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学学他!

中国芯片教父

三度创业,不改初心

“站在边缘,面对荒原,深感无知。”

——作家余秋雨为《张忠谋自传》作序时引用了心理学家荣格的感慨。

它是张忠谋1985年回到中国台湾后,面对刚刚起步的台湾半导体业时的内心写照,也是张汝京2000年来到中国大陆时,看到蹒跚学步的内陆半导体业时的切实体会。

张忠谋和张汝京,在半导体行业是如雷贯耳的两个名字,两人也有着极相似的经历——

  • 他们都在1949年随家人离开大陆;

  • 都在美国名校完成了博士学位;

  • 都将青春奉献给了当时半导体业最伟大的公司德州仪器;

  • 同时也都见证了上世纪美国半导体芯片行业的诞生、崛起与壮大;

  • 并在知天命之年分别回到台湾和大陆,将两地的芯片工业推上世界级水准。

1931年出生的张忠谋和1948年出生的张汝京年龄差了整整17岁,却因相似的经历和家国情怀成了忘年交。

新千年伊始,两人又因为国家利益和商业纠纷分道扬镳,“反目成仇”,刀光剑影之间,是两位半导体巨人截然不同的底层构架和家国观念。

德州仪器的风云际会

两人的第一次交汇,是上下级。
上期(点击查看)提到,张忠谋虽然生在“九一八”,长在抗战时,却因为优渥的家境免受炮火洗礼。

在当时最好的中学重庆南开,张忠谋受到抗日救亡大时代的感召,产生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后来在哈佛大学,他接受了世界上最好的精英教育,确立了人生抱负——正如他多年后在台湾多所高校中演讲时所提到的——“要做领袖,无论什么领域的领袖”。

而1948年出生的张汝京,虽然没有感受过战争年代的特殊氛围,却在工程师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成长为一名心系祖国的实干家。

张汝京的父亲张锡纶是冶金专家,母亲刘佩金是化学老师。抗战时期,他们也都逃往陪都重庆。

不过与张忠谋一家纯避难不同,张锡纶和刘佩金都投身于兵工系统,一个组织炼钢,一个研究火药弹道,在大后方为抗日事业默默奉献。

抗战胜利后,张锡纶被国民党派到南京接管当地的日军兵工厂,并改组为兵工署第60兵工厂。

1949年初,解放军兵临长江,第60兵工厂撤往台湾高雄,一同前行的还有张锡伦夫妇和襁褓中的幼子张汝京。

张汝京长大后读书很好,考上台湾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随后赴美留学,获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大学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和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这两所学校虽然不如张忠谋所在的麻省理工和斯坦福那么有名气,但专业实力却毫不含糊,是实打实的研究型大学。

电子工程博士毕业的张汝京理所当然地进入了当时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的半导体行业。

1977年,张汝京进入半导体巨擎德州仪器之时,张忠谋已经在德仪深耕19年,高居资深副总裁,带领着4000人的团队,张汝京就是其中之一。

这算是两位半导体巨头的首次风云际会——以上下级的身份。

会师台湾,继而分道扬镳

20年后的1997年,张忠谋创立台积电已经野蛮生长了10年,年营销额已破10亿美金。

同年,台湾的另一家晶片代工厂世大半导体向张汝京伸出橄榄枝,49岁的张汝京随即请辞德仪,回台接掌世大,与张忠谋的关系从下级变成行业竞争者。

2000年,世大半导体在张汝京的铁腕治理下已经发展为月营业额6000万美元的大厂,这引起了张忠谋的警觉,旋即决定:并购世大!

后来媒体疯传的世大董事会绕过张汝京卖身台积电其实只是毫无根据的谣言,张汝京全程参与了谈判,而且在做尽职调查时,他与这位德仪时代的老领导相谈甚欢,甚至提出并购完成后去大陆投资建厂,张忠谋此时并没有反对。

于是,世大作价50亿美元并入台积电,一时间风头无两。

张汝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以做中国人为荣,彼时的台湾由于历史原因,已经背离了张汝京的家国观念,这加深了他要到大陆发展的执念。

合并完成后,张汝京立刻将大陆建厂提上日程,在台湾当局的反对下,这一提案遭到张忠谋的否决。

张汝京一刻也不想再等,他找到张忠谋——

“那我自己去大陆(建厂),可以吧?”

“可以,但是台积电的股票,你不能带走。”

张忠谋这次没有反对,而是若无其事地提出了一个霸道的要求。

张汝京没有因此退缩,而是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合并后得到的所有台积电股票,毅然前往大陆。

罚款、封杀也挡不住的中国心

2000年,就在世大台积电合并的同一年,中芯国际在上海张江成立,彼时的张江还是遍地农田,从中芯国际开始,这里慢慢发展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举足轻重的高科技园区。

“爱中国的心,我努力在做。”这是张汝京日后常说的一句话,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他对“中芯国际”这个名称的诠释。

世大为张汝京送行时,他动员团队随他一同前往,当时就有一半的人愿意与他同行。

51年前,张锡纶带着不甘与迷茫,从大陆逃往台湾,51年后,儿子张汝京踌躇满志地重新踏上这块热土。

短短三年后,中芯国际已经成长为世界第四的芯片代工厂商,并于2004年在纽交所上市。

然而,飞速发展的中芯国际走得并不平坦,台积电早在中芯成立9个月时就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控诉中芯侵犯知识产权。

而这只是开始,后来台积电又分别在2005年、2006年继续状告中芯国际侵犯知识产权。

而中芯这边因为没有注重对自己专利的保护和工程师的疏忽(用了台积电时期的系统菜单等),最终无奈败诉。

2009年,不得已和解。

但和解的条件却异常苛刻——中芯赔款2亿美元、10%的股权给台积电,以及,张汝京即刻解职,离开中芯国际,并在5年内不许从事半导体行业!

然而,事业打击并没有压垮张汝京,他说:

“我不是一个人在抗争,我希望借此机会,团结全球热爱中国的同胞一起为祖国的现代化做出一些贡献。”

——当时的中芯国际有十分之一的海外归国华人,他们都是受到张汝京感召,回国发展中国芯的能人志士。

三起三落,也浇不灭的创业热情

2014年,5年的竞业禁止条款到期,张汝京重出江湖,在上海成立新昇半导体公司,生产单晶硅棒,以满足我国芯片行业对硅晶圆的需求。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张汝京对产品良率的高要求,与股东的短期利益相冲突,2017年,董事会突然宣布张汝京此届任期到期,不再担任新昇总经理职务。

这次被逐出,张汝京并不意外,早就做好了交接工作,而且已经想好了下一步的发展,年逾古稀之年的他要做IDM业务了。

IDM在上期提到过,就是芯片设计、生产、封装测试一条龙的模式,虽然这是一个资产创意双密集的模式,却是芯片最尖端领域所必要的模式,张汝京判断这也是目前中国芯片业亟需的业务领域。

2018年,在山东青岛,芯恩集成电路公司成立,成为国内首个IDM厂商。

世大、中芯、新昇,三度离开自己执掌的公司,没有浇灭张汝京的创业热情,更没有动摇他努力做中国“芯”的信念。

正如行业评论家莫大康评价的:在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张汝京总是毅然出山。

因为同样的家国情怀,张汝京与张忠谋开启了中国芯片的黄金时代;因为不同的家国观念,张汝京与张忠谋最终分道扬镳。

李国庆被一次逼宫就发飙,疯狂报复,而他三次创业,三次被逐出,却初心不改,开创了中国芯片新时代。他,就是张汝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