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此人仍在领兵作战,试图将溥仪接到西安做皇帝
朝代更替、时代变迁,这些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事实。从古至今不论是人才选拔,还是制度改革,优胜的一方才是被选择的一方。虽然这些道理众所周知,但是总有一些不愿意相信事实的人,他们固执的认为自己坚持的才是最正确的,即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也还是会因为各种利益牵扯而坚持己见。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为国为民的忠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了给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他们会为了自己认定的正义不惜一切,这种固执令人尊敬。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为了自己利益,宁愿赔上他人幸福的“愚忠”之臣,他们因为舍弃不了原本的富贵生活,即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依旧选择守旧的一方,这种固执最后变成了偏执。
清朝的衰败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另一方面其实是因为封建政治制度已经落后,封建制度不再适用于当时的时代。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清朝的灭亡已成定局,妄想恢复皇帝制度的人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被封建制度保护过、并且因此得到过巨大利益的人总是舍弃不了其中的诱惑,他们尝试各种办法想要恢复清王朝的统治,清末的多罗特·升允就是其中之一。
多罗特·升允是正统八旗,而且是蒙古镶黄旗人,由于出身尊贵,他在清朝政府中还担任着重要的职位。
从清朝政府的角度出发,多罗特·升允是一个忠心不二的臣子。但他对封建制度的维护非常积极且固执,清朝统治者曾经下令进行政治改革,而多罗特·升允坚决反对,结果却被撤了职。
即使遭到如此对待,多罗特·升允依旧没有放弃清王朝,在溥仪退位的时候他坚决反对。多罗特·升允甚至招募士兵、整编军队,试图和革命党人血拼到底,一心只想恢复清王朝的统治。
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撼动了清王朝百余年的统治,在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的共同努力下,封建制度最终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不过在此之前,清王朝也曾做过垂死挣扎,而多罗特·升允就是清王朝用来对付革命党人的最佳帮手。
面对来势汹汹的革命党人,多罗特·升允并没有展露出一丝一毫的畏惧,他亲自领兵上阵。在此期间,多罗特·升允计划夺取西安,他还曾试图给溥仪打造一个偏安一隅的皇帝之位。只可惜多罗特·升允再怎么努力,仅凭他一人之力也根本无法与庞大的革命党人抗争。
多罗特·升允建立的军队军费不足,物资短缺,他甚至连士兵们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到了最后多罗特·升允军队里的一些人只能倒戈,与敌军协商和解。
就在多罗特·升允为了清王朝奔走呼号的时候,一个惊天噩耗传来,远在北京的溥仪宣布退位,他所有的努力因此付诸东流。清王朝灭亡之后,多罗特·升允没有了效忠的对象,同时他也失去了封建制度给予他的一切特权。
没有了优越的身份,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多罗特·升允心中郁郁不平,如此他更是无法舍弃封建制度。在各种复杂情绪以及利益的影响下,多罗特·升允走上了复辟清朝的征途。
多罗特·升允一开始是向蒙古寻求帮助,他希望蒙古可以出兵,不过蒙古方面并没有同意。再后来他还向日本求助,升允希望借助国外势力打击国内革命党人,虽然他在此期间结交了很多日本的一些重要人物,但是这个方法依旧行不通。多罗特·升允在复辟清朝的路上处处碰壁,却从未放弃,甚至愈挫愈勇。
此后张勋也展开了复辟清朝的活动,本着两个人是同一个目的的心态,多罗特·升允还向其表达了支持和援助,只可惜清朝灭亡已成定局,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改变历史,毫无意外,张勋也失败了。张勋复辟清朝失败后,多罗特·升允被深深打击,当看到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没有成果时,升允终日郁郁寡欢。
1931年,73岁的多罗特·升允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念及其情义,溥仪还赐予他“文忠”的谥号。多罗特·升允一生忠于清朝,却最终没能守住他的清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