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饶古道(图游徽州73)
2015年油菜花开的时候,参加了振徽之旅组织的采风活动。早上七点大家相约在徽州大剧院门口集中出发,组织者一声令下,各路诸侯整装待发。我车子刚挂上档位,前面一红车往后倒,咔嚓一声,两车亲上了。开门吃豆腐,出师不利啊!
大家先到板桥看油菜花,人山人海,可能是刚才出发时和美女亲密接触的原因,一直未能从早晨的情景剧中解脱出来,所以看油菜花也没多少兴致。
(老湾正在创作图游徽州系列作品)
从板桥结束后,大队人马到了呈村,这里是徽饶古道的起点,也有说樟前村是起点,我认为都对,两村紧挨着,樟前村更大些。从这里到婺源县岭脚村,全程20华里。大队人马分成两批,一批从村口走石板路沿山脚穿过天一生水阁到前面桥头;另一批开车的驾驶员将车直接开到旅安桥头,徒步过桥与前面一队会师。过山豁口,青石横铺而成的古道过了登云桥后开始拔高,进入十八折,俗称“七上八下”。这里古道与公路纠缠在一起,时有时无,让开车的和徒步的能够相互照应。浙岭是公路和古道在山顶交汇处,这里最著名的是同春亭旁边“吴楚分源”碑,见证了历史上在这里发生的多少金戈铁马故事,描述介绍的人太多,我不想炒冷饭。我对发生在这里的两个人感兴趣,一是堆婆(本姓方),二是汪忠亮。
相传南北朝时婺源虹关村方家有个老妪,无儿无女,身板硬朗,她决心行善积德,便把家安在这巍巍的浙岭之巅,每日打柴烧茶,专供来往行人解渴。死后,人们便把她埋在了岭头,过往行人怀念她的恩德,每人都在她的坟头堆一石块,久而久之,古墓便由石块堆砌而成,故名“堆婆冢”。明朝有个叫许仕叔的写了一首诗《题浙岭堆婆石》中说:“乃知一点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现在还能见到全部用石头砌成的继志亭,相传就是堆婆煮茶待客的地方。
另外浙岭一直到上世纪末都不通车,翻山越岭很不方便,一直到1999年,原藉休宁板桥的著名港商汪松亮先生捐资1000万元,300万建学校,700万修公路,彻底改变了浙岭两边交通不便。2001年公路建成通车,为感念汪先生造 福桑 梓的义举,村民们于是勒石为碑以记恩德。
此处借用明代汪循《登大鄣山》诗一用:
清风岭上豁双眸,
擂鼓峰前数九州。
蟠(盘)踞徽饶三百里,
平分吴楚两源头。
白云有脚乾坤合,
远水无波日月浮。
谁识本来真面目,
乍晴乍雨几时休?
(老湾创作的浙岭遗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