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女硕博儿们 | 本来生活也就是痛并快乐着

硕博们说点心里话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奇葩说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你探讨到奇葩说中的辩题

日常中谁又能就你那也许不起眼却让你难眠的困惑

酣畅淋漓的辩一场

有点累,因为自己要变成硕士生了,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子。一般家庭以及亲戚甚多的像我一样的女孩子也大概都有如我一般义愤填膺的时刻,隐忍不语的时刻,以及终于困惑了的时刻。对于决心“奇葩”理直气壮的人来说或许还好,可对于我们这种既食人间烟火,又不愿放弃自己理想追求的人来说,总免不了,特别拧巴的时刻。

奇葩说里探讨,“剩男剩女”搞对象是不是应该差不多得了。别人认为你剩下来不可怕,怕就怕你自己也觉得剩下来了甚至被别人念叨的觉得有些着急开始惧怕剩下来。

我还没有这方面的困惑,也不怕研究生读下来还没有结婚的样子,在学校和朋友在一起,独处的时候,和爸妈在一起的时候我都没有这样子的困惑和想法。最近因为家事和亲戚在一起的时间甚多。

听过的最多的是,“怎么就还读书呢?你还读书?”“你认上上学这件事了?可别读傻了 !”“谁谁谁硕士生30多了还没有结婚!”“谁谁谁读书读得妈死了都不会哭。”“女孩子家就应该找个班快点结婚生孩子!”“女孩子家读书没有用!”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没有痴傻,也看不得读书人戴这种帽子,并且在大多数上辈人思想里都洗脱不掉。熟悉我的人也知道,我不排斥婚姻甚至渴望婚姻,可是作为女孩子,绝不承认所谓婚姻所谓男人是我们女性生活的必需品。

我也毕竟食人间烟火,是个比较规矩但是内心有主意的人,可是面对家里的变故和亲戚的叨扰,我也不免动了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也来源于我对未来的不确信也常常会大过期待感,这种恻隐之心也来源于独生子女在顾及父母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之间也常常有不可调和之处和无力感,这种恻隐之心也来源于我怕这种叨扰也会渐渐动摇了父母对我的支持。

我常常问我妈,别人这么着急我嫁人的事儿,说真的你急吗?我妈都是说不急,不犹疑的那种,可是常常些许的松动都会让我百感交集。我是噙泪的,因为知道我能走到现在,是父母从来没有站在过我的对立面上,这是幸运的。

也常常让我心酸,我其实并不确信,他们是不是也想让我差不多得了。我今天动了不去上海的念头,可是终于冷静下来,想用其他方式弥补。

这就是我们,常常在学校和在家里有两个思想体系,于是斗争于是矛盾,不能完全理直气壮的活下去。

我没有办法和那些固执的大人一一解释,读书的意义,上学的意义,以及他们口中的痴傻也常常来自于家庭教育,经历心理,如果国家培养出来的硕博能好好工作,对社会和国家都是有很大贡献的,学问不尽,经历不尽。而且新时代的我们,也不会只认读书这一件事,我们也从来不否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况且,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体系里,都有着自己的放下和坚守,都有着自己的人生主义。

这份人生主义不容易坚守,因为我们都不是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有原生的家庭,有后天形成的顾及和在意,所以最舒服最自己的状态常常是奢侈品。

婶前两天和我说的话,是我打心眼里感到赞同和慰藉的,她常常说我有自己坚守的东西又能这么的接地气,既然不凡了就不如把不凡进行到底,比如就压根不结婚了。

我恨不得拥抱她这个知己,在这几日各种三长理短的叨扰中给我打了一剂强心剂。可是我不能,一是我骨子里有传统婚姻的渴望之血,而是我的懂事终归不能让我活得太自我。再者我并非不凡,因为完全一样的人没有,但是差不多的还是有很多。

我不知道像我们这些读了硕士甚至博士博士后的女孩子能不能在变成大龄未婚女青年时依旧 泰然自若理直气壮,我也不知道到那时,会不会被异性同等对待,也不知道假以时日能不能破除社会给我们的这顶帽子。

我只知道,小时候不论男女,只要学习好大人们都喜欢都夸奖,但是长大了读完大学再往上读书的时候,就有了男女区分的认知,就不认为能读好书是聪明的表现而是变傻的迹象这件事本身不科学!

你永远是这个世界上的万里挑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