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
就是这个容易被忽略的工具,却被可以用来:
· 提升做事的效率。
· 加强学习的效果。
· 促进自我的迭代。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
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典型场景,看看它带来的解决方案。
01 踩盘
我所在的行业是房地产。
对于从业者来说,有一项日常工作:踩盘。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去楼盘里看看。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
比如有个新项目,不知道设计多大的户型,价格定多少,那么就去周边的楼盘看看,基本上会有个感性的认识。
在踩盘的时候,新人容易走马观花。听完置业顾问的说辞,似乎一切都了解。但是回到公司,面对领导的询问,却又发现各种遗漏。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般来说,大家会提前准备一张表单,在看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去听、去问,搜集对应的信息。
——这是表格的好处之一:有表格的人主动搜索,没表格的人被动接受。
02 PPT 学习
如果跟 PPT 达人交流,问他们秘诀,得到的答案一般都有:向商业广告学习。比如:你好像拿到了真经,但事实呢?拍完照,哇了一声「真漂亮」。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第二眼看字体:用了多少个字体,分别是什么字体。· 第三眼看配图:用的风景照,还是人物照;有没有背景图。· 第五眼看主题:它希望表达什么(引导购买/宣传品牌),又是如何与前面进行连接?如果带着这五个问题再看那些广告,便能有意识地聚焦,有方向地分析,得到学习的参考。为了保证它能更好地落地,我们把这个思路变成表格,于是每次看到新的设计案例,就可以填空,完成学习。——这就是有表格的好处之二:有表格的人会学习,没表格的人只会「哇」。
03 如何做好直播
这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不就是邀请嘉宾和组织直播吗?更可怕的是,处理之后,问题还会反复出现——恩,无论我们多么努力。于是,我们沉淀了一份表格化的操作指引,按照时间顺序,将过程一一梳理出来。——这就是表格的好处之三:有表格的人总是在迭代,没表格的人总是在跌倒。
04 如何搭建框架?
所以你可以看到,框架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指南,表格是框架的落地,让我们看得更全面,让我们学得更清晰,让我们做得更有体系。专业的书有体系,基于它的逻辑,我们可以整理出一套系统的框架。总之,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渠道,获得相对权威的体系。如果某个主题很难找到权威渠道,那么就自己先尝试,在做的时候把流程记录下来,最后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框架。如果一个框架不能变成表格,那么这个框架不合格。——这是自己做大量框架后的心得。这最大的好处是:填空很简单,因为你不用再去想要怎么做,只用做。以上,便是自己对于表格在框架思维中起到作用的思考,总结来说:① 做事上:有表格的人主动搜索,没表格的人被动接受。② 学习上:有表格的人会学习,没表格的人只会「哇」。③ 升级上:有表格的人总是在迭代,没表格的人总是在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