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淮安人珍藏了四十年前的高考准考证
又是一年高考季。2017年,高考恢复四十周年。
1977年冬天,一个带有悲壮色彩的历史景观出现在当时的中国,全国570万考生,包括1966年至1977年前后11届高中毕业生(其中还有少量初中毕业生),走进了同一年的考场。
在这570万考生中,有27.3万人步入了高校的大门,录取比例约为4.8%。其中江苏有31万人报考,1.4万人被录取,录取比例为4.5%,低于全国录取率。
1977年高考是各省统考,江苏省进行了两次考试,一次是各县市预考,所有报名的人都可以参加考试,但是只有预考合格的人员可以参加第二次正式高考。
淮阴地区金湖县考生丁美君珍藏了当年的准考证。这是预考准考证。
这是正式高考的准考证。
丁美君回忆了当年的高考:
当时,当地师资紧缺,我作为知青在农村做代课老师,由于地方保护政策等原因,77年未能顺利通过政审。
1978年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全国统考,不过想起来还真有意思,那是一个炎热的酷夏,我和我的学生坐在同一个考场,一同参加高考,我教的那一届也有一个学生考上了大学,那个年代,这样的升学率已经相当不错了。当然,那年我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78年的那场高考……好像老天爷为了考验我们似的,那年高考天气暴热,50年来未有的高温天气,考场没有电风扇,更没有什么空调,那教室里用几个大木盆放了好些冰块,但是还是热得让人受不了。因为考前来了个高中和我很要好的同学,她从下面大队上来,也赶来参加高考,没地儿住和我挤一张单人床,天气太热,乡下蚊虫又多,一夜也只能打个盹啦!没有休息好就去参加考试,天气又热,考场两人一张桌子(那时人单纯着呢!连眼睛斜一下的冲动都没有的),教室里温度高得不行,第一天下午物理考了一半就休克,给送到附近的医院挂水抢救。可怜我那物理就考了60分。幸运的是我第二天、第三天都坚持下来了。
我们那儿的考场,考生一天比一天少,都觉得自己考得不好,没有希望,所以就弃考了。我那高中同学也没有坚持到底,第二天就跑了。其实我当时也觉得自己考得不咋的,但是我当时是多么的渴望跨进大学门啊!呵呵!我只能执着,当然不能半途而废!绝不!
考卷中,最使我难堪的是语文里的作文。前一年各省高考的作文好像是 “在抓纲治国的一年里”“当我唱起东方红的时候”“……读后感”什么的。而78年全国所遭遇到的作文竟然是“缩写”——是那时的“英明领袖”华国锋的一个讲话《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要我们将其缩写,结果缩写没有看清楚,变成改写了,可想而知,这篇改写的作文肯定是没有分啦!那年最糟糕的就是语文没有考及格,丢死人啦!
丁美君后来在南京一所高校工作。
这是丁老师退休后去厦门旅游,偶遇大学同届的同学。
毫不夸张地说,恢复高考,改变了中国千万知识青年的命运,使广大知识青年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处境,也改变了新中国的命运。从此,大批人才投身现代化建设,中国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1977年淮阴考生在高考中认真答题
1977、1978级大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十分特殊的一个群体。1977年招生的专业较少,有不少专业是1978年才首次招生,于是这些78级大学生也等于是这些专业的首批大学生,类同于77级。因此,77、78级大学生,是一个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磨练的群体,是一个历经艰辛终于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的幸运的群体,是一个经历了最激烈的高考竞争后脱颖而出的群体,是一个大浪淘沙后特色鲜明的群体。
有人说“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年龄跨度极大,而且普遍具有底层生存经历。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亲眼看到天翻地覆的社会转变,并痛入骨髓地反思过那些曾经深信不疑的所谓神圣教条。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以近乎自虐的方式来读书学习……这就注定了77、78级要出人才”。
1977年淮阴高考考场。从外表看,这位考生应该不年轻了。
由于11年没有高考,1977年报考年龄被放宽至30岁,因此那一年考生年龄差距很大,师生同场、叔侄同场、姐妹同场的情况很多。
经历过高考的成功,77、78级大学生普遍带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学习。在那个物质匮乏、精神亢奋的年代,对理想的追求远远高于对金钱的追求,造就了一批富有理想的青年。命运之神对77、78级大学生也格外眷顾,历史给了他们非常好的机遇,在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的时代,许多人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期待。在特殊历史时期、在学期间形成的顽强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特质,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1977年淮中庄国欧同学在课堂上回答英语问题
1977年清拖厂的工人大学
淮中考区的宣传专栏
模拟考试现场
那时叫清江市淮阴中学,现在是江苏省淮阴中学
高考,与青春有关的回忆
你是哪一年参加的高考?
你经历的高考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欢迎分享你的故事
我们将择期为你呈现
1977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合集(部分省市二选一)
山东:难忘的一天
安徽:紧跟华主席,高唱《东方红》;从“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谈起
吉林: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吉林人民心连心;伟大的胜利——难忘的1976年10月
四川:《一个青年矿工的变化》读后感
湖北:学雷锋的故事
内蒙:读实事求是;在红旗下
甘肃:不到长城非好汉
河南:我们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为抓纲治国初见成效而欢呼
陕西:致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
宁夏:在我报考大学的时候
河北:我们应当怎样度过今后不平凡的23年;园丁赞歌——记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北京: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江苏:苦战(记叙文)
贵州、广东:大治之年气象新
江西:难忘的时刻
新疆:当我想起周总理的时候;驳“难”
山西:心里的话儿献给华主席;为四个现代化作贡献
福建:《大庆见闻一则》读后感
辽宁:在沸腾的日子里;谈青年时代
天津: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他像雷锋同志那样
上海:“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及先进人物二三事
广西:我们要继承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陕西:难忘的日子
青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图片来自网络及“淮安档案”,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