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王”曹德旺:老和尚的轻轻点拨

以前就听说过,有“玻璃大王”之称的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是个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2020年,曹德旺累计个人向社会捐款高达110亿元,被誉为“中国首善”。但是,他认为财施是“小善”。最近,我阅读了他的自传《心若菩提》。“后记”中,有段话感人至深,“回首往事,感触颇深,只恨才疏,难以归纳。草就此书,亦非为了博名,只想将过往所悟与天下共享,祈求众生能有所受益。”曹德旺早年辍学,跟随父亲做生意,卖过烟丝,贩过水果,吃尽了苦头。后来,有幸在高山镇玻璃厂做了临时工,负责采购。《心若菩提》透露了曹德旺一个秘密:福清的石竹山,是他的福地。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在他创建福耀玻璃的过程中,在福清香火最盛的石竹山上,他有缘多次得到一位老和尚的点拨。1981年正月初二,曹德旺陪一位潘姓朋友去石竹山祈梦。这是他第一次“问道石竹”。那天,他没能祈到梦,只好在庙里抽了一枝签。因为当时在高山镇玻璃厂干得不顺心,曹德旺想春节后去香港发展。他拿着签条找庙里的老和尚求解。老和尚看后摇了摇头,告诉他,如去香港,可能会家破人亡。曹德旺只好又抽了一枝签,看看自己适合不适合继续留在高山镇玻璃厂。老和尚将签条递上来,“施主请看,这签中的一句:虎啸凤鸣不觉奇。好到虎啸凤鸣都不觉得奇怪,是一种什么样的好?”曹德旺问:“什么样的好呢?”“人很难追求到的,你都可以得到。”老和尚明确地说。写出《创业史》的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沉甸甸的话,也体现在曹德旺的人生中。1983年,曹德旺和朋友承包了高山镇玻璃厂,获得成功。转过年来,几个合伙人想分钱走人,曹德旺说服不了他们,苦恼中,他“二上石竹”,抽签问事业何去何从。签条上说:“中原群鹿可追寻,不问东方问何方;回首过来日又午,寒蝉唧唧笑空归。”解签的那位中年道士有些怜悯地看着他说:“这签不好。”曹德旺失望地收起签条,向山下走去。在庙门前,他遇到了上次为他解签的老和尚。老和尚听说他又来抽签了,要看他的签条。曹德旺一边嘟囔着说“是个不好的签”,一边把塞进口袋的签条拿出来。老和尚问清他求什么,笑着告诉他:“这是好签!是不要你离开的意思!”曹德旺一听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老和尚告诉他,“逐鹿中原可追寻”是做大事业,“不问东方问何方”,是讲不在你做的地方做,还去哪里做?那一年,曹德旺38岁,老和尚说“回首过来日又午,寒蝉唧唧笑空归”,是说你已近中年,如果还到处鸣叫,冬天来了,就是空壳一个啦。老和尚陪着他沿着石阶从山上走到山下,叮嘱他,“一定要留在厂里。切记,切记!”1987年,筹建合资汽车玻璃厂时,为选址的事,曹德旺“三上石竹”,抽得一签:“一生勤奋又好学,练就十八般武艺,今日潮来忙解缆,东西南北任君行。”有了上一次道士解签不对的经验,他拿着签条直接找老和尚。“这个签没有说好还是不好,但是非常明确地告诉你时运到了。你从小苦练,如今拥有了十八般武艺,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从现在起,无论你去哪儿做什么,你都能去都能做。”老和尚合上签书,“你的运气到了,今天从我这里出去后,就不要再来问事了。”老和尚强调了一句,“不要问我。”从此之后,曹德旺虽然经常陪朋友上山,但他不再问投资办厂的事,但会奉上一炷香,以表敬意。1990年左右,在读了《弘一大师李叔同》后,曹德旺对佛门生活无比向往,想效法弘一大师出家修行。此事,惊动了社会与家庭,各方劝阻,他压力不小。迷茫之中,他又想到了石竹山。老和尚看了签条后,告诉他:“你虽然与佛有很深的缘分,但没有出家的缘。”看曹德旺有些神情失落,老和尚安抚说:“你静下心来,好好地去把企业办好,别动这个念了。”曹德旺下山,采纳了老和尚的意见,从此绝口不提出家的事,安心工作。他和“福耀玻璃”的传奇故事,就此真正缓缓拉开了帷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