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与父母走散了?
、
1
柠檬有一个朋友曾跟我讨论过他跟他父母的关系,他说:
他小时候很崇拜爸爸,很依赖妈妈,别人叛逆期跟父母吵架闹事的时候,他还是那个乖孩子。
但好像从他去外地上大学开始,他跟父母就渐渐有了隔阂,他开始以另外一种角度去看父母,发现了他们身上有很多他不喜欢的地方,虽然他每个礼拜都打电话回家,但说不到几分钟就会挂掉,因为说多了会吵架。
后来他留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跟父母更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等他结婚把父母也接过来,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可除了生活琐事,他们之间多数是沉默。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很难用一句话就解释的清,因为它是动态的。
2
大概在3、4岁的时候,我们开始觉醒自我意识,然后出现第一逆反期,喜欢跟父母强调“我想要怎么样”,但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很依赖父母的。
然后慢慢长到青春期,我们对自我独立的需求会加强,这时情绪不稳的我们会跟父母发生很多争吵和矛盾,但此时我们对父母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为反抗而反抗的心态。
而等我们上了大学再步入社会,因为见识了更多,飞的更远,所以会开始自以为是的批判父母,会说他们身上有很多缺点,并且武断的认为他们“说了也不懂”,隔阂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加深。成家立业之后,经历了更多了成年人的辛苦,我们又会逐渐理解父母当初的良苦用心和迫不得已。
我之前听过一句话是“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实这句话揭露了一个很悲伤的事,我们与父母的时间是错开的。
在我们无法独立之前,我们依附在父母这棵大树下,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在汲取父母身上的“营养”而存活,而等我们茁壮成长起来了,父母也开始慢慢衰老。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们就与父母走散了。
这是生物成长的正常轨迹,但是柠檬不希望大家冷眼无视甚至放任这种情况。
你不愿意与他们分享你的生活,是因为你认为他们无法理解你,那为什么一定要他们理解你呢?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母一边要赚钱养家,一边还要照顾你,他们有把自己的心理困境告诉你,然后要求你理解他们吗?
他们没有,他们只是用力支撑起自己的肩膀,给你营造一个你想要的快乐世界。那为什么你就不能放下你的那些高标准和高期待,去给他们营造一个他们想要的舒心晚年呢?
我们可以对自己讨厌的客户笑脸相迎,为什么对挚爱的父母连适时的迎合都做不到呢?我想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父母要求的其实很简单,两个字——陪伴。
如果你能放下手机,放下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心平气和的跟他们聊一聊,安静地听他们说他们想说的话,他们就会很满足。
对于父母来说,这世间最温暖的语言,就是你对他们说的家长里短。
而有这样的声音牵系,他们就不会迷路。
柠檬不希望大家亲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趁他们还在,趁还有时间,牵着他们的手一起去看看风景,尽心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