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节”是什么?颜真卿与褚遂良的差别在哪里?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三級課程「裹束」
第七集|節的作用(1)
如何形成節?
|筆記|
L3-07 節的作用(1)
一 節和筋的關係
筋節骨肉皮血,是組成書法意像的六個要素。 筋已經講過了,我用紅色(白色)表示。接下來要講講節的作用。
筋是筆鋒走過的道路,節是什麼呢?簡單地用一句話來說,節是調鋒的結果。
如果筆鋒在行走中沒有任何調整,那就是直線。好像汽車在運動時沒有扭過方向盤,這是走直路。但深入想一想,不對,開過車的都知道,走直路還是有微小的調整的。
在書法中,寫直線要保持中鋒,筆毛才會順。所以,為了保持中鋒運筆,手腕還是要時時動一動,防止尖鋒脫離中線。
如果用筆走彎路,寫弧線,這就有轉彎問題,轉彎就是調整方向。書寫中筆心逐漸改變方向會產生光滑的弧線,我們現在都知道,那是用了暗節點。
如果突然改變方向,就會產生折線,所謂折線,就是有角,這是明節點。明節點比暗節點複雜得多,有方形、有圓形、有尖型,以前都介紹過。一級課程 40 課開始用了好幾堂課講節點。(“书法入门”注:参阅一级课程《“节点”专讲》四课)
簡言之:
筋是筆鋒之運行,節是筆鋒之調整。
筋是大圈取勢,節是小圈用筆。
筆鋒運行必有調整,調整是保證運行順暢。
不管你寫直線還是弧線,調整筆鋒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有筋就一定有節,筋節是相輔相成的。
以前我教大家寫“永”字,先寫中線,它表現出筆鋒的運行路線,就是筋;也表現出調鋒的位置,就是節,所以這圖其實是筋節圖。
不過,暗節點在這圖上沒有表現出來,如中間的豎筆是“努”,應該有換手腕的暗節點,長掠也動了手腕,所以是弧線。
如果明暗節點都要標出來,還得加上這兩點。不過暗節點外表上是平滑的,筋節圖通常不標示。
二 換筆心產生節
筆鋒是由許多毫毛聚集起來的,會散,會絞起來,所謂調整,就是根據毛筆的特性做出一些動作,避免筆鋒產生問題,影響運筆。這種調整動作,當然會在紙上留下痕跡,這就是節。
普通人只看見毛筆的外形,不懂筆心為帥,會用筆的都知道,真正起作用的是筆心,所謂調整,根本上就是調整筆心。
從理論上說,筆心有四種狀態:第一種是垂直,也就是五號位,正鋒。五號位是用筆的中心位置,正鋒就是八面對稱。
第二種是傾斜,第三種是彎曲,當你在筆心傾斜或彎曲時運動,那只有左右對稱,前後不對稱了。
第四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當你換筆心時用力過大,壓得太重,筆心會出現彎折的情況,這會傷害毫毛。以前有人稱之為“跪折”,好像人下跪一樣。當作一種技法,這我很不贊成,我認為用筆要避免彎折。(“书法入门”注:参阅《为什么你把一支好毛笔写成了刷子?》)
所以筆心四種情況,彎折是不用的,傾斜這一種只是理論上存在,因為筆心是軟的,筆心傾斜在實際書寫時稍微一用力就會彎曲。所以只有垂直和彎曲這兩種是主要的。無論是垂直變成彎曲,還是彎曲變成垂直,只要筆心狀態一改變,都會產生節點。
筆心狀態的改變,古代稱為“換筆心”。
大致就是三種情況:一是筆心從垂直換到彎曲。二是從彎曲回復垂直。三是從某個方向的彎曲,換到另一個方向的彎曲。
“換筆心”就是換方向,這三種情況或是手腕向左換成向右,或是向右換成向左,筆心方向變了,筆鋒運行的方向就跟著換過來了。
那筆心狀態怎麼會變換呢?
當然是因為你手腕在動。晚清書法家徐謙這樣說過:“換筆者,筆行內轉忽然換力之方面也。(他說筆鋒運行時,內部用力轉了一個面,這就叫換筆。)凡筆之外形改變方向者,曰轉,曰折;(從筆的外形可以看到方向的改變,或者是轉,或者是折。)其外形未變方向而內力已變方面者,則謂之換。(這是說在某一時刻,看外形方向沒有改變,實際上內部用力方向已經轉換,這就叫做'換’。)”
我們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內部改換用力的方向,主要是使筆心扭過來,這個時刻,這一 點就是節點。徐謙他是感到了“換筆”的道理,但他沒有指出“筆心”,只說“內部”,這就比較難懂了。
簡言之:
筆心是由手腕控制的。
手腕一動,筆心的方向或狀態必有變化。
筆心變化就會在紙面上產生一個節點。
所以筆心調節只要一個動作,用腕。這就是古人所說“換筆心”的意義。
三 節對筋的作用
節對筋的作用,也就是小圈對大圈的影響。
3.1 連接
先說簡單的,連接,這個大家很熟悉了。單一筆勢要組成複合筆勢,就要用到節點。
如一個橫一個豎組成曲尺勢,畫出筋節圖來就是這樣的。橫豎的頭尾放在一起,用一個節點連接。這個節點通常是兩圈,撥鐙法寫成的。
學過“永”字八法的都很熟悉。複合筆勢的組成,筋的加長,就要用到節點。
如果橫豎組成十字勢,交叉放置。那就會產生兩個節點,筋節圖是這樣的。剛才是實連,這種是虛連,中間是飛度的。剛才撥鐙法那兩圈節點,現在分開了,一圈是橫筆的收,第二圈是豎筆的起,用這方法來聯繫橫豎的筋,組成十字勢。
十字勢是向上移位,也可以水平移位。那就產生了一個丁字形的奮筆勢,兩個節點。可見大圈移位其實是節點的移動,是大幅度搖腕引起的。
如果你不喜歡多轉圈,以前我還介紹過一個尖接,尖接也是組合筆勢的方法,完全不用轉圈,只要換面就可以。
“永”字八法原則是“筆筆斷而後起”,尖接也是一種斷。但這個斷是斷中有連,人家看起來橫豎還是連的,前人稱為“意連”。
換面的方法,比較常見的還有 6-9-8 三面換,其實和尖接方法是一樣的。
顏真卿《告身帖》這個“國”字的右上角,你可以看到一橫寫過來慢慢變細了,減少了筆鋒和紙面的接觸,然後換面就會更方便一些。筆鋒與紙面接觸越多,換面就越難,三分筆比一分筆難的多。
《陰符經》的方法更簡單,它的特點是橫豎粗細都差不多,連折角也是同樣粗細,這樣你就不用考慮分數的變化。他也用了兩個節點,而且拉得很開,這只是換面,沒有轉圈。每次換面只是四十五度,角度小就容易。
更簡單就是寫圓角,用暗節點來連接橫豎。顏真卿經常用這一招,說是篆書技法。粗細一致,暗節點,篆法就比較簡單。
但要注意,這兩種寫法,一個用折,一個用轉,因為中間沒有斷過,沒有做過收筆動作,實際上是把橫豎兩筆化為一筆了,短線條變成了長線條。通常只限於一個筆勢之內,如“見”字下面的蠆尾勢,就是豎橫趯的組合。筋太長會引起其他問題。
這種把兩筆化為一筆的方法,沒有普遍性。如“口”字,右上角可以採用暗節點,但左下角就只能用明節點。明節點有它的價值,它可以成為線條的一部分,有厚實穩定的感覺。
你看這两個草書“下”字,雞頭勢。王羲之用明節點來連接,草書點畫當真書處理,筆鋒在明節點處得以調整,所以出節點後可以從容變化。孫過庭寫得較快,多用暗節點和飛度,結果就沒有王羲之那種堅不可摧的效果了。
我們今天來試試寫一個“口”字,先從簡單的筋開始,今後一點點把效果加上去,後來會變得很複雜。
“口”字我講過,這是一個豎筆勢的化勢。單純的筋是這樣的,這裡四條線連接有三個角。我把它們分別標為 A 角,B 角和 C 角。現在 A 角出來的這根線是大角度的斜線,我們分拆 A 角的節點,把它抬高。那就多了一個節點,現在一橫比較平了。藍色(虛線)這一橫你不要把它寫得絕對水平,因為筆鋒是從下面上來的,絕對水平不符合搖腕手勢。
接下來要處理 C 角。寫“口”字這個 C 角花樣最多。
你看這幾位,懷素直接寫一個折,節點就在左下角,行草書中常用這種。這時候“口”字中間的空白是三角形。智永真書,點畫要分清楚些,右邊的一豎向右移動了,“口”字中的空白也增加了。顔真卿這個“口”字,一豎不是在左下角,而是完全移到右下角,“口”字中的空白就是方形。
智永的左下角最後一橫寫法,一種是露鋒起,這是橫下筆。另一種是豎下筆,然後兩面換寫橫。
我今天請各位練習三種常用的處理法:
一是抬筆向上飛度,然後橫下筆寫一橫。
二是抬筆向下轉出飛度,然後橫下筆寫一橫。
三是向下轉飛度後,用豎下筆兩面換寫一橫。
你平時用哪一種的?
(示范请看视频)
好,我們實際來寫一下。首先就是一個普通的豎筆勢,左-右-左-右。因為我們現在是寫筋,這個用條細線就可以,不用有什麼變化。
然後,把它做一個變形,左-右-左-右。這已經是一個“口”字形了。那麼這兒有兩個節點,我們先把這個節點解散,把這個一橫移位到上面去。 左,(上來)右,左-右。這一橫從這個地方,現在移上來了。那麼這一個節點也可以解散,把這一豎可以從這兒移位到這兒。用不到到尾巴,留一點,大概在這地方。
那麼就有三種不同的情況,我剛才說的:第一種左-右-左,向上面飛出。然後橫下筆,橫下筆。第二種,向下面飛出,來到這兒,它是向下面飛出,橫下筆。這兒是橫。第三種左-右-左,下面飛出以後,你看我現在的手在右邊,改成左邊,豎下筆,然後寫一橫。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兩面換。
那麼,這兒最好留一點出來,你不要封得太死,好像剛才說的,這兒豎-橫-豎-橫,四條邊方方正正的,四個角都封得死死的,中間的空白也是方形。這麼寫,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很方正,但可以增加點靈活性。怎麼說呢......,你自己想吧。
本節要點:
節是筆鋒之調整,屬於用筆。
手腕操控筆心,筆心一動形成節。
節對筋的影響1:連接筆勢。
複習思考:
實際運筆時,究竟是先寫節後寫筋,還是先寫筋後寫節?也就是說,下筆先寫小圈呢,還是先走大圈筆勢?
如果不是實際書寫,下筆前心目中先有大圈筆勢呢,還是要考慮好小圈才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