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书家沈卫的书法被誉为“翰苑巨擘”
·沈卫(1862-1945),祖籍慈溪沈师桥,字友霍,又字淇泉,一作其泉,号兼巢老人、四红豆馆主。室名睡莲室、四红豆馆、蹴楼,一署海上蹴楼。明末其祖先沈文雄因避倭寇,迁于秀水(嘉兴),故占嘉兴籍。光绪进士,散馆授编修,充甘肃主考官,督陕甘学政。清雍正以后,选馆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其间由翰林院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于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沈卫只用了1年便由庶吉士升迁到了翰林院编修,可见其博学广闻。沈卫是草圣于右任的老师,也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的叔叔。他能诗画,擅长书法,晚年鬻书上海,名播江南,被推为翰苑巨擘。他曾为沈师桥双聚桥书额,又为史祥寺题匾。民国十四年,沈师桥大宗祠神主进祠,和叙斯桥(桥额是于右任所题)落成典礼。寓沪的沈卫和侄沈钧儒特赴故乡参加。沈卫学书从颜真卿起步。“颜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以后的又一座高峰。沈卫在保持颜字端正的基础上,略加秃丽因素,使其向温润方面变化,用笔也试探着写活,力图避除板滞。沈卫的作品多有“唯美”倾向,所谓唯美,就是用意于形式之美。对此,熊秉明先生的解释是:“不偏事理性的严谨,也不偏事感情的吐诉,把两者交融起来,在井然的秩序中注入灵动,生命的跳动中引入秩序,这样的作品给观者以谐和平衡的感觉。”沈卫的作品正是如此——平整合度,不求夸张与变形,而走秀雅中和之路。沈卫书法作品欣赏
2014年元月,上海朵云轩拍得晚清著名翰林沈卫的一副楹联,欣赏把玩之馀,又想起了“补白大王”郑逸梅在《张謇沈卫争状元一席的内幕》一文中对沈卫一些逸闻的记述,文曰:抗日战争前,沈淇泉(沈卫号淇泉)为汤上寓公,孙筹成和他有戚谊,很是契洽。有一天,汪柳门之子某,托筹成转请淇泉写一小幅,筹成踵门代求,淇泉说:“这是狭路相逢的冤家。”筹成莫名其妙,问其交竟,才知道淇泉本有状元之望,却被汪柳门一言丧邦压抑掉。当时淇泉撰有《佹失记》,自鸣不平,奈记中牵涉许多名流,褒贬左右,未免有所顾忌,因此藏诸私箧,秘不示人。淇泉既逝世,该手移被王邃常所获,筹成和邃常为表兄弟,便借录一通,曩年襄园茗叙,筹成出所录副本假我一阅,虽寥寥数页,却属绝好科场掌故。关于沈卫于张謇争状元事儿,大致情况是,古代科考都极力培植自己的得意门生,借此夸耀。光绪六年(1880)状元黄思永拟擢拔沈卫,阅卷一过,极力推沈卫为第一。可是咸丰六年(1856)状元翁同龢却颇思提拔张謇,但道光二十七年(1847)状元张之万不赞成张謇,认为“季直(张謇字季直)卷字干枯无福泽,其人必老迈,不宜为多士之魁。”争执不下,翁状元商诸汪柳门,汪谓:“沈淇泉为了母丧,是庚寅补殿的,如庚寅得状元,那么新科没有龙头了,不妥不妥。”结果点了张謇为状元,以沈卫补殿试故,最后连榜眼、探花、传胪边边没有轮上,是排名二甲第二名,仅点翰林。沈卫与张謇争状元事儿是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距今(今年农历亦甲午年)整整120年了。沈卫点翰林后,在翰林院官编修,历官至陕西学政,又出任甘肃乡试主考。清亡(1911)后在上海做寓公,鬻字自给,名播南北。沈卫在陕西学政任上,与两位名人引出话题:一曰沈钧儒,一曰于右任。沈钧儒是沈卫的侄子,沈卫在陕西学政任上,钧儒随从使署,担任文书,并从学于沈卫。于右任是因为参与反清革命,沈卫常护佑过。《民国书画家汇传·沈卫》云:“当氏(指沈卫)任陕西学政时,之原于右任先生,因参加革命而遭清廷之嫉,将有捕捉解京说,沈知之而纵之。”
绕这一大圈,该来说拍得的沈卫的这副楹联了。对联内容:“玉钗斜篸云鬟重,钿盒新盛绣结深。”上联集录唐代文学家温庭筠词作《酒泉子·楚女不归》中的句子,“篸”通“簪”。下联集录唐代文学家薛能创作《关姬十首》绝句一首中的第一句,因避上联“重”字,沈卫下联改“钿合重盛”为“钿合新盛”。署款“丙寅秋九月下浣,集温庭筠,薛能句为万里仁兄洞房饰壁,兼巢老人沈卫并识。”钤记“臣沈卫印”白文和“对策第五”朱文。”“丙寅”是民国十五年(1926),“对策”科举制度一种考试方法,又称“策试”,即清朝人的“殿试”,殿试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第四传胪,沈卫排名第五,故有用即“对策第五”。这是副集古祝贺结缡之禧的对联,98×19.5cm的小幅,楷书挥写在大红酒金笺纸。沈卫书法从颜鲁公入手,取颜书的端凝沉厚、方正雄浑。在颜书基础上,又取欧阳询书中的险峻劲山有和法度严谨。沈卫楷书包括行书,极讲究唯美主义,不偏不倚,在井然中注入灵动,表现出中庸平和之美。书法中的时或透出的飘拂,则是书家学向修养的体现。这种唯美,是秀雅,而非妩媚,是平整合度,而非哗众取宠。
不出一年,北京百衲秋拍又拍得了沈卫的书法,这次是一轴寸楷。此轴132×32.5cm的尺幅,雨金笺本。内容是赞誉传说中的孝人阳公的文字,《搜神记》曰:“阳公字雍伯,洛阳人,至情笃孝。”沈卫书录,取典籍而拟成文篇,楷书洋洋洒洒百馀字,极见工致雅逸。署款:“此昔年所书,丙子二月补署识以贻声隐大侄,七十五老人。”钤印“兼翁七十三以后书”白文。“丙子”是1936年沈卫(1862-1945)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亦署红豆馆主。浙江嘉兴人。除卫书法,又善诗文“晚年居上海鬻书,推为翰苑巨擘”(《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沈卫》辞条,姜丹书稿)。沈卫“对策第五”,科考中的幸运儿,自然赚的不小的名声。渠又被“推为翰苑巨擘”,极享书法威名,加之书法能不沾“馆阁体”的习气,所以拍卖市场沈卫的书法是高于一般翰林的书法的。再加沈卫书法一向认认真真,万谓幅幅精致,这则是又为渠之书法加了些价钿的一个因素。这副不到四平尺的楹联拍到手差不多每平尺1.2万元,这基本代表着沈卫书法当前价位,当然极精致率意的作品肯定会略高或略低些,这均属自然现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