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嫠簋铭文,59,巿
铭文的第59个字,这是巿字,天子赤巿的巿字。
巿字在铭文第七列的最后一个位置。看着象城市的市,但二个字不同,市字的上面是一点一横,下面是巾字。巿字是一横加一个巾字,巾字中间的一竖直接从上画到下。北宋有一个书画家叫米芾,芾字草字头下面的就是巿字,其实这二个字的意思一样,是可以通用的。
左边为巿,右边为市
巿字的演变
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巿字,金文和小篆的巿字看着就象今天小孩子的围兜,郭沫若认为这是古代服饰中的古之蔽膝,现在称围腰(但不是围裙),其实是古代遮羞布的遗存。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时候,司马相如只穿了一条犊鼻裤在酒窖里忙碌,斯文扫地,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实在丢不起这个脸,只好分了一笔钱给他们,那个犊鼻裤大概就是巿。
巿是最早期服饰的一种,所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时代就应该有了,我们前面学过初这个字,了解到初字代表的是裁衣,商代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服饰,商代一定有了巿,但商人不一定用这个布片来遮羞,也许将来我们会发现这个甲骨文,可以反过来证明商人也戴巿。巿或者围腰的形象,可以参照下图。
《说文解字》:“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诸侯赤巿,大夫葱衡。从巾,象连带之形。”这个繁体的韋字旁加个毕字也读为巿。
巿、芾、韨、绂、韠,这五个字都读成[fú],说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据说是在不同的场合用的。
郭沫若在《师克盨铭考释》一文中对巿和衡做了解释,巿是服饰、衡是玉饰。巿,一般作芾,亦作绂或韨等,古之蔽膝,今之围腰。古人以为命服。《诗·小雅·采芑》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又《曹风·候人》云“三百赤芾”,毛传云:“一命緼芾黝珩,再命赤芾黝珩,三命赤芾葱珩。”
所谓的一命、再命、三命,是指不同的级别,对于周天子来说,公侯伯之类的卿为三命,大夫为再命,士为一命。对于诸侯来说,卿为二命,大夫为一命,士就不命,就是不需要这个仪式了。緼是界于赤和黄之间的颜色,大概是橙色,也就是朱色,而赤才是大红色。
就是说低阶官员穿戴的是橙色的芾、黑色的玉,中阶官员穿戴的是红色的芾、黑色的玉,高阶官员穿戴的是红色的芾、绿色的玉。绿色的玉显然比黑色的玉贵重。
本篇铭文中,周王赐予师
是素色的巿,很可能是让师
拿回去自己染上颜色,大概只是一个象征。至于在这次仪式上,师
是否穿了巿?什么颜色的巿?没有交代。
蔽膝是古代中原地区一种男女皆用的服饰,属于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江淮之间谓之棉,自关东西谓之蔽膝。在汉服中还保留了蔽膝这一部分,可以参考下图,旁边的小图是出土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