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与“性恶”

“性善”与“性恶”

读《荀子》第二十一 《性恶》

(峻岫)

(原文)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持“性善说”。他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荀子则持“性恶”说。他反驳孟子说: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这是孟子不知道人性,不知道人性伪善的一面。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认为,人的性情是天生的,不是学来的,也不可改造。荀子的观点是错误的。人生下来,由人抚养就学人道,有狼抚养就学狼道,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晋·傅玄《太子少傅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潜移默化”也就是说人的性情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认识的变化,信仰的变化而变化的。否则孟母何必“三迁”?人的基因决定人的遗传性状,但你是什么脾气?什么个性?走什么路?不是基因能决定的,不是祖宗能够决定的。纵然是亲兄妹,也是一人一个脾气,一人一个样子。一个人是学好?还是学坏?不用祖宗承担责任。荀子说: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所谓“礼仪”就是人类社会建立起来的文明形式。礼仪不是圣人所生,而是一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下的文明状态和文明样式。强调人的学习能力是对的,强调人的思想是可以改变的,强调人的认识是可以深化的。人的认识是在不断提高的,绝不是固守的,凝固的,僵化的。否则人就不会直立走路,永远是茹毛饮血,穴居野处。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人性就是人的心理属性。心里属性的却不易改变,“臭脾气”可能一辈子如此;“爱骂人”,可能一辈子如此,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可能一辈子如此。但是绝对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否则就没有改造之说,修养之说,顿悟之说,释然之说,放下之说。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通过学习,通过改造,通过脱胎换骨,通过砥砺磨练,人是可以变得,这不是伪善,而是脱胎换骨,大彻大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无论何时都不可以抽象地谈人性,既不能笼统地说人性是善的,也不能说人性是恶的。要具体到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来谈他的人性。也就是要根据他的成长过程,所受何种教育,以及受教育程度,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经历来做具体的分析。(署名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