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互联网巨头发家史——阿里巴巴,腾讯,百度

哈咯,大家好鸭。是散人宾一个兴趣使然的读书人。今天给大家推荐这几本书。

阿里巴巴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马云的个人魅力和非凡的商业头脑也早已声名远扬。而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马云, 一个外国投资人、咨询顾问眼中的马云和阿里巴巴会是什么样的?1994年就来到中国,阿里巴巴创业早期的咨询顾问克拉克先生将阿里巴巴帝国崛起过程中他的见闻、感触和思考结合深入的访谈、研究写成了这本书。

书中既可以读到阿里巴巴艰辛的创业历程、惊心动魄的商业对垒,也不乏有趣好玩儿的背后故事。他多年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加上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的工作背景,使得这本书的切入角度独特新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阿里巴巴:马云用不到20年的时间从默默无闻的英语教师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商界巨擘,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创业过程中有哪些问题也让他苦恼不已?

从创办翻译社到建立中国黄页,从搭建B2B平台、成立淘宝、打败eBay再到IPO打破历史纪录,阿里巴巴是如何做到的,阿里模式可以复制吗?在创造奇迹的背后、众人瞩目的背后,有哪些我们曾忽略的细节?当不断有问责声出现之时,马云背负着怎样的压力,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资本市场的游戏,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在创业时马云是如何融资并处理与投资人的关系的?阿里巴巴的触角伸向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它搭建的庞大的生态系统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所向披靡……

作者作为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时期的见证人,以宏观角度将人物、事件置于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辅以生动的细节和客观冷静的解析,让人读起来醍醐灌顶、畅快淋漓。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的目标是要成为102年的企业。”要实现这个梦想,今年17岁的阿里巴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克拉克先生笔耕不辍地记录下了这段激动人心的17年奋斗历程,精彩纷呈,值得一读再读。

本书全景式地记录了腾讯崛起的经历,并以互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

从1998年开始创业到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争议,在“3Q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领跑全球。

读懂腾讯,读懂中国互联网。

信息的欠发达,让发展中的中国缺乏了一种道德制衡,很多人就为了达成他的愿望和欲望不择手段,但互联网可能是一个解决的方法,就如莱温斯基和克林顿的“拉链门”最初是在网上被传播一样,中国网民也在揭露诸如“宝马撞人案”“学术腐败案”这类的问题,每一个人做不道德的事情的时候,它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迫使他越来越顾忌这一点。这只是信息传播带来的社会影响之一。事实上,我们时常会接到一些电话,要求我们删除一些网页快照,某些一手遮天的人,会将一些网站封杀,却没想到,互联网仍然将这些东西保留了下来,而百度,仍然让这些可能被封锁的东西被人简单地找到了。

在百度,我发现其实我在做着和当年在凤凰一样的事情,那就是在全球化与中华文化复兴过程中的发现工作,我们不停地在以不同的方式,做节目、报导新闻、搜索中文信息等等形态,去寻找一条中华文明的发展之路,寻求如何向世界证明,中华文化其实可以被发展得很成功,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很成功。而每一个华人,又都可以那么自信而骄傲地向世人证明,中华文化的优美动人。只不过凤凰和百度是两家不同风格的公司,一家锵锵而鸣,一家执著沉静,这是由他们不同的媒体特质而发展出来的,但刘长乐和李彦宏这两个人之所以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成就一番事业,是因为他们都在做这个时代期望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而且,他们真的相信中国!

2006年1月,就在百度成立6周年的时候,公司斥资约9240万元,购买了北京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一块面积达4.4万平方米的土地,用来建造百度的信息科技中心。百度,相信中国,所以,扎根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