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生僻字——蹶
话不多说,我们继续来学习下一个生僻字“蹶”。
蹶,《康熙字典》中记载:“《说文》僵也。一曰跳也。《广韵》失脚。《孟子》今夫蹶者趋者。《庄子·人闲世》为崩为蹶。”
蹶
由此可见,“蹶”的本义为跌倒,亦可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如成语“一蹶不振”。“厥”意为“憋气休克”,“足”与“厥”联合起来便表示“跌倒休克”。《说文》释“蹶”为“僵”,,这里的“僵”指的便是“昏死”、“休克”等。此外还可引申出踩踏与竭尽的意思。
《吕氏春秋·尽数》中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足则为痿、为蹶(蹷)。”可见蹶在古代还是脚气病的雅称,如唐·王冰注《素问·厥论》:“厥,谓气逆上也,世谬传为脚气,广饰方论焉。”宋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古之经方,言多雅奥。以利为滞下,以蹶为脚气。”
森立之《素问考注·厥论》:“《捧心方·卷六·脚气篇》曰:‘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宋齐之后名为脚气。’宋臣《千金方·凡例》曰:‘古之经方言多雅奥,以蹷为脚气。’”
胡天雄《素问补识·厥论》:“于鬯云:‘厥本有二:有脚气之厥,有气逆上之厥。王注云:厥,谓气逆上也,世谬传为脚气,广施方论焉。要两说皆可存,广饰方今不传,不知其论云何?第就篇中言之,其云: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膝,非明明指脚气乎?其云: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非明明指气逆上乎?故即《素问》它篇诸言厥,亦当分辨观之。《五脏生成篇》云:凝于足者为厥,是脚气之厥也。《调经论》云: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是气逆上之厥也。然此《厥论》之厥,实赅二义,世传脚气,原为偏说,而不可为谬,王氏谬之,而专主气逆上之说,亦为偏也。’天雄按:《释名·释疾病》云:‘厥,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胁也。’《厥论》之厥,多具此义。另有蹶字,本为跳跃、跌倒、颠覆、疾走各义,也有作足瘫不能行的,如枚乘《七发》:‘出舆入辇,命曰痿蹶之机。’是说经常的乘车坐轿,就隐藏着将来两足瘫废的可能性。脚气原叫脚弱,《外台》引《千金》云:‘考诸经方,往往有脚弱之论,而古人少有此类,自永嘉南渡,衣缨之士多有遭者,世人号为脚气。’”
宋臣《新校千金方·例》云:“‘古之经方,言多雅奥,以利为滞下,以蹶为脚气。’实际上当时的脚气,就是脚弱不能行。蹶,即脚气的雅称。厥与蹶,音相近,形相似,古书常互相通假使用,其义遂紊淆不清。痿蹶,脚弱不能行也,而《素问》皆作痿厥;尸厥,气逆上之病也,而《史记》作尸蹶,即是此故。于氏所谓‘有脚气之蹶,有气逆上之厥。’不知脚气之厥,当作蹶;而气逆上之厥,乃是厥。”
从这个意义上说,蹶是病名,厥言病机,二者实未可混。不得以“厥赅二义”笼而统之也。王注“世谬传为脚气,广饰方论”,是说世人误把气逆上之厥当作脚气病之蹶,而大做其文章,正是不误。篇中寒厥热厥,其证皆从足起,寒厥的“下气上争”,热厥的心胸烦满,都说明这个厥是气逆上之厥,而不是脚气病之蹶,说寒厥热厥皆从足起,从足起并不等于足不能行,于氏指为脚气,无一例证,乃以王注为偏说,又以“广饰方”三字为书名,误之甚矣。
参考书籍
[1]朱鹏举.《金匮要略》“趺蹶”条文解读[J].河南中医,2007(08):1-3.
[2]吴轩.中医脚气病沿革考[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30-131.
[3]杨玉,邢永革.从中医文献角度考证“脚气”的内涵——兼谈中医术语的规范性[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06):49-51.
文案:张翼飞
编辑: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