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加:价值标尺终将塑造你的一生
文/李少加 插画/ 命名中...
各位「少加点班」订阅号的朋友们,大家新年好!
先庆贺各位朋友们在2016年又收获了一份睿智与成熟。
我在2016年也收获不少,但最大的收获还是来自于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是你们每次发自内心的鼓励、支持、分享、推荐,让我坚定了自己继续更新本号的决心,我知道很多朋友在我看不到的角落里默默地推介我的号、推介我的新书,在此隆重感谢大家!
像「少加点班」这种烧脑至此的订阅号,还依然有着一帮不离不弃的朋友们,感动之余,敝人唯有在2017新年的首篇推文来个“轰炸认知”的思考盛宴,以示敬意。
那,这篇推文应该选择什么主题呢?
有关思考框架、有关应对迷茫、有关应对决策、有关职业规划、有关快速进步、有关个人资源配置……
可选的话题似乎非常多。
科学领域中有一个被称为“经济性思考”的理念,这个理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它认为,一个好的理论是能用尽量少的概念解释最多的东西。比如相对论的质能守恒定律E=mc^2就非常漂亮的解释了质量和运动的统一性。
于是,这几天我反反复复沉思,如果要在上述众多主题中留下一个,它会是什么?是否能够找到一个串起上述所有主题的一个更本原的、一个简洁的、普世性、却潜藏在大众认知冰山下的答案?
一、使你从2016年的「你」变成了2017年的「你」的最本原答案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溯或总结,一旦我们能捕捉到这个答案,意味着我们能够极大的优化自身的未来。
这个问题反复于我脑海中沉浮一周: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从2016年初的自己变成了2017年初的自己?
显然,这不仅是一个生物学层面的答案——“时间+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
从表象看,从2016至2017,它是由一个接一个环环相扣的各种“事件”驱动着我们前行。这些“事件”包罗万象、事无巨细,从洗漱、穿衣、工作、约会、遛狗到旅游、加班、颁奖、酒宴、探亲……
进一步简化,可以把所有事件归为两类:确定性事件跟不确定性事件。
确定性事件通常非常规律:比如我们起床后要洗漱、工作日要上班、每天晚上要煲剧等等,通常对人生轨迹影响很小;
不确定性事件大都是临时但却对你影响深远的:比如老板突然交待你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或者突然中了彩票;又或者公司突然拿到一笔融资等等(当然不确定性事件也是可以由我们自身的“自由意志”搞出来的,比如脑子一热请了个大长假去亚马逊原始森林探险等等)。
那这个“不确定事件”就是我们要找的本原答案咯?最终使我们成为了现在的我们。
这个答案貌似在理——毕竟,没人能左右人生中不断涌现的“不确定性”。然而,这种类似“宿命论”的说法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因为:
事件本身无法影响我们,真正改变我们的是我们对事件本身的「回应」。
举个例子,几个月前,我花了平时的三倍投入撰写《深度解读需求演化逻辑》。推文前,期待满满,结果一推文,当天阅读率竟还不到平时的三分之一(内伤之重可简化等同于大学生为追心仪女生,省钱吃方便面三个月送礼还遭拒绝)。
这时,“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已然是个既成事实(事件本身)。
此时,我可以选择做出这个回应:把阅读率低下视为一种“失败”,沉浸于受挫的抑郁中,从此放弃研究深度、严谨的实践知识,转而专门提供迎合读者舒适区的快餐式文章。(那么,少加点班将不再是你们今天看到的少加点班)
但我也可以选择做出我当时做出的回应:把阅读率视为读者的“反馈”(取代将之视为一种失败的结果),分析为何阅读量如此低,进而得出是内容与主流读者群(运营人)在认知上有偏差(产品岗会对需求敏感),之后重新调整主题,但继续保持严谨、体系的作风(这最终产出了运营简史、运营入门、运营流量分析等为众多运营人带来全新启示的文章)。
那么,本文的主题是否探讨有关如何科学的「回应」任何事件?
不,思索良久,我认为,「回应」本身还只是一个中间层的表象,如果我们仅讨论如何理性的「回应」任何事件,就像断章取义耶稣对其信徒的教诲一般: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表象的“强忍”(理智回应)并非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把主题往「回应」背后的本质更推进一步,即是今天的唯一主题:
个体价值标尺。
二、价值标尺终将塑造你的一生
何为价值标尺?就是我们基于自身的价值感知度量任何事物价值的尺度。
比如以前有个笑话,说比尔盖茨(当时是世界首富)若掉了十美元在地上,他不应该弯下腰去捡,因为捡钱的那会功夫他已经远不止赚十美元了。这个笑话很形象的诠释了价值标尺的含义。
当然,价值标尺的概念范畴远大于“个体时间货币化(用金钱量化个体时间单价)”的。
又比如,今年经常有些企业老板邀约我,从功利角度讲,这些人对我是有“价值”的,毕竟我新书刚面世,是需要有人帮忙宣传的,对吧。但事实上,绝大部分邀约都被我婉拒了,理由很简单——业余时间太有限了,我必须投入到运营的深度研究中(写一篇高价值文章需要吸收非常多跨域知识),过多的社交不仅占据大量时间还会让人变得心浮气躁,失去了钻研真知的平和。
可见,在我的价值标尺中,“为读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比起“功利社交”重大的多。
故此,不难理解,我们对不同事件之所以「回应」差异甚大,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的价值标尺不同所致。
比如,刚工作时,你很努力工作的成果被一个老油条同事抄袭了,结果你的绩效还不如他,这时,相信绝大部分年轻人的「回应」都会愤愤不平、一蹶不振或公开吵架(双输局面)……那是因为大部分初涉职场的人都把“绩效”、“领导认可”、“升迁”之类的价值标尺划得很大,但其实,从职业长远来看,“成长”、“能力是否有市场”、“独特竞争力”,这些价值标尺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如果你能把价值标尺聚焦于此,那么你就能够很从容的面对这等“抄袭”。对于未来将飞的很高很远的人,此等小人何足挂齿?
又比如,在一次部门会议中,领导拼命训斥一个同事,但只有你清楚,过错显然在于领导,但你跟这个同事关系一般,这种情况,你会不会站出来替他说话还是选择沉默?这种情况,就看你的价值标尺中,“公正、勇气、良知”与“明哲保身、世故”相比,孰轻孰重。
又或者,你周末计划去学习,经过一家超市时发现它们全场五折,买单的人排成了长龙,这个时候,你会选择跟着去抢购便宜货进而花个把小时在排队上么?这种情况就能充分体现,于你的价值标尺中,你自身的时间单价是多少。
由此可见,当不同类型的事件一环接一环于我们人生长河中不断上演,随着我们基于自身价值标尺的不断度量、抉择、执行、进而改变着我们自己、改变着我们周边的世界、改变着周边人对我们的认知、改变着我们所能影响的人群……如此往深层一想,会发现:
「价值标尺」不仅在定义你是谁,而且正在塑造你将成为谁,在这个过程中又逆向塑造你自身的「价值标尺」。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价值标尺不就是价值观么?当然不是。
「价值标尺」的现实意义远大于价值观。
价值观大都是在极端情况下作出选择时的决策依据。比如,1000万现金和一个陌生人同时掉水里,只能抢救一个,你救人还是捞那1000万?又或者有人用1000万让你做某企业的间谍,被抓住的风险极低你干不干?这些情况就属于极端事件,就看你的价值观了。
然而人生毕竟不是好莱坞,不至于高频上演极端事件。
而价值标尺不同,它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对所有事件的决策、你的执行、以及外界、包括你自身对你自己的看法:
比如你是否会因为一本好书标价高而选择“以后再说”;或者是否会为了百来块钱虚度一个小时;是否会拒绝毫无营养的社交;是否勇于选择一份热衷但充满不确定性的事业而抛弃日复一日安稳的铁饭碗……等等。
随着我们对不同类型事物「价值标尺」的拉伸、收缩、重新定义,我们将发现整个世界正在因价值标尺而截然不同!
比如,我们出国旅行时会发现机场里经常有些“东方脸孔”的人横七竖八的躺在长凳上……羞愧之际,我们不妨深入思考分析下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这类人将“自身价值”的价值标尺看得很低,故而对公共资源(比如机场座位)就会看得很重,自然就偏爱“霸占”……进一步延伸,那些爱贪小便宜、爱插队、斤斤计较、不懂得真正付出的人,本质上都是因为将“自身价值”看得很低,故而很难承受失去所“拥有的”(哪怕是公共资源)。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没有人天生价值标尺就很狭隘,许多现象都是由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根源决定的:比如东方文化过于强调“官僚权力”、“集体意识”、“男权社会”等等,造成了很多人对自身价值的标尺非常狭小。为何这几年大家都爱嘲讽“中国大妈”却没听人嘲讽“中国老伯”,某种层面上也是因“男权社会”造成的。
所幸的是,每个人的价值标尺都是可以自我调整及修复的,这也是本文的立命所在。
比如前面提的这些将“自身价值”的价值标尺设定的很狭小的人群,如果他们能够找到一些发挥自己能力的领域,慢慢重塑成就感,自然就能拉伸“自身价值”的标尺,进而接纳全新的自己,这样,他们的世界也将因此而不同。
类似的道理,我们可以对“时间”、“金钱”、“社会价值”、“权利”、“自由”、“权力”、“容颜”、“成就”、“知识”……等等对人生影响深远的事物重新设定“价值标尺”,那么你将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
价值标尺是“人生”这个公式中唯一的自变量。幸运的是,这个自变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你能够培养、能够塑形优化的。
三、设定价值标尺的五个建议
从上述对价值标尺的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到,通常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度越高,他的价值标尺刻度也越宏大、格局更高远。价值标尺与自身的收入、社会地位虽然宏观上会略微成正比(比如,马云的价值标尺肯定是比一般人高出不止一截的)。
但是,价值标尺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你能够自由调整价值标尺的尺度。
比如,在很多年以前,我刚毕业时,那时的时间可说毫不值钱,但这并不妨碍我设置远高于身价的价值标尺。比如为赚点小钱烧时间的事情我是从来不会去做的,毫无营养的社交我也是持续拒绝的,哪怕为此会丢失掉很多“朋友”……
甚至直至今天,为快速获取大量粉丝数而推出哗众取宠,但治标不治本的文章,这类俨然被主流证明极其有效(吸粉)的事情,我是坚决抵制的。
所有这一切,都是价值标尺所决定的,价值标尺让李少加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李少加。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不顾现状,将价值标尺调的越大越好?
显然不是,比如我们掉了100块在地上,还是不建议参考比尔盖茨的价值标尺,我们最好还是弯腰俯身去捡起来为好。类似的道理,我们也不能一创业就立足于整出一个改变全世界的产品,一来就开发全球化的版本……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的制定自己的价值标尺呢?李少加此处分享5个自己的心得,仅供参考:
观点一:以超出自己舒适区50%的标准作为价值标尺
所谓舒适区的标尺就是你能完全hold住,让你感觉从容自在的价值标尺。
比如,超市大甩卖,人们蜂拥抢购,若你不从众,会有种“被人占了便宜”的心理,若你也跟着去抢购,虽然没有了那种吃亏感,但也回到了原来舒适区的价值标尺……
超出舒适区的价值标尺短时间可能会让你觉得“吃亏”,甚至让你的生活、工作陷入困境。比如前面的例子,为同事出面而得罪领导……但长期来说,却能够“逼着”自己成长更快。
比如因得罪领导难以升迁,只能快速提升自己,最后跳槽到更好的平台,同时也让原同事对你评价(人格魅力)极高,形成个人品牌口碑。
我们大家稍微留意下自己身边那些极具人格魅力之人,会发觉他们都有一些特长或者敢于做些出人意表的事情:比如不畏强权、不随波逐流等。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标尺刻度宏大。
我们人生有非常多超出自己当时价值标尺的决策,乍一看,一次的选择并不会对你的人生带来变化,但持之以恒,不用多久,你将看到自己由内而外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观点二:以“社会贡献度”取代“权力”的价值标尺
我记得刚工作前几年,有一次给客户方的领导们做项目汇报,午宴后,我一个同事悄悄问我,为何我午餐时能表现的如此自然(他暗指其他人都对那几个大领导唯唯诺诺,拍马屁夹菜敬酒之类)。我当时的回答是:他们对社会的贡献真的有我们大么?
我们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几百年了,但如果人人始终将“权力”这个价值标尺放的很大,那么“奴性”将永远滞留于血液中。“权力”或“影响力”固然代表着力量,但这个力量对社会的影响范围不是从0到正无穷大,而是从负无穷到正无穷大,我们看希特勒、看东条英机。
当然,这一点纯粹是我私人性质的分享,你可以选择忽视、可以选择无视,但若你尝试从“社会贡献率”这个价值标尺上度量周边熟悉的一切时,会发觉,原先许多让你畏惧之人不过稀松平常,而平时一些看似毫不起眼的人,实则闪闪发光。
比如我前几天跟一个老朋友聊天,她说她坚持做公益已经几年了,但我知道,她的经济状况其实称不上宽裕,我顿时对她产生了一股敬仰之情,对,这种人格魅力是能够感染人,也是能够得到他人敬重的。
观点三:“以终为始”制定“时间”的价值标尺
我留意到许多的年轻人,肆意的挥霍时间,比如做些机械式的兼职赚点零花钱、选择一份重复性毫无成长的安稳工作、或者自己主动的将大块的时间碎片化,比如业余晚上的2、3个小时,刷下微博、看下短视频、一些毫无营养博眼球的花边新闻等等……我们反观那些有所成就或有志于成就的人,他们的时间是永远不够用的。
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大到整个人生框架,除去必要的生理时间及生存时间,我们所剩余的自由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时间可说是目前这个极度不平等社会的唯一平等之物,那么对这种极度珍贵之物,我们又当如何制定它的价值标尺呢?
我的建议是,“以终为始”的看待自己时间的价值。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的人,那么就按照改变世界的人标准去看待自己的时间;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身价过亿的人,那么就按照身价过亿的人的标准看待时间。当你虚度光阴时,时间的单价是每秒几万几万的流失。
这一年来约我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当下身价是我十倍百倍的人,如果以时间单价来看,他们每跟我吃餐费就亏损了几百几千块,而我则是赚了几百几千……然而事实是,绝大部分的社交我是拒绝的。理由前文说过了,有价值的文章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写作,如果我不能狠心拒绝掉这些无尽的社交,那必然会给这个早已文化糟粕满天飞的世界增添更多的信息垃圾,这不符合我的“贤者三责”。
人人都可以拥有一种矜贵,我们当下的时间单价低,但并不代表我们的时间单位价值低。
观点四:参考“优秀的人”的价值标尺
我们提到了时间、自身价值、权力、社会贡献、金钱的价值标尺,但在漫长人生中,价值标尺还有很多,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制定方方面面的价值标尺,那我们很容易就让世俗、让大众的价值标尺牵引着我们走。
那,如何尽快找到一些可供参考的好标尺?李少加分享一个简单高效的方法:看一些伟人自传。
伟人自传最大的价值不是照搬他们怎么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追随他们为人处世、人格魅力、尤其是对生命、对权利、对责任、对知识、对生死的态度等等。
当今社会,该做教授的人都去从商,而该从商的人却都跑去做老师时,我们与其花时间在那些浮躁的“速成”商业书籍上,还不如多看点伟人自传、经典书籍。比如《松下幸之助自传》、《穷查理宝典》、《甘地》等等。
当然,如果你实在看不下书,可以尝试了解你所能接触的人中最具人格魅力的人,认知他们,观察、借鉴他们的价值标尺。
观点五:跟一年前对比,如果没感知到自己“由内而外”的进步,那么你的价值标尺可以制定的更大胆一点
李少加认为,对于一个价值标尺宏大的人,他应该每隔一两个月回观自己都能够感知到进步的。但如果我们整整一年都没看到自己显著的变化,那说明我们对这一年以来发生“事件”的选择以及对“事件结果”的“回应”必然还是停留在舒适区里……
不怕得罪人坦白的说,舒适区其实是一个委婉的说法,若溯源本质,不过是在重复同样的日子罢了……但是,我们毕竟不是为了变老而活着对么。
故而,若我们依然原地踏步,那么不妨把自身的价值标尺设定的更矜贵一点,更宏大一点,更高价一点,在自己心理能够勉强接受的范围内。
一个人活这一辈子,丈量世界的标尺不是时间、不是交通工具、不是金钱、社会地位,而是价值标尺。从这个层面讲,延长价值标尺,就是拉伸你生命所能触达的高度。
一个价值标尺宏大的人,也许直到生命尽头也未必能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但那又何妨?
至少这个人死后,其墓志铭上可以自信的写上这么一句话:
这个人的灵魂自由高尚
这个人的生命发光发热
这个人带给了世界温暖与希望
作者:李少加 公众号:少加点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