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垂千古,人间信有征 | 2020建盏君文人信物·寿山石、延臻·建盏、漆画等拍卖专场开拍在即
01
先秦典籍中并无“印”这一专有名词,通常称为“玺”。然而,商朝甲骨文中早已有“印”字,作
注1
注1:古玺是用以“爪”按在泥巴上的, 其动作过程表现为“ 抑” ,因而改称一般的玺为“印” 。
▲西夏 铜柱钮“首领”印 故宫博物院藏,印文为西夏文字体,白文,释为“首领”,西夏官印是中国印章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自商周以来,印乃王室诸侯彰明示权的帝玺,“示信”之用,也是皇室权威的象征,后世明显记载。
印除了作权力的器物化,衍生“传世玺”、官印等国家权力之印外,在礼仪文化中兼具佩饰功用,社会功能中还有昭信作用。
▲东汉 铜鼻纽“内黄令印” 故宫博物院藏,东汉时县官印
无论官印、还是私印,印都有“归属权”之意,如同古人在收藏书画上留下自己的印章已确证自己拥有过的存在。
“印”发展至宋代,随着文人书画艺术的高峰发展,鉴藏印、书画款印兴盛,宋朝皇室和文人士大夫阶层都流行在书画作品上署款钤印。
▲宋徽宗所用玺印印文:宣和殿宝、宣和中秘、双龙印、御书葫芦印
▲左为欧阳修钤印“”六一居士”,右为贾似道“秋壑图书”朱文印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书法家。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
文人王冕更是打破了金石作为唯一印材的格局,使得寿山石登上大雅之堂。
乔治·桑塔耶纳:“ 材料的美是一切高级美的基础”。他论证道:“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都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
▲清雍正 “圆明园”印 故宫博物院藏,寿山石质,双螭纽方形印,汉文篆书
中国的印章,唯有源于自然之物,方能彰显其魅力。
寿山石柔而易攻,石质纯净温润,极为切合文人“兰心慧质”的志趣,因而极受文人艺术家推崇。
寿山石无论是运用在雕刻上,还是作为印章,其优质的自然体质优于他类材质。
▲清寿山石伏虎罗汉 周尚均(周彬)雕刻 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
不仅兼有玉铜金银的美质,尤为重要的是寿山石具一定坚硬度,刻凿清晰、利落,印面艺术效果最佳。金、铜银看似材料金贵,但印面效果容易模糊不清。
可见,寿山石的保真价值、时间沉淀价值更胜一筹,正如清代陈鳣(1753~1817)《论印绝句》所言:“那知方寸垂千古, 转使人间信有征”。
▼
名家篆刻印石专场
12月30日19:30开拍
拍品咨询
微信id:2970846335
▼
{1}
八方信印·传世之宝
印文:无
寿山石的开采和雕刻,在清朝进入巅峰繁荣时期,不仅诸多文人喜爱、参与寿山石雕刻,皇帝对其亦特别垂注,使之成为一个参与者层次广泛、人员众多的艺术。
因福建为“寿山石之乡”,文人荟萃,文化发达,使得福建寿山石从一开始便站在极高的起点,福建寿山石雕刻艺术家更是出类拔萃,流派繁多、名家辈出。
田黄石浓艳尊贵的色泽、若隐若现的萝卜丝纹、橘皮格纹,都是其他石种无法取代的美质。
此外,尤为珍贵之处是该枚田黄石仅将石料切为素章、不作任何雕饰,在现今已无田黄石矿可寻情况下,田黄素章其后期的收藏价值不可估量。
特别是该枚田黄素章克重106,众所周知,田黄稀有,无论是做印章还是雕刻,都会选择不废原材的作法,最大程度保证材料的珍贵,但想要获得106g的素章,原石重量需将近300g,尤物难寻。
荔枝洞石是寿山石的最珍贵品种之一,1987年才开始开采,但不足十年,采掘殆尽,现今上好的荔枝洞石成为明智收藏家搜寻猎物。
荔枝洞石艳丽的色彩、莹澈的质地,其他石种无法比肩。红白荔枝洞石的表现力极为出彩,是少有的稀罕石种。
该枚荔枝洞石方章,红、白一体,相对少见,仅次于黄田石。其质晶莹、通灵,色泽瑰丽。
“暖风熏得游人面,杏娇柳妩不须归”,清风徐来,红杏初露新妆,一只燕子,翩然轻拂花梢,往来飞返。整作洋溢着自然性灵之美,令人眷慕不已。
薄意雕刻是一种高难度的雕刻艺术,雕刻层极薄,清朝初期雕刻家周彬首创“薄意”。
私塾于林清卿的林文举在薄意创意上颇有建树,尤擅鸟竹薄意,曾出版《林文举薄意艺术》。薄意浅刻如画,耗材甚微,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国画。
拍品咨询
微信id:2970846335
该枚荔枝洞石圆章,质地细腻凝润,呈红白黄三色,章身背面洁白纯净,底部圆章部分可看到明显红色萝卜丝纹,色界分明。
刻者巧借荷叶之下娇艳欲滴的红色,薄意刻划为荷花花苞,又根据石材的色泽,特在荷叶上方一处作镂空雕刻处理,似被新雨打破的残荷。
不经意间勾画出“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之境,荷叶似连天,即使被新雨拍打致残破,却也掩护着、爱惜着荷下的那一抹红荷花苞。
碧叶之下已不是红荷,而是待放的生命。
该枚芙蓉石方章石材为芙蓉石,质地醇美无瑕。主体为淡青色调,清润可人,其尺寸略大,将之放置掌中极为凝实坠手,非普通芙蓉石可比。
作者在章体四面,雕刻了“春山风暖”后的“山林点翠”图景。作品线条清逸、细致,山水排布有序,由远及近、重峦叠嶂、老叟与幼童漫步于山中,烟云远扬,小桥、流水、人家。
章中风景随老叟、幼童,移步换景,春色盎然,给人以“青空高远”、“青岚徐来”的爽致气息,有“春山澹冶而如笑”之妙,实乃佳作。
欧宙翼(1976~ ),艺名雨翼,福建福州人,师从陈达、郭子伯、江秀影,秉承寿山石雕西门派传统薄意雕刻技艺,擅长花鸟类题材,现为工艺美术师。
这枚焓红石色界分明,下方为红白二色相交织,纹理变幻多姿,上方则为纯白一色,运用了焓红石的“色韵”之美,以色赋形,巧妙雕刻一对在寒天中觅食的白熊。
白熊姿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熊的毛发极为细腻,千变万化,各部位毛深浅不同、纹理不同、走向不同、疏密不同。
焓红石的“红”与“白”,与作者的灵感浑然一体,熊雕作品透着强烈的空间感和生命力,给观者以强烈震撼力。
更为精巧的是,作者在它们下边的红色石材处,采用浮雕的技法雕刻两条鲜活的鱼儿,在浪花翻滚中逆流而上,而白熊正伺机而动,蓄势待发。
林亨云(1930~2018),福建福州人,中国寿山石雕刻大师。1955 年,林亨云的作品《黑熊》获同行好评,被称为“刻熊专家”。
林亨云尤擅刻熊,或坐、或爬、或嬉戏、或逐食,逗人可爱,不但形似,且富有人格化情感,尤其在茸茸熊毛的表现上有他的独到之处。其熊雕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种大展中获奖。
田黄稀有,素来以成印章者为尊。此枚田黄石色金黄艳丽,质地莹凝油润,纹理细腻,萝卜丝清晰可见。作者运用钮雕艺术刻画一幅舐犊情深之景。
上部雕刻卧牛,横卧于水波浪花之间,此外还雕刻俩牛犊依偎在旁,倍添生动活泼之趣。
钮雕艺术是印章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清康乾时期,钮雕艺术备受青睐,出现了“无石不钮”的局面,将我国印纽艺术推向高峰,涌现出不少钮雕艺术家,如杨玉璇、周彬。
郑幼林(1969年~),福建省福州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技术能手、福建省首届优秀人才技能大师、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寿山石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师承王祖光,注重深入生活,扎根传统,作品注入文化内涵与个人的情感,使作品达到以形写神,以意取象,形神意象,浑然一体的感染力。
作者运用钮雕艺术,依形刻鳌龙钮,鳌龙钮随形而刻,龙首轻昂于印顶,口吐瑞气,龙身游弋于水涡纹之中,遨游海上,云气蒸腾。
刀法线条圆滑,刻痕轻浅,水到渠成之作,钮工精良,不失为一件收藏珍品。
印纽依清灵秀美、如新剥荔枝果肉的色泽而雕刻一只古代瑞兽,洁白之净似福泽,可吉祥辟邪,庇佑众生。
纯净通灵的石材与浑厚大气的钮雕艺术工艺相得益彰,整体造型细腻而不失浑朴,古拙中可见纤细精微之细节刻画,实乃工料双绝的佳作。
寿山石收藏价值分析
1.国石之首,千古不朽 寿山石,中国四大名石之首,“石中帝王”田黄石矿石稀缺,方寸之石可垂千古,田黄石素章,可谓传世之宝
更多寿山石拍品咨询
微信id:2970846335
寿山石雕刻是中华传统石雕工艺中一朵璀璨之花。它源于民间、又结缘与佛教文化,不仅受庙堂之推崇,更为文人士子所倾心。
永恒印记·寿山石鸿福雕刻臻品
该件作品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老师作品,林亨云老师除了是“刻熊专家”还是“海底世界”题材的开创者,早在1988年海底世界题材获得中国百花奖金奖。
寿山石雕刻技艺贵在“巧色”,该摆件石料是极薄的,林亨云老师采用镂空雕技法,巧用石料的天然俏色,构造出五彩绚丽、光影陆离的鱼翔海底世界。
石料最上方为红色,林亨云老师特雕刻红色鱼群向上游姿态,大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鸿运之势。
作品整体布局合理,协调一致、空间立体感极强。不同石料的鱼群畅游海底,虽不刻一丝水纹,但通过鱼群游动、珊瑚水草的摇曳姿态,悄然呈现鱼群水中浮游的艺术效果。
林飞(1954年~),字田觅,福建省福州人。现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更多寿山石作品咨询
微信id:2970846335
02
2020年建盏君「延臻·建盏」专场跨年盛宴,云集当代建盏界顶级大师孙建兴、李达、陈大鹏、卓立旗、蔡炳盛、孙莉等建盏界顶级名家共43件佳作,直观感受千年建盏铁系分相析晶自然釉的艺术魅力。
该作品是孙建兴老师1999年手作,经典束口,整体古朴典雅。
釉中金黄色兔毫斑纹稀疏有致、明朗,底色乌金深沉油亮,可见兔毫斑纹形成过程中还原气氛之纯正。
孙建兴(1952~),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项目唯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首批宋代建盏技艺恢复专家组技术骨干,长期致力于兔毫、油滴、虹彩、曜变等各种建盏釉色的复原与发展并作出了卓越贡献。
虹彩釉色是建盏新时代创新釉色,由孙建兴独创,以超高温烧制,以更高的变形率、起泡开裂率为代价,达到如油画厚涂般七彩层叠之独特效果,故名虹彩。
该盏是虹彩技艺与兔毫技艺的结合之作,细观盏内金兔毫,可见兔毫斑文林立、金属感强、立体感极高。远观其兔毫斑纹缕缕密如丝,盈盈溢彩,可贵之作。
该盏器型为宋代饮茶之风盛行时期的斗笠茶碗,该油滴风格是李达独特个人风格的宋代建窑珍品鹧鸪斑(油滴),多层次立体结晶,仔细观察,其油滴细节多变,色彩纷呈。
盏内鹧鸪斑色彩由金红、粉紫、再入金彩,层层递进,如云雾旭日,华彩殊成。
李达(1955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任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集建盏理论与实践成就之大家。首创多层次立体结晶鹧鸪斑闻名于世,至今无人能效仿。
此盏形态为束口盏,盏形挺秀;金粉、银蓝相融的鹧鸪斑明晰且色彩颇富层次。
远观如上天之垂彩锦虹,细看似璀璨珍珠母贝。
大撇口,盏高与口径比例1:2,类似于这种大器型在煅烧过程中极易塌变,此盏黄棕色鹧鸪斑,细腻、圆润、密集,满布盏内外,着实难得,代表作者数十年烧盏的非凡功力。
陈大鹏(1945~),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获建盏终身成就奖,早在80年代就因复烧油滴盏登报,首批油滴盏被美、日客商抢购一空。
该作品是孙莉手作虹彩盏, 该虹彩盏采用建阳当地纯正胎土和釉料于高温烧制而成,盏内外壁口沿处呈现出玫瑰金缕之色,盏底部纹路呈环状,相互交错,极具特色
仔细观摩盏内斑纹,如油画般金属质感,盏内还有颗粒分明、紧邻相依的圆形斑核,漫彩琳琅。
孙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孙建兴独女。自幼耳濡目染建盏文化,师承其父,是建盏界为数不多的女性匠人。
更多建盏拍品咨询
微信id:2970846335
03
更多漆画作品咨询
微信id:2970846335
04
为感谢朋友们多年来对建盏君的支持与厚爱,建盏君将在12月30日至12月31日直播期间为盏友们准备一份跨年祝福礼——免费送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