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管理:校长办学的隐藏陷阱
(全文共2677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宋轶玮
山东省青岛大名路小学教师
允许学生犯错,不意味着让教师放弃管理。允许学生犯错,承认这些问题客观存在,可以使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从容应对学生的错误,助力学生成长。李希贵校长提到,“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理智的做法应该是对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
让离学生最近的人梳理问题清单。梳理问题清单时,学校管理者应当集中年级组教师力量,针对低、中、高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总结归纳出相应学段学生的问题行为清单。
还可以借用工具化解问题行为。
首先,可以迁移“风险评估网络图”,制作问题行为评估网络图。横坐标结合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生理特征等因素,分析一旦发生问题行为造成的影响,按影响从小到大,分值为1 至10 分;纵坐标为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按可能性从小到大,分值为1至10 分。按照问题行为得分进行排序,确定问题行为轻重缓急,优先着重解决最主要的问题。
其次,迁移“风险管理工具”,制作问题行为管理工具。按问题行为得分,从高到低排序,确定责任人,集中教师以头脑风暴等方式,探索并汇集应对措施,集中力量为每项问题行为制作解决锦囊。以此帮助教师以从容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应对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最后,运用“点圆工作法”,预防问题行为产生。充分利用问题行为清单,在每学年初,以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为痛点,设计不同时间节点,分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化解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等。
学校允许学生犯错,形成容错机制,以梳理问题清单等形式帮助教师以从容心态应对学生问题行为,并给教师留足引导、教育学生的时间与空间,有助于消解过度管理。
李希贵校长指出,“在传统的校园里,每个空间都是功能性的。学生在每一个空间里,都有明确的规定动作。学生缺少一些可以挥洒自我、暴露自我,有自选动作的场所”。小学阶段的学生本性是活泼好动的,每天被禁锢在学校中,学生在这样相对“密不透风”的环境中会感觉到压抑,严重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很多行为问题产生。
为缓解过度管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学校可以适当开辟一些专属于学生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应当具备开放性,不设门槛,欢迎所有学生在自由活动时间自愿进入;公共空间应当具备多功能性,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活动需要;公共空间应当具备向心性,满足学生倾诉等心理需求;公共空间应当具备安全性,保障学生安全。公共空间可按功能划分,如读书区、倾诉区、运动区、宣泄区、展示区等,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公共空间应为学生搭建自主管理、自我展示、自我提升的平台。学校通过成立公共空间项目,让全校学生共同制定公共空间公约,共同编制安全须知,共同选拔管理员等。在交流讨论中,让每个学生明确公共空间使用守则,并达成共识。公共空间开放后,由选举产生的学生管理员按照全体学生讨论通过的公共空间公约负责公共空间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学生有权自主策划并组织公共空间的活动。公共空间的活动项目,可以作为“机会榜”向全校学生发布,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招聘研发团队,由中标的学生团队策划、组织、跟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完成任务实现团体目标后的成就感、幸福感、价值感,获得参与管理与组织策划的经验,感受自身成长。
把学生的所有表现与教师业绩简单挂钩的评价机制,必然带来教师对学生的“斤斤计较”。李希贵校长认为,“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同时提倡将师生关系作为考核教育教学一线效益的重要方面。
学校管理者在学生评价中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发放“学校货币”的形式,让学生购买师生生产的有价值的产品。学生表现出特定的积极行为后,教师发放相应数量的“学校货币”给予实时评价。学生可用“学校货币”换取相应金额的小礼物。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在学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提升学生管理效益。同时,应当将评价奖励方式从物质奖励拓宽到权利、服务、成长、体验等非物质奖励。在学生表现出特定的积极行为后,不仅可以选择兑换小礼物,还可以选择兑换特权或服务,如换取一次他人的帮助、与老师共进午餐的权利,等等。
学校应树立多元评价观。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学校评价学生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避免单一化评价造成学生成长的同质化。重视以师生关系评价教师。师生关系的核心价值在于方向引领、品格塑造、责任担当等方面。将师生关系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效益的重要指标,有利于激发教师教育热情,避免过度管理造成的教师管理积极性受挫、师生关系紧张等弊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灵的支撑点,可以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
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树立这样的学生观,才能真正使学校管理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学生的成长成才,赋能学生发展的全域全程,从而在现实管理中“见森林也见树木”,真正消解过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