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每晚遭“狐仙”梦交,老中医巧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五剂治愈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医案 丨作者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94篇原创文章
在偏远的乡村,历来有“怀鬼胎”的传说。以前我总认为是封建迷信,但近日读到一则医案,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怀鬼胎,与鬼梦交都是因为人的身体有了毛病,影响到人的神志,而形成的一种病态。
《浙江中医杂志》1984年登载了一个老中医治疗“狐仙”交合的病案。高某某,女,34岁,农民。每天一到晚上,总会遇到一个陌生的男人与与自己交合,直到天亮才离开。一开始的时候,女人也不太在意,毕竟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与人交合竟然带来一种陌生而神秘的快感。但谁知每天晚上,这个神秘的男人总会到来,直到天亮才离开,怎么驱赶也赶不走。
此时女人才感到胆颤害怕,但也不敢与村里人说,以为是自己被“狐仙”迷住了。时间长了,女人感到非常害怕,曾躲避这道临近家里睡,但“狐仙”仍纠缠不散。时间一久,女人病情日重,形体消瘦,困倦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眼花,腰膝痰软,逐渐病倒了。
这种怪病得了四五年,怎么治也治不好,最后在丈夫的逼问下,女人才胆战心惊的倒出了原委,找到一个很有名的中医诊治。
老中医一看,此女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又仔细问了病情,心下有了主意:此阴阳两亏,心肾不交,属梦交症。于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8克,白芍、龙骨各20克,甘草、生姜各9克,生牡蛎30克,红枣7枚。
就这样五服药,身上的怪病消失了,“狐仙”再也没有来纠缠了。老中医又给开了几服归脾丸巩固,随后随访1年再未复发。
上述病案,属于中医李的梦交证,古今有之,因隐情难言,就诊者不多。据报道,这个女子十八岁就结婚,还早早生下了好几个孩子,属于典型的早婚多育,精血耗损,再加上丈夫外出打工,独自操劳过度,进一步造成心血耗伤,阴阳气血俱虚,致心肾不交,从而形成梦交证。老中医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龙骨、牡蛎潜镇摄纳。
关于梦交证,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有相关论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失阴之涵养,浮而不敛;阴失阳之固摄,走而不守,心肾不交则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药后阳固阴守,心肾相交而病愈。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具体描述了梦交失精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牡蛎各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本方主治阴阳两虚之证。失精之人,不仅阴液耗损,而且阳气亦因久泄而亏虚,阴精失却阳气的固摄,故走而不守;阳气失却阴液的涵养,则浮而不敛,故见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头眩、发落等证。
本方为治疗遗精、滑脱、梦交、惊悸、虚劳诸疾属于阴阳两虚者之重要方剂。以桂枝汤调和阴阳(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加龙骨、牡蛎,不仅固敛走失之阴精,而且潜纳浮越之阳气,与桂枝汤相伍,可谓刚柔相济,标本兼治。
本方出了治疗梦交证之外,历代临床家还用来治疗梦遗证以及盗汗证:
1、伤风吐血梦泄。沈懋甫仲子,年17岁,每伤风,即吐血梦泄,此肝脏有伏火,火动则招风也。盖肝为藏血藏魂之地,肝不藏则血随火炎,魂不宁则精随梦泄。遂与桂枝汤加龙骨、牡蛎,4剂而表解血止。桂枝汤主和营散邪,加龙、牡以镇肝安魂,封藏固则风不易入,魂梦安则精不妄动矣。若以其火盛而用知、柏之属,鲜有不成虚损者。(《古今医案按》1959:10)
按语:本案所谓“肝脏有伏火”者,乃虚火也,由肝肾阴虚,阳亢化为风火。盖风邪侵袭,最易耗伤肝脏阴精,《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风邪外扰,肝精内虚,致吐血、梦泄迭现,故用桂枝加龙牡汤外解风邪,内调阴阳,佐以潜镇,一举数得。正如徐忠可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能解肌去邪念;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加龙骨、牡蛎者,以失精梦交为神精间病,非此不足以收敛其浮越也”。
2、盗汗。刘某,男,78岁,1987年6月10日诊。间歇性盗汗8年,近日加重,寐时汗出如洗。曾做全身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西医诊为特发性多汗症。经治疗效果不佳,而就诊于中医,先投以当归六黄汤无效,再进牡蛎散出入不应。细察: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无寒热,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浮细略弦。
此乃营卫不和,阳不摄阴所致。治宜调和营卫,养阴潜阳。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桑叶治之。处方:桂枝、白芍、桑叶各10克,生姜5克,大枣5枚,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炙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剂汗减,2剂汗止,以后一直未发。(新中医1992;(6):44)
按语:老年元阳亏损,阳不护阴,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寓“补阴求阳”之义,再加龙骨牡蛎潜阳敛阴,桑叶意在通因通用故取效甚捷。
3、遗精。黄某,青年工人,不知爱身,姿意情欲,又因劳动不节,以致精神不固,心火妄奇,夜不能寐,寐则梦遗,头晕身倦,气短息低,诊脉,尺寸皆虚,左关独弦细数,口苦心烦,有潮热,小便黄等证象……惟患者赢孱如斯,为救眉计,先用金锁固金丸,安神丸合剂(改为汤剂),固精安神,滋阴清火,以治其标,三剂烦热、口苦悉退,而夜梦尤多,遗无虚夕,再进固精丸(改汤),药为牡蛎、菟丝子、韭子、龙骨、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茯苓等。又二剂不唯未减少,而遗尤甚,因而用之无益也……。改处清心饮:党参9克,当归9克,生地15克,甘草3克,茯神12克,枣仁12克,莲肉12克,远志5克,黄连2.4克,水煎服,日2剂,三日无寸效,精遗如故。
因思《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有治失精之明文,玩味其方药,此属心阳之虚并水气上逆之患而与上方之唯一补养有间,且桂枝汤原为调和营卫,如易其分两,则可变为益阳和阴之用,加之龙牡镇心安神,核于本证殊可适应。桂枝5克,白芍15克,甘草9克,大枣9克,生姜3片,龙骨,牡蛎各18克并加茯神15克、辰砂末3克(另冲)以为镇降宁神之助。首2剂效不显,3剂方乃著,梦少能睡,遗可相间,三数日不等。除仍服原汤外,早晚用莲心、金樱子煎汤送服妙香散15克,以增强镇心固精力量,半月精不遗,嗣后自固其本,拟归脾汤配吞都气丸,持续一月,神旺体健,大异畴昔。(《治验回忆录))1962:63)
按语:经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肾者益其精”,失精梦交之证乃属心肾不交虚阳浮越的疾病,桂枝汤能调其营卫,龙骨牡蛎既能固其肾精,又可镇其心神,故本方治疗本病最为合拍。
4、更年期综合症。魏某,女,48岁,干部,1994年2月初诊。患者近半年来出现阵发性上半身烘热、汗出,下半身如常,每次汗出前,周身烦躁,闷胀不舒,继则数分钟内上半身大汗出,汗后如常,发无定时,精神紧张时加重。近2个月发作频繁,日发1~2次,伴失眠、多梦、月经不调。
经西医诊为“更年期综合症”,曾服谷维素片,维生素片等疗效不显。舌尖红,苔薄白,脉细缓。患者年近五十岁,处更年期,肝气失调致阴阳逆乱,治以调理阴阳,调疏肝气。方用桂枝10g,白芍9g,甘草1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炒枣仁15g,生姜3片,大枣3枚,合欢皮15g。复诊:前方服5剂后睡眠佳,出汗次数明显减少,舌脉同前,原方再服6剂而愈。(河南中医1995;(6):343)
按语:半身出汗,《内经》谓之“偏沮”,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之表现,如不积极治疗,可发展为半身不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治疗常以调和营卫阴阳为法,桂枝汤为首选之方。本案因伴烦躁、精神紧张,故加龙牡以潜镇安神,敛涩止汗,一举两得。
5、产后血崩。冯某某,女,28岁,1971年10月20日诊。患者系初产妇,产后恶露已净,少腹不痛。突然于产后第26天晚上暴崩不止j急送某医院。经西医用止血剂治疗并输血400毫升,病情有所好转,但漏下仍未止。又服当归炭、炒白芍、生地炭、丹参炭等养血止血之剂,反增心悸怔忡,饮食减少等证。改邀笔者诊治。患者脉来细弱,舌质淡白少华。
辨证论治:产后暴崩,无腹痛,为气虚不能摄血之证。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不循经而妄行。此证本应益气摄血,反投养血止血,滋腻之性,损伤阳气,心阳受损则心悸怔忡,脾阳不振则纳食少进。脉来细弱,舌质淡白少华,均为气血大虚之象。治拟益气养营,引血归脾。处方: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炙甘草4.5克,生姜3片,大枣5枚,龙骨15克,牡蛎24克,党参12克,炙黄芪12克,炒白术9克,广皮6克,黑归脾丸12克(吞)。3剂。
10月23日复诊:漏下渐止,纳食渐增,怔忡亦有好转,再服原方3剂,诸症悉愈。(《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述》1991:75)
按语:本案根据气为血之帅,阳生阴长的理论,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益气血、调营卫、止崩漏,合参芪、白术益气摄血,黑归脾丸引血归脾,治血证而不用血药,其血自止,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6、癫狂。孟某,女,53岁,农民,1993年12月2日初诊。患者半年前丧子悲伤过度,情志抑郁,默默不语,继则烦躁,精神错乱,喋喋不休,13服肌注镇静药物症状缓解,以后每因情志不舒即复发。3天前又复发此症。伴头晕,胀痛,双下肢沉胀,失眠,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弦。患者悲伤过度,致阴阳气血逆乱,治疗重在调整阴阳。处方:桂枝、白芍各15g,生龙骨、生牡蛎各2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枚。
复诊:服6剂后,患者言语平稳,头胀痛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磁石15g,龟板10g,以加强重镇之功,7剂后症状消失,追访1年未再复发。(河南中医1995;(6>:343)
按语:对癫狂之证,叶天士主张应“察形证,诊脉候,以辨虚实”。但总由阴阳失调而发,故叶氏在治疗上指出:“医者惟调理其阴阳,不使有所偏胜,则郁逆自消,而神气得返其常焉矣。”本案即为调理阴阳治癫狂证的具体运用。
8、暴盲。黄某某,男,38岁。1989年11月2日诊。患者遗精5年,屡治不愈。2月来视力逐渐下降,昨起两眼失明,仅呈见光感,来延余治。时见除上证外,察其两眼外形正常,伴见面色不华,形体瘦弱,头发稀疏干枯,汗出怕风,小腹拘急,腰酸阴冷,头晕耳鸣。舌淡少苔,脉迟弦大,按之无力。此乃阴阳两虚,固摄失职,精气衰弱,不能上营。治宜益阴固阳,扶阳摄阴。投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白芍各10克,甘草5克,龙骨、牡蛎、党参、熟地各30克,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服,日1剂。服药5剂,视力好转,遗精一次,诸症减轻。效不更方,守方服35剂,两眼视物如常,视力恢复为1.5,遗精未作,诸症消失。(江苏中医1993;(4):18)
按语:遗精日久,阴精耗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今阳失阴养,浮而不敛,阴失阳摄,走而不守,故投桂枝龙骨牡蛎汤敛阳摄阴,加党参、熟地滋阴精益阳气,使阳守阴固,阴充阳旺,阴阳平调,则目视复明,遗精诸症自愈。
9、脱发。刘某某,男,41岁,干部,1982年10月15日初诊。素体不健,经常罹病感冒。此次发病缠绵不愈,继而头发成片脱落,呈不规则形。脱处头皮光滑,无痛痒。前医曾用首乌片、桑麻丸、神应养真丹等治疗,病情反复,头发将近脱光。伴有畏寒汗出,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无力。脉证合参,辨为卫阳虚弱,发失温煦而脱落。治宜温卫固发。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之:桂枝10克,赤芍10克,炙甘草6克,生龙骨10克,生牡蛎10克,炮附子10克,黄芪15克,生姜6克,大枣10克。水煎服,15剂。
药后患者精神振作、脱发处已有绒毛状毛发长出。原方加当归10克,继服30剂。半年后随访:自述服上方20剂后,头发全部长出,且逐渐变黑。现发黑光泽如常人,未再脱落。(北京中医杂志1988;(1>:52)、
按语:“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毛发的生长、润泽和牢固。今患者除脱发外,经常感冒,加之畏寒汗出,神疲乏力,舌淡脉沉等,显是卫阳虚弱所致。卫虚不能温养皮毛,根不牢固而脱落。《金匮要略方论》说:“目眩发落……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故投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温卫固发,再加附子、黄芪温阳益气。卫阳充,皮毛固,则脱发自然痊愈。
行走秦山楚水|传承古方中医
来自秦岭深山的民间中医
每天分享古典中医理论及临床验案
只为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成就人人获得健康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