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朱棣封赏靖难功臣

朱棣即位后,首要任务是宣示自己即位的合法性,然后就是对于挑战自己权威的反对派予以打击。如果这两件事处理不好,将不利于统治的巩固。朱棣对反对派的镇压不仅是残酷的,也是野蛮的,更是一场空前的大屠杀。接下来就是大规模对靖难有功之臣进行封赏。据《奉天刑赏录》中记载,明成祖封赏靖难有功之臣,“公爵加禄受赏者一人”,即李景隆,他受到的封赏最为隆重:“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加事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qǐ)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在李景隆之后,都督佥事封公者两人,他们是誓死跟随朱棣的朱能和丘福。张玉死后,朱能成为朱棣手下的第一员猛将,他受封的是:“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食禄五千二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朱能的爵位和封赏都低于李景隆。朱能是右柱国,李景隆是左柱国,其“太子太师”衔也是朱能所没有的。就是食禄,朱能也比不上李景隆。李景隆是在原来曹国公的基础上再加一千石,就有六千多石的食禄;而朱能要比李景隆低了一千多石。

《明史》中记载,永乐元年张信等人曾经弹劾过李景隆。但是朱棣却以李景隆自幼交好,敷衍而过,并未对李景隆做任何处罚。在《明史纪事本末》中也记载了一段话,可以做为旁证,里面说明成祖“曹国公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所以才对他赏赐特别优厚。什么是“默相事机?”说白了就是在暗中帮助明成祖。然而可悲的是,建文帝以及他身边的文臣对于这样一个卧底,一点也未察觉,这也表明,李景隆绝非是泛泛之辈,是一个十分懂得伪装的高手。

在朱棣登上皇位的道路上,还有一个人居功至伟,此人就是道衍和尚。他虽然没有一直跟随朱棣南征北战,但是一直坐镇后方,出谋划策,协助朱高炽守卫北京城,是朱棣手下的第一个大功臣。朱棣夺取皇位之时,姚广孝已经68岁了,他奉旨从北京来到了南京。作为首功之臣,朱棣自然不会亏待姚广孝,许以高官,但是姚广孝婉言谢绝了,只接受了僧录司左善世的职务,掌管佛教之事,仅是个六品官。朱棣又赐姚广孝的府邸、宫女,但均被拒绝。姚广孝说:“我是和尚,要宫女干什么。”他白天上朝,晚上依旧住在寺庙里。所以明朝人说他“金陵战罢燕都定,仍是癯(qú)然老衲师”。

1404年(永乐二年),姚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原因是有一天朱棣见姚广孝很不高兴,便问他为何不快,他一开始不说,朱棣再三追问,姚广孝才说:“臣上朝前待漏门外,因有话要同吏部尚书谈,历五阶而上,谈毕又历五阶而下,年迈不堪趋跄,因此心中介介。”意思是,我上朝的时候,因为官位太低,所以只能站在大殿的外头,有时候要和礼部尚书谈话,就要上好多台阶,说完了又得下好多台阶,我老了,很不方便,因此有些力不从心。朱棣听了姚广孝的话,当天就封他为太子少师。这是当时文臣的最高品秩,正二品。

朱棣还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他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朱棣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姚广孝是名副其实的太子少师,担负着辅导太子的重任,还要为皇太孙朱瞻基讲书。1407年(永乐五年),姚广孝又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在此期间,他曾经写了一本《道余录》,这部书中,他认为佛道比儒道更合理,对儒家的许多观点进行了批驳。这下可得罪了天下儒家的读书人,《明太宗实录》中记载:“广孝尝著《道余录》,诋讪(shàn)先儒,为君子所鄙。”姚广孝到苏湖赈灾时,曾到长洲见姐姐,姐姐却闭门不见,便又拜访故友王宾。王宾也不肯相见,只是让人传话道:“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姚广孝再去见姐姐,却又遭到责骂,不禁惘然。有一个名叫张洪的读书人,跟姚广孝交情很深,而且受过姚广孝的恩惠,但在姚广孝去世后,此人四处搜寻《道余录》,找到了就烧。他为什么这么做呢?此人说:“少师对我恩厚,如今无以报。这样做是不使人们对少师厌恶。”

姚广孝当官,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朱棣想给他大官做,但是姚广孝始终拒绝,朱棣便想了个办法,将姚广孝召进宫中,乘他不备,让侍从悄悄将官服披在他身上,随即宣读圣谕,连声叫他谢恩。姚广孝迫不得已,只好接受了。当上太子少师两个月后,姚广孝又被朱棣派去苏杭等地赈济灾民,那里是他的家乡,朱棣此举,也是想要让他衣锦还乡。

姚广孝离开南京时,“威声赫赫,车徒甚众”,有些人因此对姚广孝不满,四处说他坏话,姚广孝只作不知,并不介意。赈灾期间,忙完公务之后,姚广孝就独自一人身披袈裟在外面行走。一次他独自到寒山寺散步,中途饿了,便坐在寺外亭子里吃些干粮。

一个姓曹的县丞恰巧也来到此地,见这个老和尚在亭中吃饭毫不回避,县丞非常生气,命令手下人把姚广孝抽了二十皮鞭,关进县狱中。姚广孝任人摆布,也不分辩。第二天,姚广孝的随从们见少师丢了,非常着急,四处去找,好不容易才在监狱里找到姚广孝。

姓曹的县丞吓坏了,来向姚广孝请罪。姚广孝也不说话,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敕使南来坐画船,袈裟犹带御炉烟。无端撞着曹三尹,二十皮鞭了宿缘。”众人知道姚广孝不会追究了,也就放心了,但还是纷纷责备那个曹县丞说:“野僧路边吃饭碍你何事?书生为官,岂可张狂欺人!”

永乐元年(1403年)四月,朱棣再论靖难的功劳,封驸马都尉袁容等三人为侯,陈亨子陈懋等六人为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