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央大街的老故事
最初称作“中国大街”
1896年6月3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中俄秘约》,决定建设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铁路——中东铁路。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开始铺设,哈尔滨段松花江南岸的古河道渡口成为卸货的码头。这里原是900年前女真人完颜氏家族崛起之地,方圆是一望无垠的湿地和随风摇曳的芦苇。
中东铁路的铺设,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铁路工程局所需的筑路机械和材料,从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和伊曼起程,上溯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运抵哈尔滨。今天中央大街北头防洪纪念塔以西,就是当年的卸货场地。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沼泽和苇塘中碾出了一条泥泞的土道,形成了一条街。这街就是后来的中央大街。
随着中东铁路工程的加快推进,聚集此地的劳工日益增多,中东铁路工程局将靠近码头的荒地划给散居在哈尔滨的中国居民和劳工,沿路两侧筑屋安家,并命名为“中国大街”,其寓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到了1900年,“中国大街”已具雏形,只是那时的街区仍是一派中国农村乡镇的景象。
随着沙俄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中国大街的土地被殖民者租卖招商。1902年开始,这里大兴土木,街两侧遍布建筑工地。一时间洋人商贾云集,洋行店铺,重楼叠宇,路标、牌匾多用俄文,他们所经营的也尽是洋货。虽然名字叫“中国大街”,却充满了异国情调。那时,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
从“中国大街”到“中央大街”
现年81岁的马骐骥出生于中央大街辅街上的一栋房子里,从他出生时起,就没离开过这里。据老人讲述,他的父亲马英泰在20世纪20年代来到这里的时候,中央大街正在整修,街道上每天尘土飞扬。修路工程使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凿,其形状大小如俄式的面包,人们也把它叫面包石。传说当时一块方石的价格值一块银元,这些钱足够寻常人家一个月的伙食费,所以这条足足有一公里长的大街在那时真可谓是黄金铺路。
1926年,中国政府收回了哈尔滨的市政权,1927年俄文街名改为中文街名。1928年7月,中国地方当局顺应民意,将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同时改换街牌。中央大街成了哈尔滨最洋气的街道。那些没有到过莫斯科、巴黎、罗马的人在这条街上可以尽情感受异国风情,领略欧式建筑的风采。
马骐骥就是在这种异国情调的氛围下长大的。小时候,他经常会在放学之后背着书包从中央大街溜达着回家。兜里如果有足够的零钱,他会跑到马迭尔冷饮店门口,买一根奶味十足的冰棍享受一下,有时也会帮家里带一些大列巴回去。
那时,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已是名声远扬。在日俄战争结束后,一个名叫约瑟夫·卡斯普的俄国退伍骑兵来到这里。这位精明的犹太人打算在这里经商,先开了一家修钟表的小店,之后经营珠宝生意,越做越火。于是他把手中积攒下的钱,在中国大街买下一排中国苦力的简陋民房。他看好大街正在勃勃兴起的商机,请著名建筑师维萨恩设计,选购欧美各国上等的建筑材料,建起了这座高档宾馆,并给宾馆取名马迭尔。相传马迭尔和英文“摩登”一词很相近,表达现代、时髦的意思。马迭尔旅馆于1913年落成开业,它是当时哈尔滨最豪华的多功能旅馆之一。1931年《哈尔滨指南》俄文版广告中有这样的记载:“马迭尔旅馆拥有最豪华的舞厅及餐厅,最现代、最舒适的客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84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