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即将面对死亡,你会接受这种方式选择离开?
若你面对生命最终要死去时,
你会选择怎么样的方式离开呢?
这种问题,在我们社会中或许是“避而不谈”,
又或者是成为一种禁忌。
曾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
就给我们阐述了这个话题。
一位刚从东京回到乡下老家的年轻大提琴师小林,
由于乐队解散并无其他一技之长的他只好接受了入殓师这份工作。
在参与处理第一具尸体时,面对已经高度腐烂发臭的老人,
他第一次如今近距离面对死亡,对他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他感到惊慌、恐惧和呕吐,
在澡堂中不断清洗自己接触过的尸体;
在看到妻子准备的鸡肉晚餐感到恶心呕吐;
但同时他更加珍惜和迷恋妻子那温热鲜活的身躯。
随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小林相继面临着更多的生离死别。
一家女儿轮流在她们的父亲面颊下来留下红唇印,一边流着泪一边大笑感谢和送别她们的父亲。
一位丈夫悲痛地送别了在他心目中最美的,并且相爱一生的妻子。
一群儿孙们努力实现他们奶奶生前最后的愿望,
并且为她穿上了长筒袜。
帮助一位LGBT的男性生前想要成为一个女人的愿望,
并且按照女人的妆容和衣着入殓。
在社长的一举一动的“言传身教”下认真做好每一次的入殓仪式,小林看着那些往生者清洗、着装、理表.....
其温柔而庄重的举止让这些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魅力,
让他们用最好的姿态去告别这个世界。
即便妻子与其他亲朋并不理解小林这份工作,但他依旧没有放弃。他看着在桥上鲑鱼拼命上游产卵但却最终难逃力竭而死,再听着老社长对于:“一种生物靠吃另一种生物生存下去,想要活着就得吃东西,手中的食物何尝不是已经逝去的生命呢?”
他领悟到了死亡并不可避免,
人们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呢?
死亡只是一道门,
逝去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走向下一程......
因此看完这部电影,咱们回到了文章第一个问题:
当我们在面对死亡时,
那些人间的情感与过往都注定随着时间流逝而流逝。
再回想起平日生活中的奔波、小事间的纠结,
或许已经并不重要。
而在医学上有一种治疗原则,
就是希望能够让患者有尊严离开这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
这种原则叫做:舒缓原则
世卫组织就曾在1990年就给舒缓治疗原则:
将濒临死亡视作为正常过程,减轻这一过程中的痛苦,既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为患者提供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与精神上的支持直到去世,并且同时还为家属提供心理扶持安慰。
如果没有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或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只有走过最灰暗无光的日子,生活才会慢慢地好转,世界才会更加温暖地靠近自己。
这种原则通过医学、心理、宗教、社会等各种方式支持,
为患者最后的生命能够尽可能舒适、有尊严以及平静祥和离世。
在不少欧美国家,
这种治疗原则已经逐渐被广为接受。
但由于我们这边文化传统影响,
这样的“死亡教育”或许是忌讳,或许是奢谈。
对于往生者,有尊严、有舒适去告别这个世界,
有时间、有精力去道谢和道别家属朋友。
电影《入殓师》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入殓与死亡的关联,
它不仅是慰藉往生者,
而且还以向死而生的态度与勇气,
去让更多人感受到死亡的庄严和临别的温情。
正如罗琳在写《哈利波特》中留下这句话:
我在结束时选择了开始!
死亡并不是结束,
平缓、坦然、庄重的离开,
能够成为人生一次漂亮圆满的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