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件古代玉杯欣赏 !
玉杯古代一般作为酒具或茶具。高足杯,器体作上侈下敛的圆筒形,深腹,高圈足,足柄为束腰圆柱体。耳杯,又称羽觞,器体椭圆若船形,出双耳状如新月,侈口,弧圆腹,底部多圈足。兕觥,即角形玉杯,殊为罕见。玉酒具造型精美,工艺复杂,是古代玉器中的稀世奇珍。
战国
战国时期的玉杯多为直筒状高足杯,器型古朴端庄。杯身横向分若干层,每层饰弦纹、云纹、谷纹、如意纹等不同纹饰,雕琢细致精美。
耳杯则为椭圆形,两侧各置一弧状耳,器身光素,内底饰以云纹。
汉代
汉代高足杯形制变化不大,有的在杯身一侧置一圈形柄,所琢装饰纹样沿袭了战国风貌。
此时的耳杯又名羽觞,形貌变化不大,外表或光素,或饰勾云纹。
唐代
唐代玉杯承上启下,既有前朝旧风貌,又表现出极强的个性特征。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王朝不断走向封建社会顶峰,其与西域各国的交流也日益加强。在此背景下,许多带有浓郁异乡情调的杯型纷纷传入中原,如角形杯、花瓣形杯等等,壁薄体轻,别具风格。除了器表光素、以形取胜的玉杯,此时还广泛流行在杯身上装饰云纹、卷草纹及各种花卉纹,多以浮雕工艺展现,极具艺术美感。
宋代
宋代,由于饮茶之风大行,玉杯仍然为数众多,且造型纹饰灵活多样。杯身或为圆形,或为椭圆形,或为八方形,有的还呈写实象形的桃形、花瓣形、荷叶形等等,样式繁多。一些玉杯两侧置有双耳,或在一侧置一单柄,柄多被雕琢成龙状、蟠螭状以及火焰状。
元代
玉杯在元代玉器器皿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并出现了不少雕工、磨工细腻的作品,如青玉雁柄杯、青玉龙首柄杯、青玉十角双耳杯等,均匀构思奇巧、工艺精湛之作。
明清
到了明清两代,玉杯的制作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工艺上更有突破,镂雕以及各种样式的杯型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足可谓集历朝历代之大成,且创新颇多。
元代 ·《白玉葵花杯》
高5.1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1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 ·《白玉山茶花杯》
高3.75厘米、口径6.4~6.9厘米
故宫博物院
宋代 ·《玉杯》
高2.9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6.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 ·《青玉雁柄杯》
高6.5厘米、口径4.5-7.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 ·《玉双人耳杯》
通耳高7.5厘米、口径10.8厘米、足径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晚期 《青白玉梅花杯》
高3.4厘米、口径10.5厘米
1981年西安市征集,西安市文物局藏
明·晚期 《青玉连枝桃式杯》
长15厘米、高5.2厘米、口径7.9~9.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晚期 《青玉桃式杯》
高6.1厘米、口径9.5-10.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 ·《“英雄”合卺玉杯》
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合卺杯,一般在古代贵族的婚礼场合上,用于喝交杯酒的仪式。在明清时期多见,造型通常为双筒相连,双筒之间有一鹰踩于一熊之上。“鹰”、“熊”谐音“英雄”,故俗称英雄杯。
清·嘉庆《和田玉缠枝莲纹高柄杯》
高17.6厘米、口径7.9厘米、足径6.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 ·《白玉花形杯》
山东省邹县朱檀墓出土
明代 ·《青玉镂空葵式杯》
高7.4厘米、长1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中期 《青玉菊花耳葵花菊瓣杯》
高6.2厘米、口径10.3厘米、长16.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