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一农民意外挖出了郑公墓,却因一件异物破解了一道谜题
1923年,一农民意外挖出了郑公墓,却因一件异物破解了一道谜题
文 | 韦爵爷
中国文物学上的重大成就,很多都来自于古代的陵墓,它们遍布中国大陆,遍布各个繁华古都,当人们开启这些陵墓,当人们发掘这些古物的时候,同时也昭示着古人的经验教训和智慧结晶影响着当代人。深圳,上海,北京,西安等地都曾是繁华的古代都城,出土过许许多多珍贵的文物,特别是河南,那里的文物品种之多,简直犹如天上的繁星。其中,有一件土地的怪异文物,曾一度被错误解读。
1923年的时候,河南姓李的一个农民想要在自家菜园边上打一口井,一般村里打井挖下去不到一丈就会有水,但是,这天挖井的人挖下去很深很深,依旧没有出水,直到挖到一层坚硬的红土。红土层非常坚硬,于是工匠们决定换个地方挖井,可是偏执的李姓农民自认为不会估算错井址,一定要工匠按他的地方继续挖下去肯定会挖出水来。
结果这位农民水没挖到,却挖到了一个满身铜锈并长有三只脚的鼎。都知道这是个宝贝啊,这下可发财了,于是他得宝的消息马上传遍了全村。正巧当时,一个军阀率领一队人马驻扎在此处,他无意间听到挖出宝贝的事情,便立马派军队围住姓李的农民家,并找到古墓的入口,派军队开始大肆挖掘古墓,打着政府接管古物的幌子明目张胆地挖出了大量宝物。
原来,这座墓完全就是一座青铜器宝库,出土了包括青铜盘、铜墩、铜车、铜矛、铜戈等铜制品,还有珍贵的九鼎八簋九鬲,这些东西足以说明这里的墓主是一位将相王侯级的大人物,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证实,这是--郑公墓。 中学的时候大家都学过《郑伯克段于鄢》,这里面的郑伯,就是这里的墓主人,他也是“郑伯伐许”典故里的主人公。
这件大事自然不会逃过人们的视线,随着报纸文章地大肆报道,当时的北大校长为了保护国家文物,便联合军阀的上级机关进行了干预,以国家的名义收走了这批青铜器,并且把它们全部留在了河南,作为河南历史的一部分一起封存在博物馆里。
这批文物有很多精美的青铜器,其中有一件长相恐怖怪异的器物,它长着兽面人身,人身之上还长着4根弯曲棍状的托,这个怪东西可难倒了一众古学家,几乎都没人见过这种样式的东西。有些文物学家认为这器物长得像个灯座,应该是古代王侯寝殿里用来点蜡烛的,故此,暂时将它定为兽面人身器座。
巧的是,当时的民国文物专家团队里,有位国外进修过考古专业的殿堂级专家,他似乎认识此物,他认为这件文物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丰侯”,为何取个王侯的名字呢?据传丰侯是位因过度嗜酒而亡国的诸侯,后人为了引以为戒,就将他的形象刻在青铜酒爵之上,告诫饮酒者,凡事一定要适可而止。后来的工匠们为了更加使丰侯的形象深入人心来让酗酒者畏惧,于是把他变成人身兽面,并且把他做在灯座等日常用具上面。
其实,人们很少会去注意这件“丰侯”,但是丰侯的寓意绝对比那些青铜器的寓意要深刻得多。它警醒世人:少饮酒,多做事,凡事不能过度,一旦超过了底线,将面临不可挽回的后果。六朝繁华已成踪迹,但是古人留下的古物时刻警示着人们要记住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