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道德经》感悟(16)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荣: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德经》第十五章

译文: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精微奥妙而神奇通达,深刻的难以理解。

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勉强来形容他:

小心谨慎啊,犹如在冬天过冰河一般;

警觉警惕啊,有如害怕邻国攻击一样;

思虑周详啊,就像在招待贵客似的;

自在随意啊,犹如冰雪消融一般;

朴实厚道啊,有如未经雕琢的木头;

豁达空灵啊,就像山谷一样;

混同一切啊,好似难以识别。

谁能像浑浊的水在静止中慢慢澄清那样,让自己在浊世中慢慢修习到身心清净呢?

谁能在心平气和中,保持生生不息呢?

持守这种“道”的人,不会要求圆满。

正因为没有达到圆满,所以一直能够去旧存新。

这一章,是我最喜欢的章节之一,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心坎儿里。

先看看老子给的修道之人的标准:谨慎如过河,警惕如防敌,周详如待客,自由如雪化,朴实如原木,包容如山谷,最后还要“和光同尘”到丢在人堆里都认不出。这是何等境界啊!

对照下来,好生惭愧!好像每一条我们都做得还欠缺很多,但读到最后一句,心情顿时开朗,“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有欠缺,就还有不断进步的空间啊。为什么总是要求“满”呢?

喜欢读《道德经》的原因就在此,老子是思想家,哲学家,也是生活的观察者和人性的体悟者。

虽然对修道之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又总能体谅人性的弱点,一切的事情都是让我们慢慢来,不急不躁,不强不硬,悠然而“徐生”,从容而怡然,在前几章用到的比喻,有如流水,有如婴儿,有如山谷,有如母性。

看似柔弱,却能胜刚强;看似缓慢,却能长长久久,生生不息。

其实,人生最好的境界不就是在欲求未满时,有如恋爱中你侬我侬时的状态吗?真的在一起了,就开始索然无味,两厢生厌,变成 “此情可待成追忆”了。

李密庵在《半半歌》中言: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好酒之人都知道,酒至微醺时最爽,再喝就醉了。花开到一半时最美最娇艳,一旦盛开就要谢了。正所谓“物极必反”。

谈恋爱要慢慢来,似有若无间最有余味,喝酒如此,看花如此,做生意也是一样。

南怀瑾先生说:做生意要 “动之徐赚”,慢慢地赚,细水长流,钱永远有你的份;一下赚饱了,成了暴发户,下次没得赚,也不好玩了。

但是,我们现代人的追求却总是想尽早成名,一夜暴富,恋爱也追求“速食”,只为快速达成目的,全然没有了过程中的怡然自得。欲求不满时的焦躁和浑浊之气逼得人发疯发狂;欲求满足后,又迅速的空虚失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静下心来想一想:

无论是亲人还是爱人、朋友之间,什么样的感情最有美感?一定是保持一点儿距离的,才能心有挂念,朝思梦想。

什么样的故事最让人难忘,心痛?一定是悲剧,有缺憾的Ending(结尾),才能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什么样的美食最让人念念不忘?一定是上一次没有吃尽兴,吃够的,才能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那怎样才能保持这种 “不欲盈” 的状态呢?

“能浊以静之徐清” ,“能安以动之徐生”。

人一定要像浊水变清水一样,先让它静止,杂质慢慢沉淀了,就变成清水了。

由浊到静,静又到清,但更重要的是由清到安,安定以后,才能“徐动”,“徐生”。

这个“徐”字特别重要,意思是慢慢的动,慢慢的生,一定不能急,要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享受过程,不追求结果。

这和《大学》中修身养性的程序一样,说法不同而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虽然是儒家的说法,但和道家属于“同出而异名”

两家之言出处不同,但方法一致,首先都是要有觉知,才能知止,停下来,停住了,才能静下来,静下来才能慢慢的清空,内心清净了,才能有新的东西装进来,这个过程就是吐故纳新。

最关键的是,过程中千万不能求满,要“不欲盈”,才能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蔽而新成

人生如果真到了圆满时,也就是离开的时候了;离开也是参与到大自然的循环往复中去了,所以,要问人生最好的境界究竟是什么?

“花未全开月未圆” 就是人生好时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