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治疗泄泻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高楚楚

初诊: 2015年6月26日。陈某某,23岁。1月前因“经前左腿痛8月”就诊,服药后已痊愈。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7~40天,经期5~6天,末次月经6月21日,量中,色红,无痛经,伴腰痛,便溏,水泻,纳寐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泄泻(脾虚湿盛)

治则:健脾利湿,温阳止泻。

方药:胃苓汤(炙甘草6g  茯苓10g  苍术15g  陈皮6g  白术10g  桂枝5g  泽泻10g  猪苓10g  厚朴10g)加神曲10g  炒麦芽10g  炒谷芽10g  炮姜5g,7剂。

二诊:2015年7月3日。便软。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藿香10g、佩兰10g,3剂。

三诊:2015年7月6日。大便性状已正常。

按语:仲景《伤寒论》中的五苓散,治疗膀胱气化不利之水逆证,《局方》中的平胃散,治疗湿滞脾胃之腹胀、恶心、溏泻等,两方相合,即为胃苓汤,《丹溪心法》卷四记载“脾虚湿胜,致成黄疽,或大便泄泻,小便清涩,不烦不渴”,治疗寒湿侵脾而致的大便泄泻,将湿邪由小便而解,利小便而实大便。其中,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湿行水,将桂枝改为肉桂,因原五苓散治太阳表证,而本方祛中焦寒湿,桂枝善于辛散温通,官桂重在散寒温中。平胃散燥湿健脾,加姜枣、甘草,长于补脾,虽亦可治溏泻,但仅有苍术、厚朴,祛湿力弱;但凡泄泻如水,寒湿较甚,当以胃苓汤祛邪以扶正。该患者素体脾虚,恐利湿太过,伤及脾胃,故马老师以神曲、谷麦芽固护脾胃,炮姜温中散寒,《得配本草》载其“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湿,除脐腹之寒痞”,均为良药,7剂后患者大便成型,偏软。再入3剂,正当时令,加藿香、佩兰燥湿醒脾,清暑健胃,3剂后痊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