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胡晓斌||褒禅山

褒禅山
文/胡晓斌

北宋王安石曾写过一篇《游褒禅山记》。

这篇文章之所以出名并非因为它描写的景色多么俊美,文笔多么生动,而主要是因为在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要想看到这些“非常之观”,需要三个因素:有志、有力、有物。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进而阐发深刻的观点,历来是我国古代优秀散文的特点。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被人广为熟悉的也不见得是描写了醉翁亭或琅琊山的文字,而是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广为人知。
文章的流传实在是需要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观点的。
我对褒禅山的熟悉和亲切主要是因为这座山就在我的故乡——安徽省含山县。
通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选编了这篇文章。文章题目下面的注解分明写着: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北十五华里。这不得不让少年的我心生自豪。
褒禅山,我们当地人叫褒山。少年时期,这里是我们经常去玩的地方。那时,褒山还不是成熟的景区,没有门禁,不售门票,随便谁都可以自由出入。
春暖花开,褒山是我们踏青的好去处。
刚刚学会骑车的我和几个同学,顺着公路向东骑去。下了公路,要走一段崎岖的乡间小路,凸凹不平的颠簸中,好不容易我们来到山脚下。褒山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玩的——四五月的野外,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紫云英……到处都是差不多的景色。
最有意思的还是褒禅山的华阳洞。
这是个地下溶洞。洞里有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钟乳石和据说能一直通到长江的地下暗河。
走进黑乎乎而幽深的洞穴,我们拧开随身带的手电筒,在手电射出的光柱里,小心前进,紧张的一声不发。忽然,头顶上有扑啦啦的风声掠过,这是洞里栖息的蝙蝠被惊起了,于是引起大家的尖叫。走了一会儿,前面的同学说,到地下河了。于是这段探险就结束了。(现在的华阳洞里有游船,可以在水面通过的)回过头再走,路就顺多了,大家也恢复了说笑。不久,走出洞外,重见阳光了。
这与王安石的描写几乎类似——都是半途而返。不过王安石凭着这短短的行程居然悟出了那么深刻的道理,真是应该大大点个赞的。
华阳洞是褒山最有意思之处。褒山的其他景色倒并不见得有什么稀奇。
现在的褒禅山已经开发成旅游景区了。华阳洞前,还立了座王安石的塑像,底座上是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这是一句中性的评价。我倒觉得应该在底座上刻下那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比起那句中性的概括应该更有意义——当然, 这是我个人看法。
现在的褒禅山又恢复了寺庙、宝塔,这些以前是没有的——至少,我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么齐整而庄严的院落。
褒禅山的闻名,自然应该感谢王安石。不夸张地说,没有王安石的这篇雄文,褒禅山,不过是个毫不起眼的所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褒禅山应该感谢与这么一位伟大人物的相遇。
历史上,王安石是一度被妖魔化的箭垛式人物。这位以变法为个人最高追求的宰相,结局并不美好。写这篇《游褒禅山记》时,王安石正是风华正茂的34岁。在文中,他实际上是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通过游华阳洞半途而返,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离不开三种因素:力、志和物。力和志是内因,而物则是外因的支持。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
在这篇文章写成后的四年,38岁的王安石给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上了万言书,力图变法——这就好比他来到了政治上的褒禅山华阳洞。然而,在18年后熙宁九年,也就是公元1076年,已经56岁的王安石被罢免了宰相——这已是历史上王安石第二次被罢免宰相,与此同时,他的变法被全面禁止。这与当时在华阳洞半途而返的经历何其相似!政治上失败结局,在当时游褒禅山时,就已经写成——这该是多么吊诡的事情。仔细分析,失败的道理与当初游洞是多么相似,力、志和物,三者的任何一方缺位都有可能造成失败。
可以说,王安石用自己游玩和从政的经历证明了,他在《游褒禅山记》中提出的观点是多么的正确。
全文不过七百字的《游褒禅山记》真是一篇伟大的文字。
被妖魔化的王安石,不仅在官场,在民间也是声名狼藉。例子就现成——《警世通言》有一篇《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就是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在民间的狼狈形象的。
然而,伟大的人物终究是伟大的。
梁启超先生吸取了王安石提出的做学问“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与胡适先生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一脉相承的——写出了号称20世纪最著名的传记——《王安石传》,为王安石翻案。
三十多年前同游褒禅山的同学,现在已经天南海北了。我也忘了是哪几个人了。还是王安石细心,多少年前的同行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也和这篇文章一样不朽了。
作者简介:胡晓斌,记者,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业余写作,散文、小说散见于《羊城晚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全国各报刊。多篇作品入选作品集。
(0)

相关推荐

  • 皖-含山博物馆-华阳洞石刻

    含山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开馆于2012年,整体造型为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造型,对外简介也是以目前国内最为专业的研究.展示凌家滩遗址文化的博物馆而引人注目,结果就是,扯淡 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 ...

  • 安徽含山:褒禅山,洞藏奇伟大观

    安徽学习平台2021-05-13订阅作者:林明 高斌毕竟在名家笔下流传了900多年,来到褒禅山景区大门,有一种宏大气象,王荆公塑像让人景仰.高大的树木不一定来自王安石的年代,但根繁叶茂.它原名华山,虽 ...

  • 褒禅山,遇到了昭关

    <褒禅山,遇到了昭关> 崔小红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处,山不高林不密,却充满灵秀之气.北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让它成为人文气息浓郁的景区.五月的一天,循着 ...

  • 余晓辉: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吗

    昨晚看电视剧<西游记>,忽然参悟<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了.<西游记>在民国之前的署名作者是华阳洞天主人校. 鲁迅.胡适等根据淮安府志而认定<西游记>是吴承 ...

  • 万方多难我重来(5)

    笔者第一次去往三游洞,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和同学们从石板溪出城,沿着老川汉铁路路基走一道桥(22中).二道桥(葛洲坝天桥处),乘渡船过长江溪,走前坪到南津关,溯江而上到达下牢溪边.当时溪流不大,溪 ...

  • 【随笔】胡晓斌‖笔记三篇

    笔记三篇 文/胡晓斌   关于"饭后钟"  "饭后钟"的故事有两个版本,加上苏东坡的点评,流传了很久. 其一是指唐朝宰相王播:其二是指唐朝段文昌,也是宰相. 流 ...

  • 必修二10《游褒禅山记》孙东霞

    必修二10《游褒禅山记》孙东霞

  •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译文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 ...

  • 名胜|安徽·褒禅山

    毕竟在名家笔下流传了900多年,来到安徽含山褒禅山风景区大门,便能感受到一种宏大气象,王荆公塑像让人景仰.高大的树木不一定来自王安石的年代,但枝繁叶茂. 它原名华山,虽然海拔仅480多米,但在江淮平原 ...

  • 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宋代]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 ...

  • 古文观止:《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 ​胡晓斌《对联十八讲》讲得细、讲得深,值得一读!

    对联十八讲 --在岳阳市诗联学会长檀分会培训班上的讲座 胡晓斌  湖南岳阳 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对联知识博大精 ...

  • 小楷《游褒禅山记》(宋-王安石)

    游山玩水有心得,是古代文人特点.就是不知道打退堂鼓的是四个人中的哪个? 王安石此文追险远意,与其力行变法一脉相承.今录其文,与师友共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