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张士诚的较量:张士德战败被擒,却劝张士诚投降元朝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率兵攻取集庆路,改为应天府。

在东面,应天府与镇江交界,而镇江南接常州,当时常州已被张士诚攻占。当时张士诚发展势头正盛,如果镇江被张士诚攻下,那么他便可以长驱直入,进犯应天府。

为了解除张士诚对应天府的威胁,朱元璋很快便令徐达、汤和、廖永安等统兵攻打镇江。

出发前,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烧杀抢掠,违者军法从事。

镇江之战中,元将定定战死,苗军元帅杨完者逃走,地主武装头目陈保二投降。

攻克镇江后,徐达立即派兵攻占了金坛县、丹阳县等地。

徐达等人率兵从仁和门进入镇江城,军队纪律严明,城内太平安定,百姓生活如常。

为了集中力量尽快攻占应天府周围的战略要地,以拱卫应天府的安全,朱元璋派杨宪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向张士诚通好。“昔隗嚣称雄于天水,今足下亦擅号于姑苏,事势相等,吾深为足下喜。睦邻守境,古人所贵,窃甚慕焉。自今信使往来,毋惑谗言,以生边衅”(《明史·列传·张士诚》)。

或许是因为不喜欢被比作西汉末年的隗嚣,张士诚看后很不高兴,扣下了杨宪。

张士诚暗中诱降陈保二。因徐达的手下曾向其勒索钱财,陈保二心生怨恨,挟持詹、李两位将领,叛降于张士诚。

后来陈保二被派来攻打镇江,在龙潭被徐达击败。不久,张士诚又派兵攻打宜兴,朱元璋的部将耿君用战死,宜兴落入张士诚手中。

宜兴与集庆路下辖的溧阳州交界,朱元璋急忙下令徐达攻打常州,因为兵力不够,久攻不下。朱元璋下令自徐达以下全部将领降职一级作为惩罚,并且增兵三万,前往支援。

“上以陈保二之叛,由诸将不戢,士卒虐取保二赀,致怨而叛;及攻常州,又久不下,命自元帅徐达以下皆降一官。” (《明太祖实录》)

张士诚担心常州守不住,忙派兵增援。徐达在离常州城十八里的地方设伏,大败张士诚军队,俘获其两员大将,进而围困常州。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十月,张士诚派孙君寿前去求和,表示愿意和解,每年运送二十万石粮食、五百两黄金、三百斤白银给朱元璋。

朱元璋回信让张士诚把杨宪放回来,并且每年运送五十万石粮食至应天府。

张士诚没有答应。

同年十一月,朱元璋再派两万精兵前往常州助攻。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6年)二月,耿炳文率兵攻占长兴;三月,徐达等人攻克常州;五月,张鉴、何文政攻下泰兴;六月,赵继祖等人攻克江阴。

长兴、江阴是张士诚的必争之地,地理位置特别重要。长兴位于太湖西南岸,在苏州和杭州之间,与广德、宜兴交界。长江经过江阴流入大海,江阴北枕长江,历来是江防要塞,江南和江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长兴据太湖口,陆走广德诸郡;江阴枕大江,扼姑苏通州济渡之处。得长兴,则士诚步骑不敢出广德,窥宣、歙;得江阴,则士诚舟师不敢泝大江,上金、焦。至是并为我有,诚侵轶路绝。”(《明太祖实录》)

这些原先张士诚的地盘被朱元璋逐个拿下,张士诚进窥应天府的门路被堵死。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七月,徐达率兵攻打宜兴,派赵德胜进攻常熟。

常熟位于平江(今江苏苏州)和通州(今江苏南通)之间,是张士诚联络江北淮东和江南浙西的战略要地,由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亲自镇守。

张士德作战骁勇,多谋善断,颇得军心,浙西的大部分地区皆由其攻克。

“士德,小字九六,善战有谋,能得士心,浙西地皆其所略定”(《明史·列传·张士诚》)。

张士德战败被擒,朱元璋十分高兴,对张士德他礼待有加,想借机招降张士诚。

“张士诚谋主士德,其人有智勇,被我擒之。张氏之事成败可知矣。”(《国初事迹》)

孰料张士德却暗中捎信给张士诚,劝他投降元朝。

当时张士诚是怎样的处境呢?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二月,张士诚攻下平江路,改为隆平府,从高邮迁来这里,在此定都。

张士诚很快便开始向东扩展地盘,先是派兵攻打嘉兴,结果被苗军元帅杨完者数次打败;后来又派自己的弟弟张士德率兵攻占杭州,不久又被杨完者打败,失掉杭州。

张士诚向东扩张无望,在西线和朱元璋的交战中也屡吃败仗。朱元璋对他严防死守,堵住了他向西扩张之路。

东、西两线的扩张同时受阻,张士诚“兵不得四出”,处境越来越窘困、被动。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八月,张士诚向元朝投降,被封为太尉。但张士诚麾下将士数量如故,占据的土地也一如从前,并未减少,只是奉命每年海运十一万石粮食至元大都。

次年张士诚与元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合谋害死苗军元帅杨完者,旋即夺回杭州,拿下嘉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