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降压还是护肾“能手”,2类药不相上下,医生教你如何选
沙坦类(ARB)、普利类(ACEI)药物是肾脏病治疗中常用到的药物,二者同属于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类(RASS)降压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肾素的分泌,减少血管紧张素的产生(血管紧张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减轻血管的压力同时减少对肾上腺的刺激,以起到降低血压、避免体内水钠潴留的情况,实现降压的目的。
而这两类药物在肾脏方面的应用,并不只是控制肾性高血压这么简单。真正让它们“出圈”的则是改善肾小球通透性、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的作用。
降蛋白、护肾的“好帮手”
对于肾病早期存在尿蛋白、高血压的患者,一般会选择用到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有些对激素、免疫抑制剂不敏感或完全不适合的类型的肾病,降低尿蛋白这两类药也是首选。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等。
有些患者疑惑,既然两类药作用一致,那么选择哪类药好?有哪些不同?
- 先来说说沙坦类这类药物
沙坦类属于一类长效降压药,可保持血压长久的稳定。目前常用的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其中前两种应用最为广泛。
氯沙坦是最“老辈”的一类降压药,是沙坦类药物的代表,服用后3小时内药效达到顶峰,半衰期为6小时左右。一般连续用药5-7天,血压明显降低。
缬沙坦与氯沙坦类似,服用2小时候效果最佳,7小时后出现半衰期,每天服用1次就可以。
厄贝沙坦的半衰期比以上连这个都长,大约为12-20个小时,一般每天早期服用1次,可以维持全天的血压的稳定。
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这三类药物均是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相对前三类药物来说使用比较少,多作为替补性药物。
出于对肾功能安全性考虑:
我们都知道长期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具有一定升高肌酐、血钾指标的风险,因此服用选择时需先评估肾功能,且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时刻监测这两项指标及肾功能。
选择前要注意一点,肾脏代谢的关联性:
氯沙坦、厄贝沙坦和坎地沙坦服用后由肝、肾两大器官途径代谢;其中氯沙坦在控制血压稳定同时,具有改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延缓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可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血流的功能,延缓肾衰竭的发生。因此常作为首选药。
替米沙坦几乎全部经过肝脏清除;缬沙坦绝大部分经消化道清除,对肾脏安全威胁性较小,所以可作为首选的降压药物使用。
- 再来说说普利类降压药
普利类同样属于长效的降压药,相比沙坦类药来说,具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在心力衰竭、冠心病等案方面,起到防治作用。如果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心血管疾病健康问题的肾友,可以选择这类药。
不论选择哪类药必须注意的遵循的一点原则是,需最大程度考虑到肾功能的安全性,以把护肾降压双重功效发挥到最大。
肾病朋友们若肾行高血压等相关问题,可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