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以前的我没有答案,听完李诞的话我茅塞顿开
前两天看《新相亲时代》,有个女嘉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很简单的一句话,突然震耳欲聋,我竟然从来没有考虑过
结婚对于我,并不是必需品更谈不上奢侈品
至于为什么要结婚,我想过很多答案
比较文艺的是:
因为相爱,我想每天清晨醒来第一眼看到对方
后来想想同居就可以办到,所以这个理由被自己否认
比较理性的答案是:
因为年纪到了,彼此条件合适
后来想想这答案有点坑,谁规定年龄到了,条件合适就要结婚
不结婚又不违法,所以可以不结
还有比较正常的答案:
人总是要找个伴一起生活孕育下一代的
好吧,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是黑户,可是如果还不想要孩子呢
就这样,我给自己无数个答案又无数次进行自我否认,最后不得不承认
作为一个自由人,结婚不过是蝴蝶效应中的一种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这一种,还有很多种,他们成为了传说、童话
婚姻不是搭伙吃饭,差不多就可以
大多数人都希望婚姻是一次性的消费,因为建立婚姻和毁灭婚姻的成本都太高
我可以理解那些所谓合适就结的人,也理解不合适就离的人
有些事可以将就,有些事还是讲究点吧
因此结婚对于自身最适合的答案是:
在我有能力让自己幸福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人,刚好想和对方一起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而凑巧的是,对方也刚好一样
在《奇葩说》第五季第四期,李诞谈到自己对婚姻的理解
他说婚姻是一个壳,不是我们去保护婚姻,而是婚姻要来保护我们
两个成年人,要把所有最坏的事情都说好,将婚姻这个壳做得足够坚固
坚固到什么程度?
要坚固到即使婚姻不在了,它还能保护我们
婚姻是两个有赚钱能力和幸福能力的人强强联手,而不是单方面的求保护、求温暖
结婚,不仅需要感情基础,更需要三观基础
三观基础最重要的是经济观
能好好谈钱、一起赚钱的人适合结婚
如果一谈钱就崩,你们该睡的睡,该爱的爱,但千万别结婚
两个成熟个体的真爱,是可以在婚前,认真讨论一下“如果结婚,你能带给我什么好处”这个问题
婚后家庭分工,完全建立在利益最大化基础上,而不是性别差异和传统观念基础上
跟支持你梦想,帮助你成长的人结婚
这样的婚姻,是不是听着就让人心动
电影《失恋33天》里,就讨论过你为什么要和某种人结婚 ,而不和另一种人结婚,算是这个话题的另一种角度
文艺青年黄小仙问精英男:
为什么要娶那样一个妻子,张口LV、闭口prada,你想跟她谈谈爱的真谛,她直接告诉你,你给的信用卡能透支的额度就是她爱的真谛
精英男回答说,我们要找的老婆,是这样的姑娘:
爱情没有了以后,我们的关系靠别的东西也能维持
她不会要求我给她的爱有多么专一,她只会要求她那套手工制作的婚纱必须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套
他是对婚姻想得比较透彻的男人了,虽然这透彻建立在功利上
他的结婚对象不应该奢求爱情,他给不了,而物质要求,那是很容易满足的
这是几年前的电影了,那时他这段话就引起很多共鸣,共鸣点在于文艺女要爱情这件事本来就是不对的,几十年漫漫婚姻路上还要什么爱情
有面包吃就不错了
如果说李诞的婚恋观代表了大多数年轻人,那么他们所追求的,就不仅仅是相爱、温暖、陪伴,而是在婚姻里,成长为彼此最好的备胎和资产
李诞的女友黑尾酱是个淘宝带货网红,而李诞还帮老婆代言过店铺的服装
如果是老一辈男艺人,自己做的节目火了,赚了钱,对感情的要求多半是“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
中国传统观念里,男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养得起女人,至于女人的成功是什么,关心的人很少很少
而90后,以及00后,危机意识更强,对金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是红彤彤、赤裸裸的
他们在婚姻里,追求的不再是共苦,而是同甘
为什么要用受苦去考验人性,能一起发家致富才是真爱
所以,李诞的选择是,趁自己当红,帮老婆把生意做起来
这就是他所说的,共同制造婚姻的外壳,即使婚姻不在了,保护壳还在
对于90后来说,婚姻不是弱者的互怜,而是强者的强强联合
与彼此温暖,共度余生相比,他们更愿意以经营人生和开公司的心态去寻找婚姻中的合伙人
毕竟猫和包都能给人温暖
与兴趣爱好共度余生,可能比找个伴侣成本更低、稳定性更好
所以,结婚,是为了一起成长、一起健身、一起暴富
点个<在看>,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