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寒冬暗夜?中国人自有一套哲学
我们刚过完冬至,这一年中的至暗之夜。又逢今日圣诞,为了庆祝“光的重临”,人们将灯挂在窗上,象征光明常驻,把不枯的松柏放在家里,寓意四季常绿。
这个寓意,我们比以往更迫切需要。一年前的冬天,我们被新冠拉入深渊,跌入冷冬暗夜。
一年后的今天,情况仍不容乐观,国外疫情一波接着一波,冬天的低温之下,国内疫情也有复发的可能,更有无数人因失业徘徊在生活低谷。
人们以圣诞的光寓希望,虽然中西文化各异,但在祈愿方面都是一致的:坚信美好终到来。
回溯中国历史之河,我们也会发现:
如何度过寒冬暗夜,中国人自有一套时间的哲学。
冬日飞雪覆千里,时间也拉得无比漫长。面对冰寒,古人披蓑衣,戴斗笠,踏入茫茫大雪,集雪瓮中,呼朋引伴,围炉煮雪烹茶。
他们心怀欢悦,等待雪化,等待希望,等待热茶足够抵御刺骨之寒,也等待时间在柴火噼啪声中流逝。
风雪一席茶,冷热几韶华。
孟冬,温雪等故友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正临初雪。
此时冬天是安静的,花鸟鱼虫刚隐匿起来,只剩风雪的声音,唰唰簌簌呜呜。柳宗元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情此景,人,在一片白茫茫间显得孤单万分。
冰雪寂寥人孤寂,选一个飞雪之日,拥一炉火,温一壶白雪下酒。
白居易被贬江洲,孤身一人,那年冬天初雪,他提笔给故友写了一封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温上一壶初雪下酒,点上烛火待故友来,昏昏灯火话平生,大笑一夜直到天明。任凭室外寒风带雪,屋里却把雪煮成暖意。
初雪寒风,难免孤独,朋友间的交心之谈,给了这个寂寥的冬天一点点暖意,任凭外面雪吟风啸,我自围炉煮雪等友来。
你来,风里雪里去接你,若不来,我便温一壶白雪下酒,独饮清欢。
仲冬,烤雪等团圆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适逢大雪。
冬越发萧瑟,但幸运的是,冬天也是团圆的季节,从冬至开始,人们就等着团圆。等腊八,等小年,一点点等到春节。刘长卿写道:“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无数盏人间灯火,都在等那个风雪夜归人。
此时的雪宜烤。烤雪有种烟火之气,当大雪在地面上覆了厚厚的一层,家人围着饭桌,桌边烤着火,母亲盛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只待你归来,桌满人齐,才是冬天最暖和的事情。
今年时日有些坏,但至少家里有期待。对于漂泊的人来说,年底日子飞快,有人离梦想越来越近,有人离它越来越远,相同的,是年纪又长了一岁。
对关心你的人来说,多少岁不重要,岁岁平安才重要。这个寒冬,只求你能平安健康,否极泰来。
我们烤雪点灯,亮起的一渺渺人间灯火,便是用祈福凝练成的希望,照亮那深邃不见尽头的冬夜。
季冬,煮雪等春来
季冬,冬季的第三个月,时至残雪。
冬至此,雪会渐渐消,梅花越开越盛。王安石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缕梅香成了冬天最后的喜乐,人们踏雪寻梅香,煮雪等春来。
在大雪里设一席茶,围炉煮雪烹茶。把今年所有的不快,都丢进炉火里燃尽;将所有的喜乐,和着腊梅之雪,煮成一壶茶,煮成明年的希望,煮成寒冬暖意,煮成下一个春天。
等待着雪化,等待着暗夜露出曙光,枯枝长出新芽,春天如期而至。倘若等不到冰雪尽融,就如林清玄所说:放一把火把雪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风雪一席茶,有人煮雪烹茶,而我煮雪等春来。
或许今日我们已不煮雪,但在冬寒之中,仍可品咂人间温暖,等风雪停息,忍到春来花开。怀揣着希望,坚信这个冬天一定也可以逾越。世间万事,时间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想起102年前的那个冬天,儒学大家梁济在投湖自尽的前三天,问了儿子梁漱溟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给的答复是:“世界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