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教育焦虑”,很多家长正在被培训机构“精准收割”
“北京市2019年高考语文卷已出现满分作文”,“阅读成为高考语文的制胜关键”。今年高考语文成为很多人讨论的焦点,大家几乎达成共识:语文会越来越难,阅读会越来越重要,不久的将来,语文将会成为“阅读为王”的学科。
确实,无论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量,还是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作文的难度,都反映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积淀,不仅无法较好地完成试卷上的阅读题,恐怕作文题都不一定能理解得透彻。
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烈讨论,给那些从事语文学科培训的教育机构带来了商机,一些沦落曾到街头角落里的“小作坊”,此时摇身一变,成为“儿童阅读教育”专业培训机构;一些本不从事语文学科培训的教育机构,此时挂上了语文培训的招牌,重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它们招聘了一大批“传单工作者”,站在中小学门口、甚至幼儿园门口,以“贩卖教育焦虑”的营销策略“围猎”家长。
在中国,只要跟孩子学习有关,家长总愿意走在前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既然阅读越来越重要,那就从小抓起,认认真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升孩子的阅读水平。可工作繁忙的家长哪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即便有,他们也不见得有很好的培养方法。所以他们内心非常焦虑,渴望有专业机构能帮助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次高考,让许多家长重视起孩子的阅读,进而造就了如此巨大的潜在教育市场,大概是高考语文试题出题者所没有想到的。
当然,家长们焦虑的远不止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少儿编程时代已经到来”,“学英语,要从幼儿园抓起”,“数学奥妙,尽在奥数”,“学美术,能提升孩子观察力、创造力、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兴趣班学生年龄越来越低,孩子报班的种类越来越多,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关键是,家长的焦虑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反而愈发严重。很多陷入这种怪圈的家长其实正在被培训机构“精准收割”。
已经给五岁的女儿报了六个兴趣班的韩女士就是众多被“精准收割”的家长之一。距离她女儿幼儿园不远处有个“艺术中心”,这个三层楼的“艺术中心”里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女儿四岁的时候,她带着女儿在“艺术中心”闲逛,稀里糊涂地就给女儿报了舞蹈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半年不到的时间,她接连给女儿报了围棋班、机器人班、钢琴学习班、美术班和乒乓球班。前些天跟国学班的老师沟通后,又有股要给女儿报国学班的冲动。
韩女士大概不知道,当她成为“艺术中心”某舞蹈培训机构的客户时,她的资料就已经被分享到中心其他培训机构。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会有辅导老师与之沟通交流,他们会告诉韩女士“孩子的学习潜能要尽早开发,越早开发,就能越早发现孩子的专长所在,就能越早因材施教,孩子就可以走在别人的前面”;他们会给韩女士一些“贴切”的建议,并告诉韩女士“因为是中心老客户,所以会享受到中心其他培训机构的顶级优惠,价格绝对最低”。
“为孩子将来着想”的辅导老师,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还好意思不掏钱报名?这就是典型的靠“贩卖教育焦虑”来“围猎”家长。有些家长本来算不上焦虑,但在各方的说教下,逐渐感觉到危机,觉得很有必要让孩子多学点,早点学。可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就参加六七个不同种类的培训班,究竟是开发孩子的潜能,还是泯灭孩子的天性?
由此我们发现,培训机构大概是这样一个套路:告诉家长,“你家孩子不普通”;提醒家长,“你家孩子需要接触更多的知识,拓展视界”;督促家长,“越早让孩子学习,越能成就不一般的人生”。如果没有特别强的定力,很难不被培训机构说服。
有位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对全班学生报考课外学习班的情况做过统计,发现近九成的学生报了校外学习班,参加课外学习的学生报班平均数约三个,最多的达八个。这些学生所报的学习班种类繁多,除“美术、机器人、编程、钢琴、舞蹈、乒乓球、跆拳道”等兴趣班外,还有“培优班、学科竞赛班、思维训练班”等辅导班。
因焦虑而冲动,因冲动而被收割,我们身边经常发生这样类似的现象。有人说被“收割”的家长是牺牲品,但真正被牺牲的应该是孩子。他们每日劳作奔波,筋疲力尽;他们没有选择权,被动地接受父母所做的决定。那些家长所选择的“兴趣”,在很多孩子们眼里根本就不是兴趣,而是累赘,他们不知道为何要学这些东西。更为可悲的是,连他们的家长也不知道为何要学这么多东西,只知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所以也要跟着学。
“别人孩子怎样,我家孩子就应该怎样”,如果心态如此,当看到别人孩子有突出表现,就心生焦虑。倘若有人告诉家长“孩子很聪明,只是缺乏适当的培养和引导”,并拿出一些别人家孩子经过培养而变得优秀的案例,家长会很难拒绝这种“诱惑”,心甘情愿地被收割。
要承认,绝大多数孩子都不是超人,他们是普通人,他们可能成不了科学家、舞蹈家、文学家、画家、钢琴演奏家、顶级运动员;他们以后可能只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但他们是活生生的个体,有思想,有灵性,很天真。而家长毫无原则地给孩子参加大量教育培训,正是在摧残孩子的灵性、剥夺孩子的天真,这太过残忍。
在这个社会,能做到最好最顶尖的毕竟是少数。如何把孩子培养成那少数人之一,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绝非如培训机构老师所言,“多报几个兴趣班就可以”。
事实上,我们不能将孩子按照“顶尖选手”的标准去培养,而是要把他们当普通人看待,要给他们舒缓和自由,要让他们开心愉快地度过童年。一旦家长把孩子当普通人来培养,焦虑就会少很多,也就不容易成为教育培训机构的收割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