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丨如果一段感情所有人都劝你分手,你分不分?
“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单。”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如果一段感情所有人都劝你分手,你分不分?
今天微博上晒出一个视频。
是马思纯和一名男子十指相扣走在大街上,这位男子是盘尼西林乐队的主唱,艺名张曼乐,粉丝都称呼他为小乐。
视频一经爆出,各种声音不断,但最多的声音就是“快逃”。
更多新闻,没有定论之前不做赘述。但这个场面你有没有很熟悉?那种身边绝大多数人都在疯狂地说:快跑!分手!
豆瓣有一个拥有30万组员的小组,叫劝分小组。讲述自己或身边人,隐隐有了感觉却还没下定决心的“分手”。
这个小组里,网友们分区发帖,求吐槽、求分析、求骂醒,在其他人狂风骤雨般的洗礼和“不分手留着过年吗”的警告中,试着看清自己所处的这段关系。
不过仔细研究会发现,表面上看起来五花八门的问题本质上并不新鲜,甚至同质化严重,集中在:出轨第三者、代际矛盾、家境悬殊、信任危机、三观不合、经济利益纠纷……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具有新时代气息的问题,比如:怀疑男朋友是同性恋、被gay骗婚、生活不和谐、女方不想生小孩男方不同意……
组里的内容经常让人惊呼“这都能有女朋友/男朋友?”
有恋爱不到三个月的男方火急火燎求婚,企图占据财产;
有人被女友反复提分手,搞到怀疑人生;
有人身高170、体重57公斤,还被对象嘲讽“胖成猪”“没法看”;
有人被女友要求“买一万多块的奢侈品”当生日礼物……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可怜的楼主们遇不到。
这并非没有缘由。
特别是在疫情时期,很多人无法在现实中相见,物理距离引发了心理隔阂,猜疑和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并且,在后疫情时代,各种婚恋关系中的极端暴力社会新闻也加剧了恋人们的集体焦虑,上网吐槽、求助成为了最佳出口。正如有网友表示,发帖后,看到对象被骂得那么惨,自己就没那么气了,“好像生气的情绪被分担了。”
劝分组对这类人而言,就像一个可以容纳怨气和焦虑的容器,虽然无法直接介入现实,但能让他们尽情抒发无法在现实中表达的真实想法。
这类人发帖是为了寻找“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的内心已经基本决定要分手,但通常要么精神还不够独立,无法确定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否正确;要么处理事情比较慎重,不想因一时冲动而产生无法预计的后果。希望见惯了大风大浪和鸡毛蒜皮的分手大师们帮自己下最后的决心。不过,这种扭捏姿态经常令分手大师们感到心累。
但无论最初是想分还是不想分,只要进了分组求助,对自己的婚恋危机和情感状态就会多一层认知。令人分手大师们欣慰的是,很多本来不想分的人最终改变了想法。从不想分到想分,从「还未分」变成「已分」,正是发帖者的自我修炼之路,最终成功逃脱泥沼,走向新的人生,这正是上劝分组求助的终极意义。
一套流程下来,发帖人们要么坚定信念甩掉鸡肋感情,要么认清现状解决问题,挽救摇摇欲坠的亲密关系。
无论结局如何,总能对自己的感情现状产生新的认知。
网络上的“劝分”或者“被劝分”尚且还可能全身而退。生活中就不一定了。
现实生活中,遇到让人干着急的小姐妹或“执迷不悟”的兄弟,你会劝分吗?
更尴尬的是,你疯狂劝分了,人家还是没分,最后小丑竟然是自己。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是祖辈传给我们对待他人感情问题的原则和操守,告诉我们破会他人情感的罪责有多大——十座庙啊,有谁担待得起?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女子给闺蜜们哭诉情伤,即使姐妹们当下喊出“王八蛋、分!”这样决绝的话,但事后仍少有人敢轻易劝人分手;受委屈的女儿回到娘家,当妈的即使听到一堆女婿的不是,没到违法的程度,一般也是开导,“日子不就是这样过嘛”。我们不敢给人保证一个更好的,我们怎敢先劝人撒手?
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也忽略了这拿在手里的是否烫手,以及继续拿下去的意义。
王小波曾经说过:“总之,我认为人不应当忽视自己,生活就是自己啊。总要无愧于自己才好。”
亲爱的朋友,你呢?
你经历过“劝分”别人吗?最后结果怎么样?
你经历过被“劝分”吗?最后呢?
有哪些分手后才想起来早该分手的时刻呢?
今晚,曹榆跟你聊到的话题是:如果一段感情所有人都劝你分手,你分不分?
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