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平原县千年古黄河渡口,与秦始皇、项羽、韩信都有关联
在德州市平原县县城西南约30里,有个村庄叫张官村,据说战国时就已经建村,人员渐多,成为一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此邑作为县城置平原县。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平原县城北迁至现在的位置。后有一姓张的巡抚解甲归田,回到到了此地开店,后该村取名张官店。县志记载为张公故城,或者叫平原(郡)故城(唐平原郡故城现在陵城区)。
平原故城
在平原故城西边有一渡口名叫平原津,明万历《平原县志·桥梁》:“津期桥,即平原津。”乾隆《平原县志》:“津期桥,在城西南五十里,恩县界。”平原津,即今平原县与夏津县交界处的马颊河津期桥故址。战国时平原津是齐国西部边界的关口要塞。
今如今的津期桥归属于夏津县津期店镇。
我们先来看看平原津位置图
平原县志
在平原县志(乾隆版)中,如上图张官店即为平原故城。而津期店桥(即平原津)位于张官店西马颊河上。
恩县县志
在恩县县志(光绪版)中,津期桥则更名为鲁吉桥,因旁边即为津期店,因此鲁吉桥即为津期桥,也就是平原津。
平原县志
在秦汉时期发生过很多事件与平原津这个古黄河渡口有关。
一、秦始皇东巡至平原津渡黄河时得病,至沙丘而亡。致秦灭亡,楚汉相争。
秦始皇第五次东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东南一带去巡视。同他一起去的人有丞相李斯、他最宠爱的小儿子胡亥以及掌管车驾的宦官中车府令赵高等。他们走到山东平原津时,正是大伏天,舟车劳顿,可能秦始皇中暑之类的病,中暑可能是病因,秦始皇也是希望长寿,寻仙丹妙药,还派徐福蓬莱寻找仙人,获取仙药,不过徐福带了童男童女好几百人跑到日本去了,据说日本人大部分就是徐福带去的那些人的后代。回归主题,那时的仙丹多含有铅汞,属于有毒的东西,时间长了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秦始皇作为第一代皇帝,日理万机,所以说天气热中暑只是诱因之一,前面吃的仙丹妙药才是罪魁祸首,病情很快恶化,后到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的行宫就死了。引发后来李斯与赵高合谋改秦始皇传位遗诏,扶持秦二世胡亥当上皇帝,而杀害了胡亥的哥哥扶苏。而后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起义,最后楚汉争雄,刘邦一统天下。
二、项羽反秦,借道平原津渡黄河,与秦军发生著名的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项羽的经典的以弱胜强的战役。秦二世二年,秦军上将军章邯杀死楚地起义军首领项梁后,便北上与秦将王离一起攻打赵国,赵国国王向楚国求救,于是楚王派宋义和项羽救赵,期间宋义因作壁上观,被项羽所杀,然后在平原津渡过黄河救赵,到达漳水(一说是黄河),于是破釜沉舟,与秦军开展了殊死搏斗,最终以少胜多,从此奠定了项羽在反秦起义军的地位。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一支义军,其势力比刘邦更强。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项羽当时绕道平原津渡黄河?而不是在白马津直接渡黄河北上救赵呢?因为当时若渡白马津北上,直接面对的巨鹿城南边的秦章邯大军,以当时项羽部队几万人数量直接与章邯20万大军对战,无异于羊入虎口,胜算很小,不过项羽绝对是个军事奇才,兵不厌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项羽也是很精通。楚军在安阳的部队按兵不动,严阵以待,而项羽却从东边的属于齐国地界的平原津渡河,此处没有秦军把守,过河后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到了巨鹿城下,这说明项羽绕道平原津渡黄河时明智之举,也成就了以少胜多的“巨鹿之战'这一世人皆知的经典战役。
三、韩信攻齐渡平原津,南下历城(今济南),东取临淄,要挟刘邦封齐王,埋下杀身之祸。
韩信引兵东进攻齐,还没有到平原津黄河渡口,听说郦食其靠寸不烂之舌已说服齐归汉。 韩信本来想打道回府,不过范阳辩士蒯通却劝韩信说:“将军奉诏攻打齐国,而汉王只不过派密使说服齐国归顺,难道有诏令叫您停止进攻吗?况且郦生不过是个说客,凭三寸之舌就降服齐国七十多个城邑,将军统帅几万人马,一年多时间才攻占赵五十多个城邑,一个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吗?”于是韩信听从蒯通说法,率兵渡河击齐。这时齐国已决计降汉,对汉军的戒备松懈,韩信乘机袭击了齐驻守历下的军队,一直打到临淄,最终占领齐地。韩信攻占齐地后,项羽和刘邦打的不开胶,而刘邦处于劣势,此时韩信要求封为齐王,其实是有要挟之意,刘邦当时非常的愤怒,然害怕韩信倒向项羽,对己不利,于是被迫封韩信为齐王,这也为韩信后来被杀埋下伏笔,最终被吕后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