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诊断脂肪肝:纵有十八般武艺又如何?

解放军第306医院 医学影像科 张磊

近几十年来脂肪肝的发生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很大关系,另外定期体检及医学影像学检查的普及也使脂肪肝的检出大为增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疾病。是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异常、肝细胞内三酰甘油聚集过多所致,与肥胖和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药物或毒物、代谢综合征或遗传病、酗酒等有关,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虽然脂肪肝(或脂肪浸润、肝脂肪变性)是一种逐渐进展的良性病理改变,但部分病例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少数病例还可发生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严重危害生命健康。根据是否有过量乙醇摄入,可将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v liver disease, NAFLD)和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disease, ALD)。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超过肝湿质量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发生了脂肪变性。脂肪肝病理诊断标准为:轻度—肝脏含脂肪5%~10%或光镜下每单位面积l/3~2/3的肝细胞脂肪变,细胞内空泡少而小,或在中央静脉周围出现大空泡;中度—肝脏含脂肪10%~25%或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2/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呈弥漫性,空泡大而多;重度—肝脏含脂肪25%~50%或光镜下几乎所有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在正常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生率高达33%,而在糖尿病病人中,其发病率高达75%。

临床诊断脂肪肝除了病史、体征、血化验值外,必须要有肝脏影像学检查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或肝穿刺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依据才能确定诊断。因肝穿活检术对人体具有侵及性,因此影像学检查便成为了常规中首选项目。那么,面对纷繁交杂的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哪一种更适合呢?

1、超声检查:

弥漫性脂肪肝声像图特点是肝实质回声增强,脂肪堆积越多,回声越强,后方回声衰减越明显。以病理分级为基础,依据超声表现分为3级,即轻度脂肪肝—肝回声轻度散射增加,可见隔肌和肝内血管边界;中度脂肪肝—肝回声中度散射增加,隐约可见膈肌和肝内血管边界,伴后方回声轻度衰减;重度脂肪肝—肝回声明显增加,肝右叶后段显示不清及隔肌和肝内血管不清无法辨认,伴后方回声明显衰减。B超对脂肪肝的分级诊断仅限于声像图识别判断,并非量化指标,但是简便易行并可以满足常规医疗诊断需求,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广泛用于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局灶性脂肪肝的超声改变仅限于小片的肝实质,成非均匀性分布,声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性强回声光团,也可呈现肿块样回声,典型者无占位效应。在进展性多发性局灶性脂肪肝患者,整个肝脏仅在肝包膜下残留小片正常或相对正常的肝实质。局灶性脂肪浸润和局灶性脂肪非浸润在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但在影像学上易将局灶性脂肪浸润或局灶性脂肪非浸润误诊为恶性肝肿瘤,或误将恶性肝肿瘤认为是局灶性脂肪非浸润,在此情况下则需要结合其它影像检查或进行病理活检。

2、CT:

CT诊断肝脏脂肪变性的基础是由于肝脏脂肪变性可引起肝脏密度减低。研究表明肝脏密度减低的程度与肝细胞内的脂肪含量呈负相关,通过测量肝脏CT值降低程度可对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有学者提出以CT值54.2HU做为脂肪肝的诊断阈值,用此标准诊断脂肪肝的正确率为74%。一组脂肪肝CT研究认为轻、中、重度脂肪肝的平均CT值分别为52HU(39~60HU)、27HU(4~46 HU)、10 HU(-6~19HU)。也有研究者应用肝脾比值法来判断有无脂肪肝及其程度,即以肝/脾CT比值<1为诊断脂肪肝的标准。肝/脾CT比值为0.7~1.0属轻度;比值为0.5~0.7,肝内血管显示不清属中度;肝脏密度显著降低甚至呈负值,比值<0.5,肝内血管清晰可见属重度。

还有研究者提出应用肝脏与肝内血管相对密度这一指标来判断脂肪变性程度。在正常肝脏,肝血管密度低于肝实质密度。脂肪肝时,由于肝脏密度降低,肝血管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轻度脂肪肝时,肝组织与肝内血管相比呈等密度(肝血管湮没);中度脂肪肝,肝组织密度低于肝血管(肝血管反转显示);重度时,肝组织密度明显低于肝血管密度。综合比较不同的分级方法,肝脏血管相对密度和肝/脾CT值比值法结合应用在脂肪肝的定量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另据研究门静脉期增强CT较平扫在诊断脂肪肝中有相似甚至更高的准确性。然而CT检查具有电离辐射性,不适宜作为脂肪肝普查及多次随访的检查方法,仅从CT平扫可以对弥漫性脂肪肝作出与B超相似的分级诊断,亦即超声与CT诊断脂肪肝能力难分伯仲。

3、MRI诊断:

一般情况下自旋回波脉冲序列对脂肪肝的敏感性较低,在T1和T2加权像仅有少数病例可见肝脏的信号强度轻度增加。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对脂肪肝的敏感性较高,由于脂肪中的氢质子与水中的氢质子共振频率不同,化学位移可将它们区分。MRI信号主要来源于水中的质子,在体内来源于脂肪酸和自由磷酸脂的脂类质子也可产生MR信号,由于水和脂类的共振频率不同而激发产生了正/反相位成像。但在遗传性或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病,由于肝内铁离子过载,化学移位成像不能检测出脂肪肝,这是因为肝内局灶性的铁离子干扰了周围磁场引起了信号损失。

梯度回波T1WI正/反相位成像利用双回波技术,能提高脂肪肝与正常肝脏的信号对比,明显提高脂肪肝的检出率。在同相位序列,水和脂质中的质子信号共同构成组织的信号,即通常的T1WI影像;而反相位序列,组织的信号强度由水和脂肪的质子信号相减产生。肝脏脂肪沉积时,在同相位像上信号增高,而在反相位像信号减低,两者差异增大,正/反相位像对比观察对脂肪肝的检出比常规T1WI、T2WI敏感得多。MRI梯度回波T1WI正/反相位扫描方便快捷,且只需一次屏气就能完成。

通过对比正/反相位像两者信号强度差别程度进行判断,因此肉眼观察要求信号差异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当各级脂肪肝之间、脂肪肝与正常肝脏之间信号强度差别不大时即存在鉴别困难。定量测量正/反相位上的信号差异能提高诊断率,可用于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的诊断,但仍不能区分正常与轻度、轻度与中度肝脂肪变性。这提示MRI可以定性地诊断脂肪肝,但是对于脂肪变性的绝对定量及级别的精细区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4、1H-MRS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无创检测活体组织内化学成分的技术。不同化合物中的同一种原子核或同一化合物中不同的分子基团进动频率不同,产生和释放的共振频率也不同。在MRS频率轴上的不同位置形成不同波峰,构成MR波谱图像。目前临床常用的波谱包括1H和31P谱,活体1H-MRS检测,信号最强的是水和脂肪,因此可用于脂肪肝的诊断和定量分析。

肝脏1H波谱检测肝内脂肪含量,与肝脂肪变性的组织学分期高度一致。脂肪(三酰甘油)波谱由多种峰组成。在肝脏,主要的脂峰由-CH3 (0.9~1.1ppm)和-CH2 (1.3~1.0ppm)组成。总的脂峰含量包括了各种峰值的总和。正常肝脏内总脂含量一般不超过5%,脂肪肝的病理变化主要以三酰甘油堆积为主,波峰显示三酰甘油的-CH2-。在1H-MRS波谱1.25ppm位置波峰下面积随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增加,这一方面说明脂肪肝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三酰甘油的积聚增加,另一方面也表明测定该处脂肪峰面积可以反映脂肪变性程度。随着脂肪肝级别的增加,脂峰相对于水峰的大小逐渐增加。1H-MRS无创无电离辐射,可用于病程不同阶段的重复检查,可以纵向观察肝内脂肪含量变化。研究表明,1H-MRS脂肪评分与组织学分级和肝内脂肪含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1H-MRS能够直接反映肝内脂肪含量.从而对脂肪肝进行定量诊断。

MRS所显示的化学物质的含量极其微小,为了能显示这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差异。MRS成像需要MRI系统的磁场强度必须足够大,磁场均匀度要高。因为磁场强度越高,MR信号强度也高,不同化学物质的进动频率差别也越大,但由于1H-MRS获得数据及处理数据比较复杂,而且一次扫描获得的波谱数据并不代表肝脏整体情况。此外MRS操作人员操作方式、扫描参数、后处理软件不能够统一,因此1H-MRS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还不能广泛用于临床,依旧是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和纵向的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脂肪肝的定性诊断无论超声、CT、MRI、MRS均可以做到,但是定量诊断迄今为止仍没有较满意的方法能够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CT与超声在定性及等级定量上具有相似的诊断能力,但是由于CT的电离辐射危害性也使一部分检查人群避而远之。因此,就目前而言超声检查依旧是临床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仅是在需要鉴别诊断时需针对性地使用CT或MR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