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始于模仿,扬名于特色,升华于思想
我们在学习一样新事物前,大部分起源于模仿。最初学习写字时,我们通常是临摹名家风范的字帖;最初画画时,我们也是模仿别人怎么起笔着画;我们学习PS的时候,也是依葫芦画瓢,一步一步根据引导,学习每样工具的使用方法,直到熟练运用;就连婴儿学说话都是对大人的模仿。
模仿,意味着沿着别人成功的车辙痕迹行走,至少方向是对的,可以让你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因此,模仿往往是迅速起步的第一步。
写作也不例外,阅读大量的文章、名人名著,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积累自己的词库,磨练自己的语感。
扬名于特色
古龙成名前,也曾模仿过金庸那种写作方式,但反响平平。原因是金庸看过大量的历史传记,所以他写的文章大部分与历史相契合,一般人没有那么大的历史相关的阅读量,很难写出那种气势磅礴,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历史。
古龙模仿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了自己的特色书写。他不再写那种费劲笔墨的单打独斗,他开始写自己擅长的意境武侠:没有人看到他是怎么出刀的,但是敌人已经死了……
出乎意料的,这种独创一格的表达手法让他突颖而出,迅速扬名立万。
古龙的成名也告诉了我们,模仿可以让你起步,却不一定能让你成功,你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得有自己的特色。金庸擅长写传统武侠,古龙擅长写意境,琼瑶擅长写言情,三家各有千秋,各自在各自领域各领风骚。后人想要模仿他们的多如牛毛,却鲜有超越者,甚至寂寂无名。
但事实上,文学史上写作名人不多但也绝不少,有人文笔犀利、有人文笔优美、有人擅长叙述、有人擅长煽情,有人喜欢写玄幻小说,有人喜欢写宫斗小说,有人喜欢写盗墓小说,有人喜欢写恐怖小说。
到了一定阶段,任何人都不要刻意去模仿别人,因为你的经历不可能和别人相同,慢慢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然后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把故事讲清楚。
鲁迅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延伸到自己的写作特色也一样。世上本没有你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当你一直用这种方式写,这种方式便成了你自己的独特特征。
特色是让别人记住你的筹码。如果你有这样的特色,那你离扬名不远了。
升华于思想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但如果没有什么好的作品,早点出名也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任何名人骚客流传下来得有好作品支撑,而一篇好作品除了得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最好还要有一定的深刻思想。当然,快消文可以忽略不计,快消文能在历史传承下来的,也极为少数,几乎没有。
古代的文章或抨击时事,或记录当时民俗风情,四大名著里水浒传写的是封建社会下的反抗思想,西游记写的对佛道/信仰的追求,红楼梦写的家族的兴盛衰落……
有思想的文章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小学学过的一篇课文,名字好像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就是讲一个小孩子献血给别人时一直在哭,后来有个懂他语言的护士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因为他以为自己抽血会死。护士问他,既然他以为自己献血会死,为什么还愿意献血给别人?他回答说,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很短的一篇课文,我却感触特别深,因为我觉得它的思想特别深刻,它用最平淡的语言讲了一个非常唯美的友情。我觉得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很多文章,可能它的语言很平淡,但是思想很深刻,它依然是一篇成功的文章。你可能看过三毛的文集,她的文笔流畅,让人看了很舒服,因为她笔下是一颗热爱的心,一种感情。你能感受到她在撒哈拉沙漠与荷西最真挚的感情。很多影视作品也不乏充满了各种思想,动漫海贼王讲述的是梦想、冒险,蜗居讲的是北上广居高不下的房价,都挺好讲的是重男轻女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
尽管每个时代的作品都刻有每个时代的印记,但一个好的作品的思想却可以百花齐放,你可以讲国家情怀,可以讲友情,可以讲亲情,爱情,可以抨击时事,可以写属于自己的小感动,思想无贵贱,只有深刻与否。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里深刻的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无限追求,是以流传千古。思想就相当于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只有灌注一定的思想,这篇文章才算活了起来。
与此同时,思想的高度还决定了文章的高度。金庸的小说里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一种国家情怀,最著名的便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样的思想无疑将他的著作推向了武侠小说的金字塔顶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首诗里背后的思想是一颗深沉的爱国之心: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
思想的高度决定作品的高度,所以这首诗能流传下来自然是实至名归。
所以,当你决定执笔于写作,可以以模仿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的特色,脱颖而出是迟早的事,但要想作品出彩,你得为它注入灵魂——赋予它思想,你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你作品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