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徒步路线:一条少有人走的小路,很有野趣,老少咸宜

发现了一条我从未走过的小路。

一位关注我的朋友告诉我,这条可能是荒废的“上香古道”。

我豁然开朗:现在的上香古道,到了上茅家埠后,就戛然而止了。

而这条小路,刚好接上。

全文2300余字,图多文少,建议收藏,或分享。

说不定能帮助到你的朋友。

路线图

起点:“九里松”公交站

终点:“茅家埠”公交站(或“上茅家埠”公交站)

途径:树林——茶园——池塘

这条路线的视频版,我已经发布,对照起来看,更直观。

点击我的头像,即可找到本路线的视频版。

沿途

我坐7路车,从胜利剧院到“九里松”公交站。

走到站台的对面,沿着人行道,继续前行。

我们要走的无名小路,在前方约350米处。

这条是灵隐路,始建于民国时期,与杭州机场路一样,都是有年代的马路。

我们要留意左手边,因为无名小路总是出其不意的出现。

这是一条嫁接着人行道的小路,其貌不扬,却通往山林深处。

闪入,转个弯,人就沉入林中。

树,是最常见的树,可我叫不出名字。

不能说姿态各异,反而都是一个模样。

大家斜,我也斜,大家直,我也直。

也不知道哪位神仙,天上撒了一把种子,它们遇风则发,遇水则生,

像豆芽菜一样,使劲的长。

就怕长慢了,被树压着,见不到太阳。

只顾往上爬的树啊,哪里顾得上我们走路的人啊!

嗯,此时我确实像一只,在豆芽的缝隙里下行走的蚂蚁。

这条山路,看起来是新的,不像是古道。

可是,新路铺的很粗糙,石块与石块之间,已松动了。

看来,造路的工匠,有点心不在焉。

估计,这位工匠一直在用灵魂拷问自己:

反正没人会来走,何必认真做呢?

走着走着,扑棱棱的一声——

地上的落叶,翻滚而来,一团黑影,直往树上窜。

哎呀妈呀!

是在道上觅食的鸟类朋友吧,看我把你吓的。

也把我吓的,小心脏扑棱扑棱的。

我以为踩着什么机关了。

树林里有不少来路不明的野路,树影重重下,更显得诡影重重。

禁不住想起《聊斋志异》的情节:

浦江郑生,夜入密林,路遇......

遇到一位骑山地车的年轻人,一番交谈。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野路是玩山地车玩出来的。

其实,对这样的林子,我还是熟悉的。

我曾经在附近的植物园里,一个叫“桃源里”的小村,住过几年。

那时候,出租屋前后,都是这样的林子。

现在村子搬了,曾住过的地方,也被整成园林了。

青春记忆,只能全凭记忆了。

一个人走这样的路,容易胡思乱想。

直到前方有了天光,思绪才拉回现实。

终于走出林子了!

展现在我们面前,是大片茶园啊。

从密不透风,到一片开阔,如雨后天晴。

环顾四周,茶园与树林,界限分明。

就好比理发,理寸头,一半被理短了,还有一半,理发师还没动,就那感觉。

又像是人与自然的较量,处于胶着状态。

一边是荒乱的,恣意的;一边是齐整的,克制的。

茶树一垄一垄,绵延260多亩。

看茶树的形状,应该是龙井43号品种。

既然是新品种,说明这片茶园,是后来开荒开出来的。

只是还留着一半的山林,让山林把茶园怀抱起来。

山林容易起雾,对茶叶有好处。

前面,有两条路,我沿着池塘往右拐弯。

这样走,可以先到茶园的最高处。

走几步,就到茶园的最高处了,向左转。

一排棕榈树,好比一排战士,列队接受我的检阅。

这茶山,真的不高,坡度很平缓,像抚摸懒猫的小肚肚。

茶农之所以种上这一排棕榈树,我估计是为了做个标识,

表示这是山坡的最高处,是南北分岭线,各位社员采茶,别采错了山头哈。

前方不能前行了,我们右拐下山。

说是下山啊,其实这哪是山啊,顶多30米的高度。

但是风景,还是很不错的,请看——

北高峰

这是北高峰。

南高峰

我手指的方向是南高峰。

一南一北,两座高峰,都在我视野范围内,原地打转即可。

刚才来的路上,7路车经过“双峰插云”的御碑亭。

双峰插云可是西湖十景之一啊。但是在那里,两座山都看不到。

南高峰古塔

真正“插云”的“双峰”,说的是当年峰顶上的两座塔,名字朴实且直白:南高峰塔、北高峰塔……

800多年前,它们是南宋临安城的制高点。

现在南高峰塔准备重建。效果图如下:

总之,我建议康熙大帝,应该到这里来看看。

双峰插云的石碑,应该落在茶园这里,才名副其实啊。

1921年前的双峰插云御碑亭,或许百年前,御碑亭周围林木稀疏,可观南北双峰。

继续走几步,就到上茅家埠的池塘了。

这里有几个池塘,挨着茶园,非常有野趣。

该怎么说,这个地方呢?

如果你老家在农村,小孩出生在城市里,从小缺乏乡土田园的体验,

那么带着小孩,来这个地方,就非常合适。

像我年纪一大把了,居然也能找到小时候在池塘边、田野上的那种感觉。

这种感觉来自似曾相识,好像把外婆家的小河,阿姨家的茶山,还有自己家的池塘,组合在一起。

你看,池塘之间的小路,汀步石,就非常有感觉。

这一块块石头,大小如莲叶,连起来,似桥非桥,无架桥之形,却有渡桥之意。

踏步上去,浅水曲涧,动静有别,虚实相间。

这种天然的山野美学趣味,其妙处在于有意无意之间,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用心良苦,却又表现的貌似轻闲。

池塘边的树,树叶已完全掉光了。

树桠交错,在夕阳的衬托下,看上去更精神了。

无叶一身轻,树对着湖面,长吁了一口气。

好比人到了老年,有退休金,儿女事业有成,且业已成家,孙儿绕膝,自己身体尚硬朗。

天伦之乐,可谓一身轻松。

只可叹,时光苦短,应了那一句千古名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老郑一直认为,杭州的美景是多层次的,不只是名片上的风景才是最美的。

这种地方,虽然无名,但也许更能品味到杭州自古以来的山林气息。

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看到了和苏轼时代差不多的山林风貌?

回去坐公交的话,池塘附近有两个公交站。

1、龙井路上的“茅家埠”公交站;

2、梅灵北路上的“上茅家埠”公交站;

总结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

本路线全长1800米,爬升高度才30米,简直就是不费气力,适合老人小孩全家来玩。

游览池塘与茶园时,不一定按我的路线走,也许你有更美的发现。

如果不走全线,那么我建议直接到上茅家埠,爬爬茶园,看看南北高峰。

再去不远的茅家埠湖边走走,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

我是老郑,一个喜欢户外路线的创作者,已创作了数十篇登山徒步路线文章。

可否关注我呢?

随缘点赞,转发,留言。欢迎提供徒步线索,感谢各位看官!

我们下一条路线,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