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拍卖底价预计下调

一般来讲,每年春节过后乃至接新以前,是小麦市场面临压力相对较大的一个时期。原因是需求消费高峰已过,而市场将承受政策性小麦拍卖、各级储备粮轮换出库及新麦上市预期的压力。

今年春节后小麦行情更难看好。由于小麦市场供需基本面偏空,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预期利空,节后小麦价格下行压力或会加大,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底价会否调整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分析来看,春节后普通小麦价格可能将继续下行。其原因一是春节后是面粉消费淡季,面粉企业整体开工率将呈下行态势,补库需求也受到抑制。二是储备粮轮换逐步展开,节前各地储备库轮换积极,而面粉企业及贸易商采购谨慎,后期轮换小麦的定价也可能下调。同时国家每周投放300万吨左右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政策性粮源供应充足。三是市场仍预期政策性小麦拍卖底价将像2018年上半年一样继续下调,看空后市的心态加剧。

拍卖成交跌至低谷,政策底价调整预期增加

最近两个月,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成交量低迷,周平均成交量不超过10万吨。而且今年春节前后小麦成交量尤其低。

2月13日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投放299.61万吨,成交4.32万吨,成交率1.44%,成交均价2390元/吨。对比来看,1月30日,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299.07万吨,实际成交4.22万吨,低于上期的10.25万吨,去年春节前最后一期拍卖成交量27.99万吨。

成交量低,去库存效果差,小麦销售底价面临极大的下调预期。

初步估算,目前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仍在七千多万吨左右,同比下降530万吨。节前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小麦库存消化进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2018年,国家临储小麦销售底价经历了两次调整,累计下调了110元/吨。随着最低收购价小麦价格的再度调整,市场一直传言国家可能将继续下调临储小麦销售底价。因目前最低收购价小麦的库存量仍偏多,特别是年份较久的小麦,仍有1000万吨左右,所以市场人士认为,后期年份久的国库小麦,有调低出库价、加快出库量的可能,这将会影响到近年份小麦的成交量。

受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下调的影响,上年春季国家小麦阶段性去库存进程加快。2018年1—5月份,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小麦累计投放3892.35万吨,实际成交533.98万吨。笔者认为,如果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继续下调成为现实,用粮企业参与拍卖的积极性将会提高,今年春季政策性小麦“去库存” 或仍是一个好机会。

新季小麦生产仍有隐忧

天气变化仍是影响小麦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气象条件变数不定,一旦小麦生长受到不利天气影响,市场行情将会借机轮动。

农谚道:“瑞雪兆丰年”。今年2月7日后,我国中东部开启大范围雨雪天气,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冬麦区有3次雨雪过程(9-10日、12-14日,15-16日),有利于缓解北方旱情,同时对麦田增墒保温以及后期返青生长较有利。但南方连阴雨天气对小麦、油菜和露地蔬菜等作物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依稀不远,前车可鉴。2018年初春,我国无寒潮和大范围低温冰冻天气,大部地区以偏暖为主,麦苗的抗寒性显著降低,4月初一波大降温导致华北地区小麦冻害受灾,局部致使枯麦或穗空而大面积减产,是导致2018年华北地区小麦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般油菜、小麦由营养生长期进入生殖生长期后,其抗寒能力会明显减弱,尤其令人堪忧的是,像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一些地区,因去年秋季以后气温偏高,一般油菜多在9月21日左右播种,2019年1月20日活动积温已达到1363℃,故已提早抽薹;去年10月21日播种的小麦,1月21日左右活动积温就已达到795℃,亦提前拔节;在去年10月25日播种的小麦,2月2日活动积温就达到了800℃,也相继拔节,使之进入更易遭受低温冻害的敏感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