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开埠》专题文集-奉天商埠地预备界
辽宁文保志愿者:王连
预备界位于商埠地西南部,东部与副界相连,西北部与满铁附属地相接,南至“小沈水”(现南运河),总体形状呈不规则曲尺形地带,总面积2.45平方公里(3600多亩),是商埠地未来发展的预留用地。
一,预备界的形成
这里原属河滩沼泽地,有一条从城南流出的小河(现南运河)经过这里,由罗士圈渡口入浑河,附近方圆十几里均为漕运码头,号称“十里码头”,周边散落有四个自然村落,各有几十户人家,靠为码头搬运货物或开荒种菜等谋生。由于当年浑河没有堤坝,这里经常受到河水泛滥的侵扰。
京奉、南满铁路通车后,一度繁荣的浑河航运日益衰落。日俄战争时,“十里码头”惨遭破坏,在这里过冬的50余艘船只,悉数被沙俄士兵当木柴烧毁,浑河航运自此一蹶不振,连同附近的喇嘛庄子、保安堡、机匠营子一带的村落,越发破败萧条。
自1906年奉天开埠以来,由于美日等国的干扰,商埠划界迟迟未能完成。1908年4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命奉天交涉司使陶大均重划商埠地界、拟订租地简章。按照徐世昌的要求,交涉司对前购买的地亩重新进行规划,将原划埠界作为正界(包含正界、北正界两部分),又向南部和西部扩展,增设了副界、预备界。同时,援照沪津两地三联印契办法,订立《租地简章》,并照会日美两领馆。此次会商,日美两国均未提出异议,自此,奉天商埠划界延宕两年之久后,“大局始定”。(见徐世昌著《东三省政略》)
奉天商埠地增设副界、预备界,具有深层次的战略考量。自日俄战争以后,日军从沙俄手中接管了铁路附属地,一直图谋扩大占地范围,他们利用奉天开埠购地的机会,秘密用高价向中国居民购买土地,还多次擅自埋设木桩,圈占土地。1907年2月,在西塔地区的埋设十三根标桩,圈占商埠地土地967亩;在皇姑屯火车站一带埋设十五根标桩,圈占土地2625亩,包含民地559亩。又在“十间房”地区埋设十二根标桩,圈占民地165亩。满铁还利用修筑“马拉铁道”的方式,逐步向老城区扩张。面对日本殖民势力对我国主权的威胁,为阻止日本殖民侵略和附属地的野蛮扩张,徐世昌在原划商埠地界基础上,增设了副界和预备界两部分,形成了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满铁附属地的包围,阻止了附属地继续蚕食扩张的势头,在附属地与奉天老城之间形成了有效屏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方政权核心区的安全。
奉天商埠地增设副界、预备界之所以能够得到美日两国领事馆同意,主要因为奉天开埠已经两载,商埠界址仍未确定,不仅影响到商埠土地对外招租和外商进入奉天,就连外国商人进入内陆的货物亦不能享受免重征税的待遇,在此种情势下,美日领事馆没有继续坚持共同划界的主张,只对《租地简章》中语意不明晰之处略作修改,便达成了共识,商埠地预备界自此形成。
二、预备界的早期规划
清末民初时期,由于政局动荡,经济萧条,预备界长期闲置,没有进行开发,奉系军阀统治东北以后,奉天经济高速发展,商埠地建设也有新的起色。1921年,奉天商埠局对全埠道路作了总体规划。由于正界和北正界受现有建筑的限制,道路没有大的调整,重点是对副界和预备界未开发地段进行了规划。商埠局按照我国古代的“里坊尺度方格网”方式,将副界、预备界土地以120m×160m为标准尺度,规划成方形地块。每两个地块构成一个“日”字形大地块,每4个地块再加上道路,又组成为一个方格网络。副界共规划为16个大地块,预备界规划为58个大地块,预备界与副界的方格网大致相同,只是方向上做了扭转,便于与附属地道路形成合理的过渡。
(商埠地道路规划图)
道路规划形成以后,按照省长公署的建议,商埠局对全埠道路统一进行命名,东西向马路一律称“纬”路,南北向马路称“经”路。路名序号按正界、副界、预备界和北正界的顺序排列,预备界内共规划有九条纬路和十三条经路,共计二十二条道路。分别为十四纬路至二十二纬路;五经路至十七经路。
由于副界、预备界一带地势较低,每当浑河水位上涨,“十里码头”以及南市场一带几乎全部被淹没。1928年3月,奉天商埠局开始沿界边修建防水坝,该工程分东西两段,东段(副界段)由七经路(光荣街)至大西边门南土边墙,长1938米。西段(预备界段)由七经路南口至南满铁道用地止,长3364米。这条防水坝成为商埠地南部一道重要堤防线,也是最早的浑河大坝。
预备界道路规划完成以后,并没有实施建设。据《沈阳市志·市政建设》记载:“解放前,此处(现方型广场处) 被称作前十里码头,随着河道南移,码头附近成了一片涝洼荒地,以后虽作为商埠地预备界进行街路规划,但没有实施”。《沈阳市城建志·市政建设》记载:“1936年(康德三年)“奉天市各马路长度宽度及面积统计表”仍将预备界经纬道路计入其间,并在备考栏中将预备界道路西五经路至西十七经路和西十四纬路至西二十二纬路标注为预定路,可见预备界的里坊尺度方格路网直到1936年也未进行建设”。
三、日本人对预备界的侵占
由于预备界设立以后,长期处于规划储备状态,没有开发建设,因而,成为日本人觊觎侵占的目标。
1920年,日本人加大了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的力度,满铁也做出扩大附属地市街的计划,并利用各种机会,收买、租赁南满铁路以西、奉天与浑河之间以及商埠地预备界的土地,不断扩大附属地面积。
从1922年6月开始,由日本人原口闻一(奉天商业会议所副会长、满洲畜产会社董事)出面,以他和中国人张舛五等28人,假借兴埠公司的名义,以40万日元的极低价格,从商埠局套取了永租预备界土地12万日坪(650亩)的许可(其中包括原热河都统汲金纯等三人的土地6000日坪)。原口闻一申请书内载附图红线内的土地为12万日坪,而实际面积达17万日坪之多,占整个预备界土地总面积的87%。(见《满铁档案》:甲种,地方,土地建物,买收及赔偿,第59册之50,《满铁社长川村竹治致关东厅事务总长土歧嘉平函》1922.12.23)
1927年3月,原口闻一又通过贿赂商埠局官员的手段,将此项土地租用权变更为满铁奉天事务所所长平野正朝、井上信翁的名字,使之成为满铁附属地的长租土地。据满铁档案记载:“自大正15年(1926年)7月起,为办理此事,先后委托吉黑榷运局延吉仓库长刘兴沛(该人与当时奉天商埠局总办刘效琨有亲戚关系)、奉天小西关聚兴公司经理王棋昌(与商埠局埠政科科长刘某有亲密关系)、东三省民报社总经理陈丕显(他与商埠局总务科科长向新任总办韩麟生进行活动)等人,分别收买商埠局总办及下级官吏,支出的运动费款额细目如下:交给刘兴沛5000日元,其中似乎将相当数额交给了刘[效琨]前商埠局总办;交给陈丕显15000日元,其中似乎将6000日元通过城内巨商洪盛茂交给了韩[麟生]商埠局总办;交给王棋昌1000日元,经陈丕显在场,交给了翟[巨川]商埠局总务科科长。经到处托人多方活动,才办完了预期的手续,1927年3月25日领到更名地照”。(见满铁档案,甲种,昭和4年,地方,土地建物,买收及赔偿,第59册之64。《永尾参事记述贿赂中国官绅改变地照人名情况》1927.3.30)
现存1931年之前的地图上,都在商埠地预备界地块标注有“平野正朝”或“井上信翁”等日本人名字。
(满铁套取预备界土地图)
据《沈阳市土地志》中记载:“1924年和1925年日本人通过中国人名义,套取商埠地预备界土地2.14km2”,张氏父子对此大为不满,采取了孤立、限制满铁附属地政策,严令满铁附属地不得扩展,同时还发布禁令:“中国政府禁止外国人以中国人名义承租土地,已承租的其地券无效,地券重新发给”。在张氏父子的严格管制下,满铁一直没有在非法套取的预备界土地上开工建设。直至1928年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身亡以后才开始规划建设。
1930年,日本人开始在预备界规划修建道路,首先修筑了南五条通(现南五马路)。“九一八”以后,又将预备界规划为满铁职工舍宅区。1932年,将民主路延长至和平大街交叉处,修建了“朝日广场”。1933年,又由满铁投资在千代田公园(中山公园)南侧,建成了“奉天国际运动场”。同年,又修建了南八条通(现南八马路)。“南五”和“南八”这两条马路是预备界最早建设的主干道,随后又陆续修建了其他道路,预备界建设逐渐展开。
作者:沈阳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