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复盘06 | 2015-2020六年真题中的高频名词解释TOP20!

【年终复盘】专栏
最后一个月,21考研进入关键冲刺期,小铎特推出「年终复盘」专栏,帮崽崽们高效回顾一整年的核心与热点,缓解“头秃”问题!
年终复盘01|中新史「真题解析+框架图+背诵技巧」,助你考前冲刺130+!
年终复盘02|网传「真题解析+冷僻知识点」,助你考前冲刺130+!
年终复盘03 | “ 四力/四全/四力 ”的全部考点!背!
年终复盘04 | 十大专题,20个精选案例,15万字热点资料!案例库更新啦~

年终复盘05|UGC、PGC、MCN……历年真题里50个必考英语专有名词,背起来!

本期关键词👉:真题考查TOP20名词解释
以上是小编从2015-2020历年名词解释真题中总结后做出的数据词云,根据考察的频率而生成字体大小,时间不多的大噶就直接拿着这份开背吧!
一般而言,五分的名词解释题答200字左右即可,包括:名称+定义(核心概念)+什么人提出+年份+出自哪部著作+如何理解/基本命题+特点+优缺点+发展等。
一、2015-2020高频名词解释TOP20
01
舆论--考察52次
舆论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所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也是一种社会思潮,具有支配人们行为道德的一定的权威性和无形的约束力。定义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内涵
舆论包括公共性、公开性、急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5个特点。特点
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它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定性影响
02
议程设置--考察50次
议程设置是一种理论假说,最早由麦库姆斯和肖1972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提出
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内涵
这一理论着眼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意义
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决定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影响
03
媒介融合--考察49次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形态的边界逐渐消融,多功能复合型媒介逐渐占据优势的过程和趋势。定义
狭义指媒介融合是不同形态的媒介相互“叠加”和“融合”,产生新的媒介形态。广义指所有媒介要素的整合与互融,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媒介技术、媒介组织、所有权等,是生产、发布、接收、消费等媒介产业各个层面的融合。2个层面
媒介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壁垒森严的界限,拓展了单一媒介的功能,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影响
从当前新闻业的实践来看,中央厨房可看作是媒介融合较为成功的尝试。例子
04
社会化媒体--考察44次
“社会化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07年的《什么是社会化媒体》中,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提出
一般认为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含义
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会化媒体具有参与性、共享性、交流性、社区性、连通性等基本特征。社会化媒体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特点
从基本形式看,社会化媒体主要有微博、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等。形式
05
数据新闻--考察44次

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定义

数据新闻涵盖新闻生产的一整套流程,这种报道方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对数据的分析和过滤、将数据可视化、形成具体的新闻报道。环节

一般认为数据新闻具有四个功能,即描述、判断、预测、信息定制,它提供的全新叙事方式为传受双方带来了新的认识和表现事物的角度。功能

目前在数据新闻的实践中也存在数据开放程度不足,与用户缺乏交互、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但随着数据抓取技术不断成熟、可视化和交互性呈现方式的愈加多元化,数据新闻的专业主义程度将不断提高。影响

06
后真相--考察35次
《牛津词典》曾将“post-truth(后真相)”选为2016年年度词汇,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后真相”是一种“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的状况”。提出
具体来说,“后真相”是指传播主体不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完整的呈现,而是通过煽动情感、强化偏见、迎合情绪的方式传播符合受众主观认知但偏离事件原本真相的内容,客观事实和理性思辨被传播主体和接收主体抛之脑后。定义
它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被原有社会秩序规定的真相界定者和界定方式正在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质疑; 而公众与真相提供者之间原本较为稳定的关系变得飘乎不定。特征
07
算法新--考察34次
算法新闻是21世纪新闻传播领域一场全新的范式革命,常见表述有:机器人新闻、自动化新闻、数据驱动新闻、计算新闻、算法新闻等。定义
一般认为,算法新闻是运用智能算法工具自动生产新闻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过程、方法或系统,它包括信息采集、储存、写作、编辑、展示、数据分析及营销等业务的自动化实现。特点
是一种在算法程序的引领下,新闻机器人在保障精准度和可靠性的同时,自动生产新闻的过程。在新闻传播领域,算法新闻正引领着一轮技术、范式和权利的革命。影响
08
数字鸿沟--考察31次
数字鸿沟起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 提出
是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体、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 ICTs) 的使用机会和许多活动中的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隔阂。含义
后来的学者认为,数字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包括:A(access)——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B(basic skills)——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C(Content)——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受益;D(Desire)——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的“知沟”和“信息沟”问题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延伸。发展
09
新闻框架--考察30次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制约。定义
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内涵
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定性的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作出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称为框架效果。影响
10
拟态环境--考察27次
拟态环境是由美国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提出的一个观点。提出
拟态环境就是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揭示的环境。含义
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影响
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影响
11
第三人效果--考察27次
“第三人效果”理论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是指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提出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含义
“第三人效果”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性质
12
把关人--考察26次
把关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定义
卢因于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最先提出这个概念,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提出
1950年,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学领域。这一模式说明,新闻报道是一个对事实加以取舍的过程。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发展过程
13
意见领袖--考察24次

意见领袖由拉扎斯菲尔德1944年在《人民的选择》提出。提出

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含义

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特点

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间、过滤环节,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14
VR--考察24次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在20 世纪80 年代初,美国计算机科学家、VPL 公司创始人杰伦·拉尼尔提出了VR概念。提出
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含义
其“复制世界”的核心特征可以归纳为“3I”,即沉浸(Immersion)、交互(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特点
当下,VR技术正被广泛地运用在游戏、医学、影视、古迹复原、教育教学等众多领域,应用
同时对新闻生产领域带来了广泛的影响,VR新闻的出现深刻改变了新闻的报道呈现方式。影响
15
党性原则--考察23次
党性原则成形于1942 年解放区新闻改革时期,其标志为《解放日报》的改版,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发展+发展
党性原则是指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无条件的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决定。含义
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有:①政治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②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③组织上,必须无条件遵守党纲、党章,服从党的一切决议,遵守党的纪律。表现
16
符号互动论--考察20次
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性互动理论或符号互动主义,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号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提出+定义
它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性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考察一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内涵
其三个基本问题如下:①认识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②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③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基本问题
17
媒介审判--考察19次
魏永征教授认为,媒介审判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含义
其表现有:①侦查阶段,媒体主观介入;②审判阶段,媒体舆论引导出位;③审判结束,媒体主观解读案件。表现
包括未审先判(它的语言往往是煽动式的,力图激起公众对当事人憎恨或同情一类情绪)、媒体暴力(是一种符号暴力,指媒体借助于语言、文字、图片对受害人的人格伤害所造成的社会压力)和媒体越位(媒体以审判者自居,轻易地给司法机关尚未处理的案件定性或给他人定下罪状,发生媒体社会角色错位现象)等三个特点。特点
媒介审判会侵害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违背媒体社会责任;不利于公民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破坏新闻界和司法界的和谐共处。影响
18
邸报----考察15次
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等。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最早出现于宋代,由唐代进奏院状发展而来。中国新闻史上最早出现的中央封建官报。起源+含义
邸报没有固定名称,无报头,内容主要是换地的诏旨起居、臣僚的章奏、官吏的任免,基本上能做到定期连续发行,已完全从官方文书中分离出来,读者逐渐扩展到中央地方的各级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特点
宋代设立“定本制度”,强化了对邸报的管理,有效控制舆论。明清沿用,直到清末退出历史舞台。发展
19
新闻选择--考察14次
新闻选择是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新闻选择实质上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含义
新闻选择的过程有:①新闻采访,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②新闻写作,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③新闻编辑,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过程
新闻选择的标准有:①新闻定义;②新闻价值(时新/重要/接近/显著/趣味);③宣传价值(含义/五性:一致/针对/普遍/典型/时宜性);④新闻法规(最后一道关口,目的是“祛毒”)。标准
20
非虚构写作--考察13次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文学领域正式提出,从广义上包括了传记,报告文学,游记等写作样式。狭义上专指美国六十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样式或体裁。缘起+含义
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不同,不追求事件继续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非虚构写作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丰富的人文精神、个性化的细节描写和不可撼动的真实性等特点。郭庆光教授称非虚构写作“以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度发掘为己任”。特点
二、2021高频名词解释TOP10
01
MCN

MCN指聚合优质内容生产方,以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为基础,通过多平台、全网覆盖对优质内容进行运营、管理、服务,实现内容变现,分享收益的一种模式。定义

从2017年开始,短视频市场有实力的内容生产商就开始尝试MCN模式。二更、新片场、青藤文化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垂直度和持续生产力强的头部PGC和PUGC陆续开始从单一内容生产向MCN模式演进。模式+案例

MCN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18年中国短视频MCN机构数量超过3000家,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机构加入。发展

02
算法黑箱

在人工智能输入的数据和其输出的答案之间,存在着我们无法洞悉的“隐层”,学界通常称之为“黑箱”(black box)。定义

算法黑箱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与传统机器学习不同,并不遵循数据输入、特征提取、特征选择、逻辑推理、预测的过程,而是由计算机直接从事物原始特征出发,自动学习和生成高级的认知结果。原因

算法黑箱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算法决策的公平性。算法不透明性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涉及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二是由于非专业人员的技术认知障碍;三是算法适用测量中产生的不透明。影响

03
VLOG

Vlog 即视频博客(Video Blog),是一种集文字、图像和音频于一体的视频形式,也是一种具有个人特色的视频日记。制作者多以自己为主角,展示日常化和人格化的内容。定义

2018年被认为是“Vlog 元年”叙事人格化、受众黏性较强(特征)的Vlog(视频日记)得到主流媒体的采用,成为博鳌论坛和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爆点和亮点之一,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和喜爱。特点+案例

在新媒体语境中,Vlog 提供了制作者大胆创意和广泛设计的空间,能够较多地与其他新闻报道形式或媒体技术进行融合创新。整体基数不高、传播平台限制、个人隐私受威胁等是Vlog 新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机遇+挑战

04
平台型媒体

指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定义

它是“开放平台与专业媒体的结合,既是一个向内容和服务提供者开放的社会性服务平台,也是一个具有“把关人”属性的媒体。特点

在我国,平台型媒体被视为促进媒体融合的重要实现途径和未来媒体的理想形式,学者们较多地关注传统媒体的平台化转型或如何通过平台型媒体助力专业媒体的融合发展。意义

目前,媒体平台化主要包括入驻互联网平台、打造服务型平台、打造开放型内容平台三种模式。模式

05
建设性新闻

建设性新闻是一种在坚持新闻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在新闻生产流程中运用积极心理策略,借鉴在报道中增加正面情绪或介绍解决方案信息等手法,生产出的更有成效、更有吸引力、更加全面深刻的报道。定义

建设性新闻的实践要点在于深度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方案是如何运作的。这并非要求记者提出解决办法,而是介绍专业人士及利益相关方的方案措施。要点

建设性新闻在实践中能给受众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效地消除集中报道冲突的负面新闻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受众的知识获得感和效能感。意义

06
辫子新闻

在《微博力》一书中,谢尔·以色列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称作“辫子新闻”,其概念完全可以移植到纸质期刊的内容建设中来。定义+出处

即将三股信息来源交织为“辫子”,建立起新媒体时代的纸质期刊内容平台:第一股内容来自传统采写,采集平台为传统的记者采访及编辑约写;第二股内容来自自媒体采写,采集平台为期刊爱好者、非专业媒体人士活跃的微博、微信等,这些平台具备开放性、参与性等特点;第三股内容来自社会媒体,采集平台为前两股内容的交叉地带,包括社交网站等。特点+含义

07
网红经济
网红经济,以网红为核心,通过各类社交软件、视频播放软件及购物推荐APP等平台,展示网红在时尚搭配、美食探索或制作、美妆及游戏竞技等领域的技能、个性或者智慧来吸引粉丝关注,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各类盈利方式将关注流量变现的经济模式。定义、特点、领域
网红经济由“人红带货红”的营销传播方式进行获利,从而形成完整的商业链。当前,网红经济急需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规制。现状+影响
08
区块链

区块链(blockchain)是由多个独立节点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的特点是不易篡改、很难伪造、可追溯。区块链记录所有发生交易的信息,过程高效透明,数据高度安全。从区块链技术的原理看,它的透明性与安全性建立在每个节点的贡献基础上。定义与特点

区块链技术对于新闻传播领域应用方向有:保障数据真实性,打击虚假新闻;记录数据产生、交易信息,保护版权;以及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应用
09
健康传播
现代健康传播是随着人类新的健康理念的确立和传播学理论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在重大社会公共卫生事件的催生下不断成熟的。从60年代起,学术界将传播学概念和理论引入到健康教育领域,并且在此领域中逐渐融合,逐渐形成了健康传播这样一个新的边缘学科。产生

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易读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定义

健康传播研究议题涉及广泛,既包括以艾滋病预防为龙头的疾病预防,也包括药物滥用预防、医患关系研究、计划生育、癌症的早期发现、戒烟等内容。内容

10
5G

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3G和2G之后的延伸。发展

5G网络的特点是高速度、高容量、高兼容、高安全、低时延。特点

5G的技术含量显著优于4G,不仅能提供更好的上网体验,而且将加速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并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起促进数字经济大发展。意义

还想看哪些年终总结?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编辑 | 考拉学姐
策划 | 考拉学姐
主编 |  Deca学姐
END
#回见#
【木铎考研】
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新浪微博:木铎新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