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前的几家老字号餐馆

老汉我曾经居住了25年的“鼓楼前”,曾经是老北京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虽然离开了整整35年,脑海中当年住在那里的许多记忆依然挥之不去,鼓楼前的几家老字号餐馆就是记忆中的一个部分。文革中,这些餐馆大都改了名称。如今,这些老字号有的还在,但或改了名称,或搬迁到别处;有的恢复了,又消失了;有的则一直没有恢复,且有可能随着记忆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老字号餐馆中,唯一字号依旧的就是当年离鼓楼最近的马凯餐厅了。这家老字号曾经就座落在鼓楼城楼的西南角,过马路就是。据说最早曾是一家冷饮店。1953年,由13位湖南同乡接管后,就集资兴办了专营湖南风味的餐馆,大号马凯餐厅。因为是点菜点饭的模式,所以在当时算是鼓楼前比较高档的餐馆,而“下馆子”如果下这样的馆子,可算是比较奢侈的事情。所以,我记忆中比较清晰的到马凯餐厅吃饭,还真是在文革初期,而且还在这里喝了棒子面粥,喝完还自己端着碗去刷碗。因为红卫兵在那里“破旧立新”,让做老百姓吃的,让顾客自己动手,别让别人伺候。

改革开放以后,等我想起再寻找老字号马凯餐厅的时候,其已经搬到了宣武门西大街上。去年9月29日,老汉我59岁生日那天,就专程来到这里。殿堂显然比当年宽敞了不少,墙上挂着老舍后人舒乙先生的题字,“突出地方风味,珍惜驰名品牌,继承创新结合,提供一流佳肴”。但因为那天嗓子不好,我还真没敢品尝湖南风味的佳肴。最近有消息说,马凯餐厅将回归鼓楼前的老地方。倘真如此,老汉我一定重返旧地,寻找昨日的记忆,感受今日的风采。

从鼓楼往南走,第二家印象深刻的老字号当属坐落于后门桥西北角的合义斋了。这家老字号餐馆有一大一小两个餐厅。北边的大厅只在午晚餐时开,南边的小屋早上卖早点,午晚餐时也开门。我对合义斋的正餐印象不深,但对早点确是记忆犹新,最经典的当属包子炒肝。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早点吃这一款,还真算比较奢侈的。所以,我和家人只是在过段时间改善生活、打打牙祭时,才会去合义斋吃早点。

也是文革早期的一天,下午经过合义斋时,看到大厅里竟然开起了批斗会。整个大厅都坐满了人,显然是某个单位借用了这个场子。当时,有几个男女老少低着头站在前面接受批斗。我看到有人窜到前面,把一个老者的头使劲往下按;还有人上前质问一位中年妇女,这女人回答问题时,连头都不敢抬。不过,这样的场面在当时还真算是斯文的,因为没有坐喷气式,没有被拳打脚踢。但因为这是在公共餐馆里发生的事情,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进入70年代,我们升入了地安门中学。而合义斋则为中小学生开办了入伙业务。平均每天一两毛钱,一碗饭、一盘菜。今天是素菜,明天就加点儿荤的。老妈给我办了入伙,中午放学去吃一顿,不耽误下午上课,还真是方便多了。当时开票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五六十岁有白癜风的老师傅,一位是戴眼镜的年轻阿姨,人都特别和蔼。有一次,莴笋炒得不太熟,后来还退了我一毛钱。

自从后门桥下开渠通水,合义斋就搬走了。前几年,有报道说搬到了护国寺街。但等到去年老汉我专程前往时,曾经挂过合义斋牌匾的店家已经变身为惠丰门钉肉饼店了。当年镇店的小包子也被价格不菲的肉饼所取代。后来,又有消息称在丰台某小吃城里出现了“合义斋”三个字,但有网友告知,那不过是一个摊位,用了这三个字而已。无论如何,这个坚持了这么多年的老字号若真消失或是面目全非了,还真是可惜了。

位于后门桥东南角、与合义斋隔桥相望的又一家老字号叫老桥满。过去我曾以为叫老桥板,后来老妈告诉我是“满”不是“板”。这老桥满应该是老汉我去的最多的老饭馆。因为一是近,出胡同口就到;二是物美价廉,最贴近百姓。早点主打油饼、烧饼、火烧、豆浆,比合义斋的包子、炒肝便宜;中午的看家主食是炒疙瘩,素炒5分钱一两,肉炒7分钱一两。没在合义斋入伙的日子里,家里炉子不给劲时,我就到老桥满来四两素炒疙瘩。记得当年这家餐馆的饭桌上放着一些纸条,大意是如果哪位顾客有肝炎,把纸条放到餐具上,店家会重点消毒。当时我一位同学的父亲有肝病,他吃完饭就总想着放一张纸条。改革开放后不久,我重返鼓楼前时,发现老桥满的建筑还在,但已经不是饭馆了。如今,查遍京城,好像也没有一家叫这个名字的饭馆。

从这里继续南行,白米斜街口上,有一家馄饨铺叫路明园。坦率说,到底是哪三个字,我当时没太留意。因为那时候,周边的早点铺、正餐馆都不卖馄饨,如合义斋、老桥满这样的餐馆,似乎也没有卖过馄饨。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连锁啊、分店啊,名气更大些的馄饨侯,只在八面槽有一个门店,所以想喝碗馄饨就去路明园。不过,我和家人只是偶尔光顾这里,所以印象不深。也记不清在啥时候,这家老字号就自生自灭了。

最后就要说到位于地安门十字路口东北角的地安门小吃店了。这是当年多家老店中,唯一一家没挪窝的。而且历经这么多年,且后来又划归华天旗下,但小吃店经营的内容、形式几乎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就连里面的格局基本还是当年的样子。因为这里离我家相对较远,所以我和家人如果要到这里来,大多是为了吃上一碗面茶。直到现在,我还常来这里,或来碗面茶,或来碗炸豆腐,或来份儿焦圈、豆汁儿。

鼓楼前的老字号餐馆,真的令人怀念啊!

本文曾载于 2017年9月14日 《中国电视报》曾在《皇城根胡同串子》推送。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