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熄火”?罗永浩可真是干一行砸一行

风口杀手,罗永浩

今天罗永浩可谓是赚足了话题,被法院限制消费、列入失信人名单,还有回应哪怕“卖艺”也会还钱。

其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莫过于近日罗永浩和电子烟的一段“姻缘”。

罗永浩:电子烟只是短暂地爱了我一下

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文称,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然而就在20分钟前,罗永浩才转发了一条小野电子烟的宣传微博,宣布小野一次性雾化电子烟A1已在天猫、京东开启预订,将于11月11日正式开售。
无巧不成书,刚放弃手机转向电子烟就碰上刚就业就下岗的情况,罗老师真可以说是“最受伤”的人了。
其合伙创业的小野电子烟,今年3月公司成立,这才刚发布新产品,就面临全网“封杀”的尴尬情况。网友们不免一阵调侃,“电子烟或将熄火,罗永浩老师手机之后第二次尝试也面临失败,可真是干一行砸一行啊”。
博客、手机、社交软件……罗永浩追逐过多个风口,但始终未能折腾出太多浪花。对罗永浩而言,这次电子烟也只是短暂地爱了他一下。
“风口杀手”,名副其实。

野蛮生长的背后谁最受伤?

今年以来,电子烟的风越刮越大。
尽管对电子烟的相关通告早已有之,去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今年315,央视点名电子烟。7月,卫健委表示电子烟的危害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但这些警示在市场面前仿佛只是一阵过眼云烟,315之后纷纷下线电子烟的电商平台们在一周内甚至就是当天先后对“电子烟”解禁,随后电子烟更是逆势发展,扶摇而上。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对电子烟的监管趋严,在很多商家眼中不啻于为电子烟打了一个不要钱的广告。
模糊不清的定位,营销,宣传,推广,造势,炒作,再加上国外电子烟巨头的“造富”成功案例,厂商越发看好这一只小小的“烟”。“健康无害”、“清肺去毒”、“能戒烟”,电子烟从最初的推销话术,借着消费者对该行业的不了解,摇身一变,迅速被定义为一种“潮流”。
据欧睿统计,2018年我国电子烟市场规模达51.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5%,2012-2018年电子烟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到约35%。
巨大的市场份额下,问题随之而来,和戒烟的功效相比,体验二字更为吸引人。不少年轻人因为跟风、追求时尚成为电子烟消费的主力军。京东今年618大促的战报显示,当天电子烟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5.6倍、同比去年“双11”增长2.1倍。电子烟(烟杆)成交数量同比去年增长6倍,烟弹成交数量同比去年增长3.3倍。
在这场电子烟营销风暴中,受伤最深的其实不是罗永浩,而是网络背后的未成年人。两局发文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知晓、购买并吸食电子烟。甚至有电子烟企业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通过互联网大肆宣传、推广和售卖电子烟,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平台拖沓,市场的效率在哪里?

现在,野蛮生长的电子烟行业终于迎来了转折点。
但是,由于相关公告中并未严格规定电子烟在电商平台的下架时间,截至目前,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平台电子烟依旧存活,甚至有些还在兴高采烈地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庆典。苏宁易购等平台已经屏蔽“电子烟”的直接搜索关键词,但搜索相关品牌仍有商品未被下架。
我们常说,资本和市场是永恒的,冷酷的,也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在电商平台下架电子烟这件事上,我们却只能看到两个字——拖沓。
在相关产品详情页,我们可以看到一句“本产品含有尼古丁,未成年人禁止使用,非吸烟者请勿使用”,但是在下单过程中却“一帆风顺”丝毫没有阻碍。
那么这些电商平台和电子烟商家又如何能在不下架产品的情况下,有效规避将电子烟卖给未成年人的风险呢?
一直以来,电子烟的定位都相当模糊。既没有被纳入医疗、烟草,也不完全属于电子消费品类,电子烟不知道归谁管的状况导致电子烟行业生长越发野蛮。近十年来,我国电子烟企业持续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2017、2018年的新注册企业数均超过1000家,2019年至今,电子烟企业已新增超2000家。
作为填补香烟市场供需失衡的替代品,疯狂的电子烟背后是无往不利的生产商们。有人说,电子烟的毛利,70%起步。
业内人士表示,所言不虚,电子烟行业门槛真的很低。市面上很多常见的品牌电子烟其实都是知名代工厂的贴牌货,500万元左右即可建立一个品牌,由国内电子烟厂商供货,商品走线上线下渠道,年销量一万多支,一支售价不到300元的电子烟,进价约30元左右。
所以说,哪里是市场没有效率,只是还钻在钱眼里罢了。电子烟野蛮生长的风口终究还是会过去,他们只是给自己多点时间而已。

©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更多信息咨询财经秘书

网络 | 图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