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练兵成果写在蓝天白云上!唐山推行“四式”执法提高监管效能
“决战用我,朝青暮雪。为唐山空气质量提升贡献微薄之力,迎接2021新年。”12月20日,距离“十三五”规划收官还有11天,唐山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王建利在朋友圈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熬过最深的夜,看过最早的晨,翻看唐山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朋友圈,一张张寒夜里模糊的照片,一束束手电筒的微光,一个个专注认真的身影,一天天霸屏的微信步数,记录了这个秋冬季唐山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日常。
面对环境空气质量全国排名靠后的严峻形势,唐山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以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为契机,充分运用“点穴式”“解剖式”“教学式”“服务式”四式执法体系,常态化开展交叉执法、晨查夜查,有效保障了唐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突出精准,开展“点穴式”执法
11月6日21:46,唐山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显示,唐山市某特种钢有限公司监测数据异常,监控人员随即将异常信息推送给执法人员。
连夜行动,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抵达涉事企业,检查设备,查找异常原因。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涉事企业一烧结机机头排放口自动监测设备二氧化硫全流程标定示值误差为3.25%,超过了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误差值范围。
执法人员就发现的问题,现场向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对企业“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违法行为,依法立案处罚7万元。同时,依据相关规定,扣减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分值20分,并调整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等级。
从发现异常,到查明问题,唐山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仅仅用时4小时。这是唐山市突出精准开展“点穴式”执法的一个缩影。
“唐山市工业企业多,排放点位多,但执法人员有限,如何实现高效监管,必须在精准上下功夫、要效率。”唐山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李新义介绍说,今年以来,唐山市在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中,推出了“点穴式”执法方式,组织精干执法队伍,综合利用科技手段,精准判断执法时机、精准确定执法区域、精准锁定企业问题,实行“白加黑”“5+2”“连轴转”的高压执法频率,严厉打击各类突出问题,不给违法排污企业以可乘之机。
据了解,自11月以来,唐山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聚焦辖区的遵化市、滦州市、迁安市、丰润区、路北区、古冶区等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PM2.5浓度高值区域、高值点位多次开展点穴式执法,发现各类问题471个,立案处罚53件,解决了一批影响空气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
聚焦难点,开展“解剖式”执法
一个企业有多少排放点位,各个点位全部“体检”一遍需要多长时间?在唐山,回答这个问题,要以“千”和“天”来计算。
唐山市是河北省的工业重镇,主导产业的钢铁、焦化、电力、水泥等行业大型企业多,工艺复杂、排污节点多,比如一家长流程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点位可达上千个,固定源排放口多达几十个,个别企业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导致治污设施未正常运行、“跑冒滴漏”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大型企业成了唐山市生态环境监管的难点和重点。
11月1日白天,针对辖区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周边空气质量监测数值居高不下问题,唐山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决定对企业实施“解剖式”执法,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全面的执法检查。
行动中,唐山市抽调市、县两级执法骨干及监测人员25人,组成6个检查组,分别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固废危废管理、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无组织排放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发现各类问题38个,立案查处7个。
“这类企业检查难度较大,为全面快速发现问题,彻底解决问题,我们打破原有的查涉气只看涉气排污节点这样的执法思路,异地抽调执法监测力量协同开展执法,对大型企业进行全工艺、各环节、多要素解剖式执法,一次性解决了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升了执法效能。”李新义介绍说。
据介绍,进入秋冬季以来,唐山市先后对多家排污大户开展“解剖式”执法,立案处罚51件,罚款621万元,起到了“解剖一企、震慑一片、提升一批”的作用。
围绕实战,开展“教学式”执法
结合“解剖式”执法,唐山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推行了“实战练兵”的“教学式”执法模式,以强带弱、以老带新,把执法“大战场”当成练兵“大课堂”。
11月11日,气象扩散条件不利,为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唐山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瞄准重点区域,抽调执法支队、监控中心、各县区分局共24名执法人员,对辖区5家钢铁、水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直击问题,以案讲法。
“这次执法教学,在人员分配上坚持骨干带队,理论联系实际,边查边教,直观明了。”王江涛是这次“教学式”执法的“师父”,“我们选择在最具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开展执法教学,主要是考虑钢铁企业排污节点多、各个节点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不同,通过全流程教学式检查,可以让执法人员更深入的了解各种治理工艺、各个节点环境管理要求,解决不会查、查不透、查不严问题,让执法人员掌握实战经验。”
此外,在“教学式”执法中,唐山市还有针对性的强化了依法行政培训,就检查发现的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开展以案说法教学,从法律条款适用、处罚裁量、文书制作等方面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办案水平。
以市带县,唐山市在辖区全面推广“教学式”执法,进一步补齐短板,统一执法标准和力度,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得到增强,执法水平得到了提升。
体现温度,开展“服务式”执法
12月16日晚至17日凌晨,唐山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组织执法力量对唐山市路北、路南、开平、古冶、丰南、丰润区内重点污染源开展晨查夜查,期间共发现环境问题34个,其中立行立改11个,限期整改23个。
“执法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立案处罚。我们在执法大练兵活动中,坚持惩戒和教育结合,严格执法与帮扶指导并重,组织人员开展了‘服务式’执法。”李新义介绍说,自10月中旬起,唐山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统筹市、县两级环境执法力量,成立24个检查组,采取自查、异地执法、交叉执法等方式,组织开展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在从严执法的同时,切实开展帮扶指导,对一些情节轻微、环境影响小以及部分精细化管理问题,督促企业立行立改或限期整改到位;对企业突出环境问题,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现场普法送法,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措施,提升治理水平。
此外,为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唐山市将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出口型企业等六类企业项目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实施非现场执法,远程监控,减少打扰,全力保障其生产建设。
严格执法,精准监管,有力保障了唐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份,唐山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86,同比下降9.4%;PM2.5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5%;优良天数为223天,同比增加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