘根碧玉枝,天机浩荡是吾师。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与补之。”其次,晴江于画梅绝诣极为自矜,所谓“十月风和作小春,闲拈笔墨最怡神。平生事事居迟钝,画到梅花不让人。”可见一斑。
扬州八怪 李方膺简介:
         李方膺(1695~1755)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乳名龙角。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以卖画为生。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