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
梦想照进现实
■刘水芹
童年做梦。童年是一个梦。
儿童时代,做一名教师,是我的梦。“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
一九八一年,踏着《校园的早晨》节奏,我读小学一年级。学校有一排瓦房,有几间草房。教室里学知识,校园内玩游戏,一切都那么新鲜,值得留恋。班主任孙老师像妈妈一样,悄悄地送我一块花布,让我母亲做花裙子给我穿。母亲没有做花裙子,而是做了一件花褂子,我有些失落,却更敬爱孙老师。
五年级时母亲曾“威胁”:小学毕业,就不要再上学,回家帮我干农活,做家务。母亲的话反而激发我更加努力学习。
我不曾落下一节课。有的同学常因为家里叔叔姑姑结婚的,遇喜事请假;也有因家中遇太爷爷太奶奶去世,请假一个星期的。我从不请假,舅舅结婚,妈妈要带我去,我要上学校。
上下学路上是有意思的,春天可以摘小花,追小鸟;夏天可以采荷叶,捉知了;秋天可以跳格子,拾弹子;冬天可以滑冰,吃冻铃铛。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令人留恋。
老师知识的渊博与洒脱,课堂上为我种下一粒粒梦的种子。我也要做一个爱学生的老师。
我爱校园,爱校园每一片绿叶。
一九八六年六月,小学毕业,一路过关斩将,经过全乡层层选拔考试,跳过乡中心小学,幸运地直接到县中读书。父亲送我上学去!坐着父亲的自行车进县城读书的我,是何等的新鲜与兴奋!那马路,那楼房,那学校门前热气腾腾的包子铺,一下子倾倒了我这个农村小丫头。
少年追梦。少年是一幅画。
我爱美丽的校园。喧腾的校园,学生多,老师多,一切是那样新奇,突破我的视界,每件事都是我喜欢的。周末,大多数是不回家的,在县城商场转转,到电影院看电影,在校园里读书学习。
学校食堂的顿顿美味饭菜,一月一次的豆腐卷,老师课堂上的讲解,来自全县各乡镇的聪明学生,一直不分班、三年不变的姊妹般相处的同学,征服了我。我爱学校,我像是在做梦。宿舍里经常有同学带着妈妈或者奶奶的爱意回到宿舍,争着拿出周末从家里带的美食:苹果、花生、桃酥,还有的带烙饼,三合炒……
石老师一直是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记得一次学校吃豆腐卷,食堂多给我们班十几个,当伙食委员告诉石老师时,老师让我们把豆腐卷退回食堂,并告诉我们:下次你们领的如果少了,也就可以找食堂师傅。石老师常说:人行好事,莫问前程。三年初中生活,像一幅幅画,浮现在脑海,记录一个少年的成长的历程。
一九八九年九月,我带着农村人“跳龙门”的喜悦,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师范学校读书,快要实现做老师的梦想了,我的梦在路上。
青年圆梦。青年是一首诗。
台湾作家琼瑶小说电视剧风靡。“我有一帘幽梦, 不知与谁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 欲诉无人能懂!”三年学习,三年努力,更上一层楼,师范校园的建筑高于一个县城中学,师范学校的学习轻松,校园文娱活动多。我积极参加学校合唱队,记得一九九一年代表学校合唱的《祖国颂》,多么振奋人心啊,“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
读师范的我,开始爱美,想买自己喜欢的衣服与鞋。假期去淮阴同学家玩,找寻到淮阴八二医院,在医院后勤上班的哥哥心领神会,给我二十块钱赞助。我和同学到街上转一圈,买了一件连衣裙和一双高跟鞋,飞一般的感觉,梦一样的生活。
师范三年生活,承载着一位青年人的激情,诠释一个年轻人的梦想。
一九九二年八月,我被分配到镇中心小学任教,父亲给我买了一辆红色自行车。嘿,单间宿舍,煤油炉子,自己做饭,有大量的业余时间,把学校的一架破风琴抬到宿舍,下班后自娱自乐弹一曲,多么惬意的生活。经常与学生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课堂上是师生,课间就是伙伴、朋友。吃住在学校,校园即家园。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结婚后,住在中学,由两间宿舍,到两间一厨,小院子。有自己种的小菜地,有女儿“咯咯咯”的笑声,周末夫唱妇随,带着孩子回娘家,逛县城。我与女儿下象棋,教女儿“速算二十四点”打牌游戏,先生讲故事给女儿听。
不断学习,自考大专,函授本科。一步一个脚印。乡镇教育教学条件改善,整齐的教学楼,整洁的校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教师整体学历层次的提高,来回路上宽敞的马路,乡村自然质朴的风景,让我如痴如醉。与孩子相处,与同事相处,与家长相处,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风雨操场,让我感受教育越来越美好,我好像在梦里。
中年筑梦。中年是一篇散文。
“并蒂的花儿竞相开放,比翼的鸟儿展翅飞翔”。梦想不断丰富,我的梦连接家庭团队梦。
二〇一二年暑假,韩国游,我打包实现三个梦想:出了国,乘轮船,坐飞机。
二〇一三年,承受周围同事各种舆论“打击”,经受暑假风吹日晒,嘿,我拿到了驾照。丈夫裸辞创业。女儿考取大学,毕业后考取中国药科大学读研。
二〇一八年,县城选拔教师,在好朋友的怂恿下,在丈夫的鼓励下,终于有机会到县城小学任教。
高大的教学楼,一棵棵苍翠挺拔树木,内容丰富的文化墙,个性鲜明的校园雕塑,红色的塑胶跑道,活泼年轻的男女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更优秀的学生与家长群体,让我心花怒放,我在新的梦里。
人到中年更恋家,梦向现实倾斜。我和丈夫经常回镇上陪父母,先生和父亲对饮。
两棵毛桃树,四只下蛋鸡。黄瓜架上挂,柿子枝头立。
豆角带露水,辣椒沾细泥。门旁百岁翁,老革命军籍。
相见一根烟,回忆毛主席。清水煮毛豆,黄瓜拍蒜泥。
一碟咸鸭蛋,自己拌凉皮。回来手脚乱,米面菜蛋提。
我的教育梦继续。从书内到书外,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元旦节,我带学生与家长观看县朗诵晚会;寒假,我带学生参加泗阳户外团队年会活动,参加晚会相声表演;清明节,我带学生参加云渡朗诵艺术沙龙,让学生表演朗诵,给学生自信。
我的教育故事《腊肉记》《甜甜的泥土》《螃蟹的故事》次第发表并获奖。
前年父亲去世后,周末,我和先生都回娘家,陪住在弟弟家的母亲吃顿饭。上个月,路上捡到农用三轮车掉落的一大麻袋稻子,我开车追到三轮车,丈夫帮他把稻子抬上三轮车,“人行好事,莫问前程”。
梦想照进现实。丈夫微电影《卖鸡》获得中国平遥首届“清风正气”原创微电影奖。
今年女儿研究生毕业了,参加工作,获得单位“明日之星”鼓励。过年,给她奶奶和舅奶分别买一件毛衣。她爸爸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是奶奶的毛衣吗?!
“亲爱的人儿携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此文原载《莫愁· 小作家》2021.3)
作者简介:刘水芹,女,1973年生,江苏省泗阳县人。喜欢每一片绿叶,耕耘在黑土地的园丁,爱与儿童在一起,喜欢读书,文章散见各类报刊。散文《车来车往》暗合2017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后被拍摄成视频散文,腾讯视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