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阳原 | 探究县治卧牛城的变迁
邑县治所是县境之内最为辉煌的聚落,盘点古今,阳原境内共有六处邑县治所:
一为浮图讲乡开阳堡,曾作战国时期赵国安阳邑,汉时东安阳县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安阳县治所;
二为辛堡乡龙凤坡东北一带,曾作汉时桑干县桑干城,同时为代郡治所;
三为东井集镇嘴儿图村一带,曾作西汉时期阳原县治所;
四为东坊城堡,曾作唐时安边县安边城;
五为西城,作辽、金、元时期弘州治所(也为辽时永宁县和金、元时襄阴县治所),明时顺圣川西城,清时和民国初年西宁县、民国时期和建国后阳原县治所;
六为东城旧城(在今三马坊乡西窑头西北),曾作辽、金、元时顺圣县治所,明时顺圣川东城。
六处邑县治所,龙凤坡和嘴儿图两处及东城旧城早已变成废墟甚至遗迹难寻,东坊城堡现为乡政府所在地,开阳堡现为行政村,唯西城至今仍作县政府驻地。
阳原县治所驻地,西汉时期在今东井集镇嘴儿图村一带。
如今的县城,建于辽统和中(983~1011年),曾作辽、金、元时期的弘州治所,也是辽永宁县、金元襄阴县治所。明朝初期,废除弘州,弘州治所作顺圣川西城(新筑顺圣川东城)。天顺四年(1460年),西城得以修复。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置西宁县,西城作县治所。民国2年(1913年),西宁县改称阳原县,治所不变。
辽统和年间建造的弘州城,城墙四边均1里13步,约522米,高8.3米,上设更夫铺所14个。开3个城门,每门都有城门楼和瓮城。东为定远门,门楼上建文昌阁,瓮城建有东岳庙;南为朝阳门,门楼上建有祝融阁(火神庙);西为镇远门,门楼上建有武成阁(东岳庙),瓮城建有三官庙、财神庙、地藏殿;北城墙建有镇朔楼,只有楼,没有门;东南城墙上建有魁星楼。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修建北关郭城。于是,开辟旧城北门,并在门楼上建玉皇阁。北关郭城周长1133米(不含南接旧城),东西比旧城阔61米,南北长245米,北城墙上建真武庙。南关也建有郭城,周长967米(不含北接旧城),东西比旧城窄45米,南北长245米。
南北郭城建成后,整个城池形如卧牛:南关城如牛头,旧城和北关城如牛身和后腿。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桑干川,发现这里祥云漫天,青草如毯,香花铺地,是一吉地,青牛在此吃完青草卧下打盹,留下了印迹。建造城池时,就是按照卧牛印迹来制图施工,形成卧牛状,卧牛城成为弘州城的别称。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修卧牛城。万历二年(1574年),旧城包砖(南、北关郭城仍是土城墙)。南关郭城南门楼上建钟楼,有一口没耳大钟,其声洪亮,此门常年不开,只开东西便门,据说是为避火灾。北关郭城也只开东西便门。
卧牛城除了高墙、城门以外,还有两道10米深的护城河,可谓“城门一闭,固若金汤”,城池在过去曾起到保护城堡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防卫作用。
卧牛城里的主要建筑有:十字大街建有四相国坊表,俗称四牌楼。
北面牌坊旌表的是金参知政事魏子平,上有牌匾“榆塞风恬”;南面牌坊旌表的是金参知政事、尚书右丞杨伯通,上有牌匾“熏弦解阜”;东面牌坊旌表的是元中书令杨惟中,上有牌匾“斗柄春和”;西面牌坊旌表的是元平章政事、御史中丞崔彧,上有牌匾“秦岭化洽”。
上述四人,籍贯都在本县,为官清正廉明,受到百姓拥戴。四牌楼于清同治十一年,由隆化、昭武、承恩、清朔四坊旧址改建而成,光绪三十三年县令高承枢重修。1965年,西城镇公社第六届人代会认为,四牌楼影响交通和城镇建设,当年拆除。
城外主要建筑有:东门外城门口稍东有先农坛和养济院,北面有厉坛(即孤魂庙)。南关门外有永安寺和千佛寺。西门外南有社稷坛和神祗坛,北面有规模较大的弥陀寺,海子堰有龙神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城池失去了往日的作用,并且封闭的城池也影响了县城的发展,为此,许多设施陆续撤除。
先是拆除了瓮城,继而拆除城墙和城门。衙门、寺庙、学堂、祠堂和义仓都归国家所有,大部分充作机关办公场所或学校,部分改作民房,城墙基础和填平的护城河上也建起了房舍。随着县城人口的增加和工商企业的发展,城区不断向四周扩展,“卧牛城”的造型最终消失。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按照城建规划,县城发展重心“西移南扩”,首先拓展了昌盛西街,接着相继开通了昔日龙泉路、西宁路、光华路、雁秦街、广场街(后改为泥河湾街)和平安街等路网。新城区内建设了泥河湾博物馆、宣传文化中心、皮毛大市场、国际裘皮城、毛皮博物馆、泥河石文化城、西宁园等地标性建筑。县城东南建起南湖公园。
目前,县城城区面积达到9.7平方公里,是旧城区面积的35倍,旧城区改造仍在进行之中,县城楼房日益增加,城容市貌日新月异,昔日的“卧牛城”,如今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