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持续行动的高手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会成为一个哲学家,想想之后觉得也没必要做,于是你就停止不做了。

因为你在做这件事之前,没有想好你的动力是什么?当你做了十多天后,没有动力推动你持续下去。

无法持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没动力,第二是没方法。这就像开车一样,首先车要有油,第二还得会开,不会开,有油的车也开不起来。下面三个策略有助于我们持续行动,从而达成自己的目标:

策略一:找动力

怎样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我们做事情呢,心理学家根据承诺一致性的原则提供下面两个方法:

1、写下你做这件事的8个理由:

为什么是8个理由呢,因为理由太少,你就会放弃,觉得即使放弃也没什么。只有理由够多,才能说服你的潜意识,一直监督你推进这件事。你的理由写的越多,越重要,坚持的时间会越久。

比如写文章这个习惯,你可能听说写文章能赚钱,第一天你兴冲冲的写了第一篇,第二天你会再写一篇。过了第三天你就会觉得,我有很多感兴趣的事,也有很多赚钱的方法,为什么非要把时间花在这件事呢。

这样你就把这个事荒废了,过了十多天再回来,你发现坚持的人已经有了收获,他们获得了第一批粉丝,开通了原创,你就会想,这事我不行,我干不过别人,于是就放弃了。

所以一定要多写理由,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理由公开。该写什么理由呢?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金钱换算法。比如你看到李笑来在得到App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已有10万多的订阅,收到一千万的订阅费用(平台分成扣掉50%),每天写一篇,每篇文章近5万的收入。

你心里嘀咕说赶上李笑来可能很难,但我每篇文章是他的十分之一,一篇5千元还是有可能实现的。你做什么每天能挣5千元呢?选择好像也不多,你就会这一直坚持下去。

2、正向思维

我们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

自我期望和认知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当我们在特定环境中完成某项任务时,每个人都会形成关于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这项任务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

当我们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就会有较高的预期,会更努力的尝试,坚持的时间也会更长。我们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成功的经验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形成一个连续的正向反馈循环。

所以一定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正面的部分。比如学车这件事,你一定不能想,去驾校那么远,坐车就很累,开不好了还会被教练骂。

你要用积极的心态来想,等拿到驾照后,可以租一辆车,自己掌控方向盘,带着心爱的人去美丽的地方驰骋,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啊。

策略二:固定做事的流程

为什么要固定一个流程呢,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不擅长记忆的。比如写文章,先需要拟定主题,然后段落架构,开头怎么写,结尾怎样处理,标题怎么起,配什么图片。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如果你把它流程化,就会轻松很多,如:

第一步.想主题,起标题;

第二步.使用常见的几种文章结构方法写出内容;

第三步.配图,排版,发布到各平台。

流程化能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分解,变成一个个的可以胜任的小项目。工作中一定要列清单,1.2.3.4列清楚,逐项完成,等过段时间回过头来,你会就觉得自己真牛,这么难的事情自己也搞得掂,成就感爆棚。

策略三:确定自己的一般原则

比如出差,你的原则是在路上的时间越短越好。那长途肯定首选飞机,到了市区,首选地铁,地铁到不了再打车。虽然有很多种交通工具,但在路上时间最短的这个原则下,其实你只有一个选择,事情就好处理多了。

总结:提高到动力,流程化作业,确定并坚持自己的原则,用好这三个策略,你就是一个不达目标永不罢休的行为高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