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假山叠石文化

说起园林中的假山叠石,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园林中的假山叠石在中国起始于秦汉时期,假山叠石的形式从“筑土为山”演变为“叠石造山”。到了唐宋时期,园林中建造假山之风开始大为盛行。在中国现存的园林中,您都或多或少的可以见到用各种石材堆叠而成的假山,它们或雄伟;或玲珑;或奇险;或平缓。其中,有的气势磅礴令人断气回肠;有的灵巧秀丽让人浮想万千。总之,假山叠石在中国园林里,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园林的发展史上,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决定性作用。

万寿山

中国人因对大自然的顿悟和敬畏,从而使得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儒家思想得以流传千古。不知您是否想过中国人为何要在园林中叠造假山呢?是简单的对自然景观的模仿吗?显然不会如此。对景生情,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这些才是中国人在园林当中叠造假山的真实用意,也正是通过造山这种手段在园林中传神,从而真正达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万寿山天然山石

历来,中国人是把假山作为山水园林骨架的。山为骨架水为血,花草为衣径为脉,亭台楼阁是器官。既然是骨架,它的好坏自是关系重大,所以中国人在造山方面是很有研究的。在中国现存的园林中保留着许多的假山杰作,如:苏州狮子林,它被誉为“假山王国”,上海豫园内的“玉玲珑”,为著名的江南三大太湖石名峰,还有像南京瞻园、扬州个园等私家园林也都是以园内的假山而闻名,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自己有限的居住环境里,领略大自然中无限风光,同样也能获得“几疑身在万山中”的快感。通过假山之峰、峦、崖、岩等形状以及造园者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技艺也同样能感悟出眼前物象以外的人生哲理来。

涵虚堂叠石

清朝宫廷工程中的叠石,多由叠山世家“山子张”所作,以“理石之精微”、“堆土之奥妙”,造成岩、峦、洞、穴、涧、壑、坡、矶,“宜台宜榭”,“成径成蹊”。从选石到堆叠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颐和园内现存叠石多处,大部分为清漪园时期遗留,手法与江南名园有师承关系,是研究造园艺术的重要实物。园中的叠石假山多数都是园林主景的陪衬,佛香阁两侧和后山四大部洲叠落的假山,都高达20多米,它们的特别之处是与真山交融,使天然与人工浑然一体。万寿山原山形不理想,除以挖湖之泥填补外,主要利用假石与天然山石相结合营造山形,以裸露天然山石显示自然。万寿山前山东起景福阁下,西至湖山真意下,或叠石成层次,或石造蹬道形成立体交叉,再以假石包山脚,弥补前山坡平之不足,仍在千峰彩翠城关下及山之西麓裸露天然山石,不漏人工之嫌。后山更利用高低起伏之山势,以叠石成峦成涧成矶成洞,为倚望轩、看云起时、构虚轩、绘芳堂、嘉荫轩、澹宁堂造成不同的意境。尤以假石与天然山石相结合,形成赅春园的山地园特色。另外叠石为台,为各式建筑立体布局提供条件。万寿山前山主体建筑群全部分建于逐步升高、层次分明的叠石之上,佛香阁高耸形成全园中心。左右二亭下的高层叠石中设洞,上下相通。后山绮望轩、南湖岛上的涵虚堂俱建于叠石成洞之上。颐和园中的叠石造景,继承了中国园林造景手法的精髓,仁寿殿后叠石成屏,成为障景,转径而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谐趣园内叠石成“涵光洞”假洞,以假成真。夕佳楼前堆太湖石仿狮子林,含新亭前数堆太湖石,独成一局。

夕佳楼前堆太湖石

总之,颐和园以它高超的叠石和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充分体现出“莫谓此中天地小,卷舒收放卓然庐”的情趣,更洋溢出“一峰剥尽一峰环,折经崎岖绕碧湍,拟欲寻源最深处,流云飘渺隐仙坛”的意境。

解密颐和园文化真谛的新书

(0)

相关推荐

  • 颐和学术 | 颐和园写秋轩造园艺术初探

    ▲写秋轩现状 ▲老照片中的写秋轩 <园冶>载:"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1]但现实并非所有山林地带都能遇 ...

  • 芥纳须弥 咫尺山林——环秀山庄的叠石艺术

    造园叠山是以有限创造无限的艺术实践,简言之,就是要小中见大,有无尽之意,对中小园林而言尤其如此. "涧户若为止静,家山何必求深"(<园冶·相地·傍宅地>)," ...

  • 园林宗师告诉你,观赏一座园林,关键要看懂这四个要素

    今天许多人闲睱时喜欢逛公园,更有人千里迢迢地跑到苏州旅游,主要目的就是看园林.然而在园林里,有人忙于四处拍照,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有人面对秀峰耸峙,碧水回环,亭台翼然,花木葱茏,却不知如何去欣赏,反而 ...

  • 景观大师陈从周教你如何欣赏一个园林

    注:本文是小蚂哥结合陈从周先生<园林谈丛>中<春游季节谈园林欣赏>一文为骨架改编而成,有一些观点和例子和陈先生有所不同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很早就想写一篇游览园林的科普文章,每 ...

  • 颐和园中的祈雨祭祀文化

    农事活动是古代人民重要的生产活动,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十分大,每当有灾害发生时.为了农业的丰收农事禳灾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农事禳灾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农事祭祀活动. ...

  • 颐和园中的“铜牛”文化

    颐和园的东南部有一尊铜牛,中国古代把铜也称作金,人们也就称铜牛为"金牛",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铜牛体态与真牛大小相似,两角耸立,双耳竖起,目光炯炯,蜷卧湖畔遥 ...

  • 颐和园中的关羽文化

    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尽头处的宿云檐城关,又名贝阙门,是清漪园时期西所买卖街的水陆通道和重要屏障.建筑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坐北朝南,为方形城关.乾隆时期,昆明湖3面没有围墙,宿云檐城关东控山路,西 ...

  • 颐和园中的文化

    颐和园在1998年的时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颐和园三条评价,其中第三条就是"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文明是 ...

  • 颐和园中的文昌帝君文化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的文昌阁,得名于文运昌盛,为一座城关式的建筑."文昌"就是文昌帝君,是道教众仙人的一员,为道教神明,在道教中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实际上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文曲 ...

  • 孔子《论语》中的人类原始文化三大要素

    第一,求治的要素. 孔子学说第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求治,叫"兴周礼,倡王道,好梦周公",孔子总是梦见周公,他的学说的核心是要对当时春秋时代的社会进行改造,他的改造方式是恢复古制, ...

  • 周星驰电影中嘅粤语“粗口”文化! | 老广都感兴趣嘅文章!

    周星驰和他的喜剧作为香港80-90年代电影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香港港产片"反攻大陆"的一员猛将.但大陆和香港有比较大的语言文化差距,国语难以体会粤语的精妙,所以石斑鱼的配音令到不少 ...

  • “中”为什么是华夏文化中的帝王之学?我们...

    "中"为什么是华夏文化中的帝王之学? 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为何中医能流传几千年,为什么中字就是道家文化的根和魂,为什么现在国人对中字的认知还停留在表象化阶 ...

  • 清东陵石雕艺术中的龙凤图腾文化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在清东陵这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中,有着众多的石雕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跨越了几百年的时空,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大量的历史信息,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清代石雕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